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談高油時代中國的經濟前景(上 )
【大紀元9月3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 雅梅報導)高油時代國際油价在高位基礎上再創新高。8月25日紐約期貨在亞洲市場創下每桶68美元的記錄。華爾街知名券商高盛證券指出,未來五年紐約原油平均指標价格將維持每桶至少60美元。
今年以來,國際油价漲幅已超過50%,比兩年前的价格高出一倍。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因石油价格飆漲,很多民眾已開始減少開車和其他方面的支出。而中國廣東油荒已嚴重到造成當地救護車面臨無油可用的窘境。
由于需求直線上升,中國自身的石油天然气生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自1993年起,中國就已經成為一個石油淨進口國。据美國政府統計數据,2003年中國石油產品消費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即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平均每天消耗原油556万桶。美國EIA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每天要用掉至少1280万桶石油,其中940万桶要靠進口。目前中國進口的石油半數來自中東地區國家。
油价,已經成為套牢中國經濟的枷鎖。對此,著名政論家,知名人權活動家,現任《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在分析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時說:油价昨天已經漲到70.08美元了。一直漲,受了很多因素的影響,美國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使油繼續上漲。但是長期以來,油价上漲是受中國和印度這兩大買家的影響。現在變成是賣家市場。這兩個經濟大國上來的時候,尤其是中國,因為中國從去年開始就戰略儲備油,在中國蓋了四個非常大的油庫,作為戰略儲備,他計划儲備一個月的油,現在連一個禮拜都不到,所以他大量的買油,就造成油价急劇上升,這個對全世界影響相當大,短期的影響就是受到一些自然災害或者油厂設備損坏。還有一個就是受到維內瑞拉罷工,維內瑞拉也是個大產油國,這些因素,長期影響是受中國的影響。
伍凡先生說:這次胡錦濤來美國可能要跟布什談油价的問題,美國可能會影響一部分油价,就是這個价格制定,但是我想不完全是由美國決定的。APEC就是石油產油國的組織,他們定油价占很大的成分,因為現在是賣家的市場,你哪個要高价我就賣給誰,油在賣家手上,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會影響到美國的股市,整個經濟都會受到影響。中國現在一直很麻煩,他走的路子是緊跟著西方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在走,他引進的技術也大部分是用油的,所以要油的能量占了相當大一部分,油自己本國也沒有跟上,本國在陸地上的油,一年大概產一億吨,根本不夠用,50%要靠進口。大概去年的進口量大概是1.3億吨,本身自己只產1億吨,所以50%要靠進口,現在廣州缺油,上海現在可能也緊張,但是中國缺油。有個事情很奇怪,中國本身有煉油場,在廣東有煉油場,各個地方有煉油場,進口原油自己煉,現在中國的油价比外國的油价還便宜。所以,兩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石油他們操縱了油价,中國的油价是壟斷的,完全用壟斷操縱這個油价。据說网上有個消息,他們在做一個試驗,就是說一旦中國缺油,社會上會有什么反映,同時他們趁油价高漲的時候把中國低价的油賣出去,賣到了外國,所以使中國廣州油缺了,他們是在做這么一個社會測試的反映,要准備應付一旦中國缺油他們怎么應付這個社會狀況,可能是在做這個試驗,也同時去賺一筆錢。可見,中國這些領導在准備應付,一旦出現大的變動或者油斷了,或者這個社會動亂了油供應不上了,會有什么樣的情況出現,他們在做試驗,這是我的看法。
据《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供油不足還蔓延到了中國其它省市,包括云南、黑龍江、山東及部份東部沿海地區。
有分析人士認為,近來中國汽油短缺的部份原因是政府對汽油零售价規定了上限,在國際油价飛漲的情況下,中國兩大石油巨頭中石化和中石油面臨國內市場虧損,因而宁愿把油賣往國外。也有人認為,這是兩大石油生產企業(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取消石油的銷售价上限。
在中國國內,政府實施固定的低油价格政策,這使得一些中國石油公司囤積手中的石油向海外出售,間接導致國內燃料供應短缺。
伍凡先生說:他們是壟斷价格,他們沒有任何人競爭的,完全是由這個兩個油公司決定油价。這個公司名義上是不屬于石油部(以前有個石油部,現在沒有了),成立了几個石油托拉斯公司,這些托拉斯公司完全是有公家的資金,就是公家的財產,沒有任何民用的資金在里頭,那么他要漲要跌,完全由他決定,在這個時候外面油价漲,他也跟著漲,他當然是賺大錢了。中國自己煉出來的油比海外的油要便宜,因為中國煉油的成本低,電費低,并且不負擔工人的勞保,也不負擔環境污染費用支出,所以他煉出的油就相應的低,低了以后他就賣出去,把它賣到外國,賣到香港,賣到日本,反正他還賺了個大錢。所以這個做法,中國油价會不會調整,現在可能要調整,要調整跟海外一樣高,那么國內的生產成本就會跟上來了。他調整高所賺的錢,他并不拿去支付煉油厂工人的工資,也不支付環境污染的保護,也不支付一些科學研究,完全裝到他們口袋里頭去,這個就跟海外完全不一樣。因為他沒有人治衡,并且媒體也根本制衡不了他,他甚至跟中央一個管理机构,或者是中央的秩序管理机构,他們都會發生沖突,所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這么一個管理體系。
中國的石油進口雖然在過去的11年里增長了一倍,成為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超過了日本,但卻一直處在全球石油產業鏈的邊緣,即沒有价格主導權,也缺乏市場影響力,不但只能夠作為最終消費者被動承受油价上漲的既成事實,還要繼續承擔油价上漲給本國經濟帶來的損害。中國石油的大量進口和國際油价不斷的攀升,對中國企業會不會形成嚴峻的考驗。
伍凡先生分析 :中國現在引進的技術和引進的設備,以及大量使用汽車,并且引進那么多生產汽車的生產線,拼命的生產家用小汽車,他就要走這個生活模式,這個生活方式。美國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石油基礎上,他也把這個模式移到中國,把中國整個生活模式,尤其在城里面建立在石油基礎上,可是你的石油是靠海外,你自己海上的石油還沒有采出來,即便是今后產出來,那也要相當一段,好几年以后的事。所以這個過渡時期,你完全是靠進油,進口油,那成本就增加了。可是這個成本增加,他要誰來負擔,由這個工人工資來負擔,環境污染來負擔。就是說,環境污染了,應該是花很多錢去修正這個環境,或者改善環境污染,中國這個錢就不拿,1%都不到。所以中國的環境會更糟糕,工人的工資并不會提高,你即便賺了錢,也不會提高,他是走了低工資道路,破坏環境的道路,采取進口石油,那些大財團,大壟斷石油公司賺錢的道理。
石油价格高价位運行給全世界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根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模型,如果原油价格居高不下,那么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GDP將損失約2個百分點。
据海關最新統計,2004年進口原油因為漲价而多支付的外匯達70.68億美元(約合551億元人民幣)。而据估計今年因為油价抬高,中國在石油進口上的成本將可能要多支付2004年GDP總量的2%。
對此,伍凡先生分析說:中國現在走這條路完全是受制于海外了。從能源上面完全受制于海外。現在他就拼命到海外找油源,如果油源不能穩定的,每年進口1億,以后漲到2億吨石油進來的話,中國經濟就受大問題了。這個生產模式已經固定這么多年,很難改變了。那么以后你要跟海外競爭,還是跟海外挑戰,甚至于要發動台灣戰爭,這都是很大很大的瓶頸。戰爭一打,他馬上把油給你封死了,你就進不來了。所以現在中國很頭大。他們一直想躲開馬六甲,馬六甲是個油道,所有中東的油要通過馬六甲,除非是拉丁美不經過它,中東的油要經過它,而且中國的進口油主要是從中東進來的。50%以上要靠中東。如果中東受到西方,或者阿拉伯卡住,油就進不來,那中國經濟馬上垮台。所以中國的經濟很脆弱。這個GDP增長完全是依靠外國的油,這個是非常脆弱的。中國的能源政策很有問題。一直走石油的道路,不去改善煤炭,煤炭最為中國主要能源的話,改進怎么樣使用煤气,煤炭不開采而在地下把他轉換成煤气,抽气出來用,這個就比較安全。中國一直不肯走這條路,不愿意花資本,不愿意花精力下去投資,那走這個石油道路一直要受制于外國,這個恐怕几十年是跑不掉了,會受很大的影響,你賺了錢,要付很大的油价給外國人賺,并且還受到很大的環境污染的破坏。
有文章說:從理論上講,中國目前正處于農業國向工業國,農村中國向城市中國轉移的歷史時期,這也是任何一個國家增長最快的歷史時期,因此中國很難出現經濟增長的崩潰,但中國過去的粗放型快速增長在國際資源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以及人民幣匯率上升的雙重壓力下,的确存在著突然失速的危險,是不可不警省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