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9日訊】七十三.監獄附近的暮春景色
中飯後數登四樓﹐觀賞暮春景色。天光明亮而溫暖﹐山霧縹緲而乳白﹐禾野呈青春狀態﹐樹葉帶少年氣度。小麥均舉青穗﹐油菜微垂青莢﹐三﹑五殘花﹐淹沒于青海﹔數叢雜樹﹐靜立於田頭。空中無風﹐黃雀未至。屈指一算夏至十天內便到﹐春色暫離人間之時﹐懸在眼前。第三次觀光見聞如下--
山仍舊是往昔相識﹐只是縹緲之白霧不斷裁其身影﹐山頭與山間﹐或明或暗﹐山麓之工廠村居﹐寂靜異常﹐未見有人走動。整個青野﹐到處是青翠之色﹕青翠之樹木﹐青蔥之禾苗﹐各各于溫光中舒展肢體﹐享受天公之賜福。三﹑五野塘懶臥于青野之上﹐任從青苗翠樹的包圍﹐看不出絲毫的怨意﹐只是向長空眨眼﹐想必有雲陣憐其殷﹐自九空降自塘水之內﹐接受野塘的擁抱。數十米處一打谷場就在高牆之下﹐谷場之南有數間平房﹐磚牆瓦頂﹐谷場之西北角﹐有一水牛﹐安閒自得﹐臥于場邊﹐下頷着地﹐偶爾甩動尾巴﹐身軀之肥胖﹐極其罕見。
有感于春景將說﹐下午成五律一首。綠遍江南地﹐群芳多數休。風開青麥動﹐山舉白煙浮。飛蝶尋花轉﹐黃鶯覓樹游。誰催春入暮﹖晝夜大江流。
九九年四月
七十四.動物界有時比人類和睦
許多動物雖智德不及人類﹐但它們的世界充滿了和平的互不干涉的精神。
如麻雀及大多數我所知的鳥類﹐都以家庭為單位﹐過着群體求生存(找食)的生活。各家庭互不干涉﹐沒有爭奪食物的戰爭﹐沒有奴役弱者的暴力機構(即沒有馬克思所謂的國家機器)。所有的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不受壓迫奴役的自由生活。
草食動物界也是如此﹐誰見過斑馬群或兔群﹑野羊群之內部或之間發生過爭奪生存資料的爭戰與殺呢﹖沒有人見過。那麼﹐殘殺﹑壓迫﹑奴役﹑搶奪﹑爭戰等等﹐是肉食動物界的慣常現象。天性與後天環境在此種現象的生成延續方面各起的作用呢﹖就是肉食動物群內部的等級制﹑殘暴性等也遠不及人類的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實踐並維持的等級制與殘暴性那樣殘酷﹑失公。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賦有極善與極惡的兩面性﹐當人性善端得到擴充光大時﹐人類的成員﹑群體便能實現極善﹐這在民權與科學當道的世界﹐最為明顯易見﹔當人本性善端遭到拋棄污染或滅殺時﹐人類個體或群體便走向了極惡。奴隸主義﹑封建主義與現代極權主義制度橫行當道的地方﹐極惡便成為特權群體及其裙帶族以及少數愚民的心理與行為。可見人類稟承着動物界極善與極惡的兩種特性。如何光大極善的一面﹐消減直至消滅極惡的一面﹖人類文明已從實踐上給出了正確的答案﹐那便是實現孫中山的思想。
九九年五月
七十五.監獄裡看到的牆外春色
五點四十左右﹐晚飯畢﹐立於監房門口望山野﹐頓見陽光柔和﹐樹禾安靜而顯得精神煥發﹐極為清爽﹐禾香﹑樹香撲鼻﹐黃昏之下﹐綠樹叢中﹐民居樓房默默站立﹐聽認大自然時光的轉換。
心有所愛﹐便緩步登四樓﹐細觀田園景色。麥場邊干禾數捆﹐青草綠嫩﹐那頭老牛安閒如常﹐臥于地上﹐不時甩動尾巴﹐嘴巴動得不息﹐四週沒有生物與之為伴﹐然而它一點也看不出人類的焦躁﹑煩惱﹐可見自由﹑安舒是無懮無慮的基本條件。
遠處田間有幾個農人在干雜活﹐也一樣的悠閑自在﹐顯得不煩不躁。山色于暮陽中顯出真相﹕霧煙散盡﹐林木青翠﹐禾香﹑樹香﹐還有某種不知名的樹花的香味陣陣彌入檻內﹐那花遙望中呈玫瑰紅色﹐數百朵挺立枝頭﹐于田頭雜樹叢中﹐顯得格外醒目。陰影裡的禾苗與陽光下的禾苗一暗一明﹐各有風韻。
九九年五月某日
七十六.從小鳥的天性到民主制度
昨天的觀察﹐發現貝尼福絲(我飼養的一隻麻雀)不似從前那樣禮讓﹐經常跑至我掌中搶走食物﹐躺至一邊獨享﹐搶食時﹐根本顯不出對二個小弟妹的關懷。為何動物一到身強體壯之時天性中的仁愛之性便大為削弱甚至轉而成為惡習漸深呢﹖這大概根因于天性中德性未得到完滿發展與生存資源稀缺這種一內一外合成的缺陷。
最近重讀辜鴻銘著作﹐發現辜氏及西方上世紀後末期的一些有關於人性的觀點與自己從前的思考思路一致。即道德法則是宇宙根本法的一個部份﹐道德潛能具備實踐道德法則的天然傾向。完善的德性是人性之常態﹐喪失良知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邪惡是人性之病態。簡言之﹐惡是人性的變態與病態﹐善才是人性的本態與常態。先秦原旨儒強調的正是這種思路。
宇宙中萬事萬物都逃避不了兩種趨勢﹕常態趨勢與病態趨勢。當事物正常健康地展開其內在本性趨向的外部條件具備時﹐事物就能完滿地發展自己的潛能﹐達到健康完滿成熟的常態﹔反之﹐若外部條件起強大的阻礙或破壞作用﹐則事物固有的潛能潛性就得不能完滿的成長﹐達不到健康成熟﹐因此而陷於病態。人性也是如此。
欲使人性普遍地發展到常態而避免陷入病態的結局﹐健康的社會體制﹐一定程度的物質水平﹐符合宇宙法則(道)的精神文明的培育環境等﹐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怎樣才能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間找到平衡﹐即怎樣才能使得任何程度上的尤其是今日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被最大程度地用來培養精神文明呢﹖民主制度是個前提。
九九年五月
七十七.我的幾只小鳥
我的幾只小鳥都很瘦弱﹐因為他們像窮人的孩子﹐沒有肉食﹐缺少足夠的營養。儘管如此﹐他們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那樣多的人愛護他們﹐愛撫人他們﹐調教他們﹐為他們找食﹐關心他們的冷暖。
每天都有人來陪他們游戲。現在是黃昏時刻﹐大牆外的禾香陣陣扑進檻來﹐夕陽懶洋洋地﹐南監區平靜中到處是喧鬧聲﹐收工的哨聲﹐吉它手的琴聲﹐野鳥歡鳴聲﹐不遠處監樓上犯人的喁喁聲等﹐不絕于耳。多年來已構思成熟的《人類經濟學》想動筆而又暫無時間。近來不能專業化使用時間﹐知為有誤﹐然不能改﹐實為損失。已到了必須專業化使用時間的年齡與基礎。(此時瓊絲兄妹倆又跳至筆前﹐可愛至極。其鳴叫仍奶聲奶氣﹐使人愛憐。)
動物與人的和睦基礎是什麼﹖是友愛。只要人類待之以愛心﹐愛之以關懷﹐設法體會他們的要求﹐真誠地為他們營造身心舒適的環境﹐他們就會依戀這種發自人性深處的慈愛。能領略慈愛的動物,其本性深處必蘊育有一定程度的慈愛性。
一些猛獸傷害人類﹐根因是它們還不具完美的道德能力﹐其次才因為它們求生存時應有的生存資源不足。如今連猛獸也恐懼人類﹐因為缺少﹑喪失良知﹑惟利是圖的獵獸者﹐比猛獸凶殘千倍萬倍。這些現代化裝備武裝起來的殘暴之人﹐不是因為天性中不曾有過完美的道德能力的種子﹐不是因為求生存中缺少應有的生存資源﹐而是因為放縱自己情慾﹐使之墜入凶殘﹑愚昧﹑暴虐的狀態﹐才干出傷害或虐殺動物的暴行。動物見了人逃之夭夭的地方﹐也必是人性固有仁愛大規模消亡的地方。
九九年五月
七十八.人類家園的園林化是人類的必需
現代文明以經濟的高速增長為主徵。然而當生態遭到破壞﹐沙漠化日益擴大﹐物種每天驟減同時發生之時﹐這眼前的增長對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言﹐是個巨大的歷史禍害。讓沙漠統統變成綠洲﹐讓荒山﹑草原﹑戈壁地長滿草木﹐讓我們的地球園林化﹐是人類走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要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大氣層才能長存﹐淡水才能不竭﹐污染才能得到控制﹐生態才能獲得平衡﹐諸多物種才能得以在地球上繼續完滿展現宇宙進化的法則。或者說我們中華民族不但需要一個永久的園林化的家園﹐同時更有責任推動整個地球的園林化。一地不能園林化﹐一地沒健康的希望﹔一國不能園化﹐一國沒有健康發展的希望﹔地球不能園林化﹐則整個人類沒有健康發展的希望。總之﹐人類家園的園林化是人類生存與幸福的根本前提﹐也是動物間和平共存的根本前提。
九九年五月
七十九.野蠻落後的制度是人類多數人不幸的根因
人類部份人的不幸﹐其直接原因是物質生活資料的匱乏﹐其根本原因卻是不道德的社會體制所強化的階級掠奪。就整個人類而言﹐所擁有的資源﹐所擁有的財富﹐足以使任何時代的所有成員﹐人人豐衣足食。然而沒有達到此種理想的健康的狀態﹐是因為諸多地區諸多不道德的體制催生了無數不道德的心靈與不道德的行為﹐支配了權力資源與財富的分配權﹐就是說多數人類成員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多數民眾被剝奪了支配社會權力與物質資料的權利。而且不道德的體制不僅劣化了人類多數成員的生活﹐劣化了它所統轄下的生態環境﹐並進一步危害了其它諸多動物的生存環境與生存權利。
九九年五月
八十.我的幾只小鳥離我而去
至五點半時﹐只聽見貝尼福絲叫了兩三聲﹐綿軟無力﹐我判斷大約是睡夢中的囈語。早餐後﹐昨天小鳥進食甚多﹐睡得香﹐就讓他們再睡會吧。於是埋頭坐在床邊抄寫《大學》的正文。至九點﹐南樓有同監送蒼蠅來喂鳥﹐我只得禮貌接下﹐並自床下取出鳥屋﹐到門外長廊上打開一看﹐頓時欲淚﹐小瓊絲與小威廉已身亡。
小瓊絲呈側臥姿勢﹐雙目半睜﹔小威廉身體因狹小空間障礙物的影響﹐呈扭曲狀態﹐一目閉﹐一目半睜﹐看來小威廉死前曾有一番掙扎。
小瓊絲屍體已殭硬﹐其姿勢表明她是在不知不覺毫無痛苦的情況下死去的。小威廉屍體柔軟﹐看來死的時間不長。我努力數次﹐合上他們那些天真的可愛的小眼睛。貝尼福絲呆呆地站在鳥屋內﹐情緒低落。
在整整一小時內﹐貝顯然沉浸在失去小夥伴的悲痛與孤寂之中。中飯後我找了一隻中華牙膏盒﹐用紙將二隻小鳥之屍體包好﹐放進盒內﹐並在他們的頭前﹐放了一包米飯﹐與一包蒼蠅﹐這些都是我心愛的小瓊絲與小威廉喜愛的食物。然後至樓下﹐將他們葬在一株小桃樹下。貝在附近覓食﹐竟至新墳邊張望幾眼﹐並繞墳跳了一圈。兩個朝夕相伴的小鳥﹐兩個宇宙中的小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他們的生命歷程﹐回到永恆的懷抱。
思念﹐一種深深的思念﹐纏着飼養者的心頭﹔哀傷﹐一種因生命如此脆弱而引發的哀傷﹐久久地壓在飼養者的心上。推其死因﹐大概是昨夜同犯在室噴灑滅蚊靈所致。過於溺愛﹐捨不得放在室外﹐遂致此慘劇發生。心痛極矣。
現在貝倍感孤寂﹐缺少往日的歡快﹐在我掌中雖臥伏如故﹐但那雙烏亮的圓睛中﹐充滿了焦灼﹑警惕的神情。大鳥想帶走小鳥是情與智活動的結果﹔貝因同伴死亡而生的孤獨無神之狀﹐也是情與智活動的結果﹔鳥與人之間的友情﹑依戀之情更是如此。由
此可知﹐因為有了生命﹐有了情與智的功能﹐即因為宇宙中演化出精神﹐宇宙中萬物間才產生了高級的聯繫﹐精神便是這種聯繫的根基。
除了靠精神為紐帶的聯繫外﹐宇宙萬物間的聯繫僅僅停留在低級狀態﹐即只靠物質為紐帶的聯繫。僅靠物質為聯繫紐帶的低水平的或曰低級的事物聯繫﹐是沒有甚麼意義的﹐宇宙只是到了演化出高級聯繫紐帶時才具備了意義。這樣看來﹐生命﹐即精神的載體確是宇宙中最高的存在。
九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八十一.鳥類的相互救援
最感人的是中午外來麻雀群對紐斯的營救。情況如此--我坐在一樓樓道網欄外﹐面嚮南﹐小紐斯的鳴叫聲引四﹑五隻麻雀在一﹑二十米外的空中﹑大牆頭上﹑電網線上﹑草坪上﹐飛來飛去。這群麻雀的“首領”急切鳴叫﹐又招來了十餘只老麻雀。
它們的鳴叫聲與“首領”相似﹐急促而充滿焦切的心情。“首領”曾急由電網上﹐由東向西﹐飛至我腳邊尺余﹐然而超低空急飛向西而去﹐一次營救不成﹐“首領”又折回東邊電網之上﹐仍急切鳴叫不停﹐這種鳴叫顯然是號召同伴﹐營救遠離鳥群的小紐斯。
在以後的半小時內﹐我曾數次將紐斯﹐拋向南面草坪中心之上空﹐每一拋出﹐“首領”便箭似地自二十米外的高牆電網之上﹐急飛過來﹐追逐紐斯。然而紐斯無力遠飛﹐總是折飛回我所坐的方向。第一次折回﹐紐斯竟撞入一樓過道的網欄內﹐兩隻飛來的老麻雀也一樣急速撞入網欄。我將紐斯置于小桃樹上之後﹐數只老雀在“首領”的帶動之下﹐飛至桃樹四週之地上﹐急切鳴叫﹐那急切聲猶如雷雨﹐有綿密不斷之勢。
半小時後﹐其它麻雀﹐均失望而遠走高飛﹐我不忍心“首領”的痛苦心情﹐故而將鳥及鳥屋搬回樓上。到底是因為“首領”與紐斯有親緣關係﹐才如此救援﹐還是因為麻雀社會賦有救援孤單幼雀呢﹖
根據從前曾有老雀來營救小威廉﹑貝尼之事﹐似乎可以斷定救援孤單幼雀是麻雀社會的社會性行為。我想在動物心理學家那裡這已不是甚麼懸案了。儘管麻雀世界還沒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群體互助行為看來的確是存在了。
九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八十二.寄養有時的確是斷送
昨天上午十點半﹐一同監觀鳥導致紐斯逸飛致數十米外的高牆電網之上。我中飯未及食﹐便至樓下追尋紐斯。它在高處鳴叫不停﹐空中飛來老雀數次﹐至其身邊駐足見紐斯沒有隨飛的意向﹐皆失望而去。
片刻之後﹐紐斯朝西北方向我們的監樓飛來﹐越空中數十米距離﹐落至三樓最東頭的窗上﹐同犯捕捉﹐驚得它再舉稚翅﹐重返大牆電網之上﹐仍然鳴叫不已﹐聲音稚嫩而悽涼﹐很明顯﹐那是呼喚親友的聲音。
我招喚許久﹐同犯招喚許久﹐均未能引起它注意到應該飛赴的方向。半小時內﹐它叫得悽涼﹐我急得冒汗﹐當它停在另一處鳴叫時﹐我手捧貝尼﹐走到離它約有十餘米外之監院欄邊﹐給以它曾聽過的口哨聲。
一刻鐘後﹐它終於有些明白﹐自高牆電網上向下飛來﹐落至院欄之上﹐我手捧貝尼近前幾步﹐貼近它。它一見到貝尼便伸出頭﹐張開嘴﹐叫着求食﹐同時﹐翅稍展微振﹐以平衡身體。我小心翼翼﹐數次才將它籠至手中。于此過程中﹐貝乘巧聰明﹐臥在我手心不動靜靜地等待紐斯的歸來﹐似乎貝尼懂得一旦它自己亂蹦□﹐就會驚走紐斯。捉回了紐斯﹐最如願以償的是貝尼﹐新伴回到身邊後﹐貝尼的不安﹑焦躁之情緒蕩然無存。
因為我時間過於緊張﹐加之另一個愛鳥如命的同犯有收養願望﹐我便將兩鳥暫交他喂養。事實證明﹐雨果說過的“寄養有時是斷送”﹐恰為至理。今早監門一開﹐那同犯便手捧紐斯過來﹐鄭重地說﹕“此雀業已身亡﹐剛纔還在抽搐。”我接過小紐斯﹐放至掌心﹐其餘溫尚在﹐其姿勢如常﹐雙目尤如接受撫慰時那樣微閉。
我手撫良久心中極為傷感﹐幾欲為之垂淚。詢問那同犯之後﹐方知他沒有按我昨天移交時反復叮囑之方法﹐以及晚飯後我又請人去重申喂養護理的方法﹐進行喂養。推論是死于食蠅及食火腿腸之後引起的食物中毒。早
飯後﹐我將小紐斯葬于小桃樹之下﹐葬儀極其簡朴﹕紙棺﹑土墳﹑無悼詞﹑無墓碑。一個小生命就這樣因我的掉以輕心的寄養而失去生命。
九九年六月
八十三.永恆的愛情
上午讀書隨記--滿江紅。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誠不散﹐終成連理。萬里何愁南共北﹐兩心哪論生和死。笑人間兒女悵緣慳﹐無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總由情至。先聖不曾刪鄭衛﹐吾儕取義翻宮徵。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洪升
天水以為--這是一首好詞﹐一篇佳論﹐五百頁之情感論文﹐也難及此精練深刻。
首句無限感慨﹐總人類而究真情﹐毫無遺漏矣﹔以問句來醒人心﹐如鳴巨鐘矣。氣勢博大﹐包羅廣闊﹐不止手法極佳﹐且亦意味深長也。
第二句淡淡陳述至理﹐既敘往昔之驗證﹐更期來人之傚法﹐拳拳崇真情之心﹐殷殷期世人之望﹐亦溫良惇厚之至矣。
第三句南和北總在人間﹐豈能隔斷真情﹔生與死中分兩界﹐只會襯顯摯愛。若兩心極盡人性之真情美德﹐必能突破空間之分離﹐生死之永別﹐創造至美至佳之情感聯繫。真心真情﹐天地間至高無上之珍寶也。所謂美酒佳餚﹐所謂華衣豪宅﹐所謂光碟轎車﹐若無助于真心真情之生長壯大﹐糞土而已﹐何足迷戀﹗此句為人類立起愛情燈塔﹐讀者萬勿視為高調。然必有一幫無恥之徒﹐躪德之輩﹐終日揮霍民財﹐沉迷于酒色﹐見此句而鄙夷嘲諷者也。未喪德之人﹐必仰望真心如仰望北斗﹐保護真情如保衛五官。向太陽者﹐葵藿之性也﹔崇真情者﹐人類之性也。所異者缺德者舍之而有德者存之耳。
第四句言人間多少男女﹐不以真情待人﹐未得真情回報﹐因而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感慨緣份寡淺﹐佳偶難遇﹐皆大謬也。其根因乃無情耳﹐而迷不知返﹐卻諉因于緣份不佳﹐可笑可悲亦巨矣。所謂緣份者﹐非可遇而不可求者﹐非來自天公賜者﹐乃真心真情之碩果也。不悟此道者﹐日千萬緣﹐亦必交臂而失之﹔玩弄感情﹐沉迷浪蕩者﹐基本心不在求緣﹐而在縱慾﹐又何緣之謂耶﹖一“笑”字﹐鄙視之意﹐突如山嶽﹐似一裁判﹐擄萬丈高處﹐于不誠之男女﹐從容而批評之﹐言語寬緩而﹐立場嚴正﹔愛憫有加﹐然譴責良深。
第五句鋪陳真心真情之效應。真誠所至﹐金石為開者有之﹔挽回事物之頹勢﹐起振破敗之局面者有之﹐皆昭昭如日月之明﹐榮垂人類史冊。至於忠臣孝子﹐均其有真心真情然後至於忠孝。可見真心真情之功亦大矣。歷觀人類歷史﹐無真心真情不特無忠臣孝子﹐也必無真偉績真文明也。虛心假意之果﹐多為偽劣﹐亦損害靈魂之巨﹐充塞歷代社會。存良知者﹐不僅當擴充真心真情﹐亦當盡力于掃虛滅假之戰﹐俾人類多蒙真心真情之樂福﹐少受假冒偽劣之損害。
第六句鄭衛者﹐《詩經》中《鄭風》﹑《衛風》也。其中纏綿緋惻之情詩甚多﹐孔子不曾刪去﹐乃因其詩皆真心真情之也。今著《長生殿》者﹐率循鄭衛之義理﹐現真心真情之人事于戲劇之中﹐萬不可視為淫浪﹐視為鄙俗﹐視為離經判道。先聖之道﹐本蘊真心真情﹐且贊之欲之者﹐亦不絕于先聖之言行﹐故洪升之劇作﹐乃先聖精神之演義也。第七句今借楊貴妃之歷史傳說﹐譜寫新詞﹐其中心大旨不過是敘真心真情﹐頌真心真情﹐倡真心真情而已﹐豈有圖財獵名﹑玩弄辭句之俗念哉﹗@
九九年十二月(//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