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讀書力》前言─讀不讀有關係

齊孝藤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不知從何時候開始,書在日本已經從「理所當然該讀」變成「不讀也無妨」。

有些人也許會抱持冷靜的態度,接納時代所造成的變遷,但是我完全站在反對的立場。我堅決認為,讀書並非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應當養成習慣的「技能」。

我會這樣認為,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自己因為讀書而受益良多;除此之外,「讀書力」是日本國力的根基。我自認,這個國家是靠讀書立國。其實,不僅國家如此;在我們生存的社會中,以讀書為核心的向學心和好奇心,可說是社會存續的重要基礎。

這些年來,看了這麼多學生,我深切體認到:只要有讀書力,將來就不必擔心。現在七十歲以上的世代很喜歡讀書,許多人還因為老花眼看不清字體小的書而感到苦惱。然而,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世代反倒和文字出版品、書本漸行漸遠,而且這種問題早已日趨嚴重。

雖然整體的智力很難比較,不過單就讀書力的觀點而言,日本在這幾十年來明顯地呈現衰退的傾向。難的、厚的、漢字多的、文體較硬的書,已經不再受大眾青睞。

「不只當成娛樂的閱讀」、「或多或少帶點精神緊張的閱讀」,就是本書的主題。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樂趣無窮。我衷心希望,不論小孩或大人都能透過讀書品嚐這種感覺。只要體會到這種感覺,不久之後,就能自己決定該讀什麼書,踏入豐富多彩的世界。

本書第1章「塑造自我」,提到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讀書是最踏實穩健的路。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還說什麼讀書是為了形成自我,未免太不合時宜了」;然而,不論時代再怎麼進步,每一個人依然得從零開始,讀書仍舊是自我形成的主要途徑。

第2章「鍛鍊自我」,是將讀書視為運動,釐清精通讀書技能的步驟。讀書向來被視為精神行為,讓人不禁敬而遠之。所以我試著把讀書當成運動或舞台表演之類的肢體行動,希望大家更加習慣讀書。

第3章「拓展自我」,主張讀書是溝通能力的基礎,具體討論讀書扮演的角色。我深信,透過讀書可以提升對話能力,確實培養掌握談話脈絡的能力。

最後,我列舉一百本文庫本,作為邁向「大人的讀書」的讀書單,以供大致的閱讀參考。◇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世界早已成了一個地球村,人們瞭解其他國家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媒體的報導自然成了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人們借助媒體(現在得加上網路資訊)提供的各種資訊,構想他國景象。
  • 愛因斯坦說:「真正的智慧是把複雜變成簡單。」(本書第四章引述),從眼前的現實上看,天下任何事情總是艱難繁雜的,但其原理卻是明白簡易的。若能透悟其原理,則可以將現實之繁難「化繁為簡,以簡御繁」。《易經》老早說過:「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矣。」但,要穿過現實的繁難而透悟原理之簡易,談何容易?這又是另一層次的困難了,唯有智者能解破融通之。

  •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學習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且起心動念很快,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們父母要知道,聰明與智慧是不能劃上等號的,所以,為人父母要懂得幫助孩子把聰明轉化為智慧,不要到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

  • 眼前掉落一張千元大鈔,你會怎麼辦?是當下馬上衝過去撿起來?還是有些在意但路不拾遺?或者是不以為意的瀟灑走過?如果這是一塊錢,基本上可能沒人會撿。就算是五塊或十塊錢的銅板,會撿的人可能也不多。然而,換做「鈔票」可就另當別論。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慶幸鴻運當頭的伸手去撿吧。只是撿了這千元大鈔,難道就真的「賺到了」嗎?
  • 日本人最喜歡努力了。 對人動不動就說「努力」,連自己都常把「我會努力」掛在嘴上。這是因為人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將「勤勉是美德,努力必有回報」這類耳熟能詳的話,當成心靈的依靠。
  • 補作文、補數學、上英文、參加科學教室……休閒時間被補習班、才藝班填滿,還是不見起色。你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最近幫孩子買書了嗎?你知道這個月孩子讀了幾本書嗎?孩子最喜愛一本書是什麼?
  • 閱讀確實可以增強國語文能力,但是請注意: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最忌諱的是父母時時擔心:「我家孩子最近光看課外書,成績一點也沒改善,到底有沒有效呢?」

  • 復活島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887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280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100座左右,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正等待啟運。

  • 「你媽怎麼那麼不一樣啊?」

    第一次被人家這樣問時,我還以為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或者那只是個玩笑。大概是從小就跟在媽媽身旁的關係,習慣了媽媽的方式,我以為天下的媽媽本就都是這樣的。

  • 寂琦從小是我親自帶大的,有一段時期我因工作需要,給寂琦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保母,但寂琦就是不肯接受保母。因此,不論我做什麼或到哪兒,總是帶著寂琦,或者由寂琦的爸爸接班照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