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他鄉故事:燭火長明 

孝仔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訊】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使我對德國的傳統殯葬文化又有了新的瞭解。

我婆婆是個德國人,最近花了普通傘四、五倍的價錢買了一把長把兒傘,又能遮雨又能當拐棍用,原來那把「舊」傘平時使,這把新傘準備上公墓的時候用。我不禁感歎起來,婆婆平時出門總是穿戴得漂漂亮亮,到墓地去澆花還要把自己打扮得更美一些,連帶把傘也要高級的,沒想到德國人把去墓地的事看得那麼重。

公公前幾年去世後,婆婆穿了一年的孝。本來能當孝服的黑色衣服已經夠多的了,而她還專門給自己又添置了幾身新衣裳。這一年她幾乎天天都到公公的墳墓上去。開始我以為她是因為過度悲哀,思念丈夫而去,後來發現,德國人把死人的事看得比我們中國人淡的多,而且也不忌諱談起自己的死。我原以為只有第一年帶孝的時候是這樣,沒想到幾年下來都是如此。隔三差五收拾收拾墓地是德國人的一個習俗。

每次陪婆婆去公墓,我還能聽到不少動聽的小故事。看到一座墓長了雜草,婆婆告訴我:這家人男主人死得早,前年女兒也因心臟病突然去世了,剩下八十多歲的女主人走不動路,不能給墓地澆花拔草,所以墓地就荒蕪成這個樣子了。

而那座墓的女主人總是把丈夫的墓收拾得乾乾淨淨,裝點的石頭總是潔白潔白的,墳墓上花兒開得鮮艷茂盛,燭光長明。一看碑文,墓地裡的主人已經故去十多年了。婆婆告訴我他的妻子總是每天一早來澆水、收拾,而婆婆每次傍晚來,所以這麼多年她們倆也沒見到過幾次。

在墓地的中央經常能看到一男一女兩位老人在聊天。他們一個死了丈夫一個死了妻子,每天借收拾墓地的工夫聊上一會兒,聊得投機十幾年下來已經養成了習慣。兩位老人還都耳背,說起話來一聲比一聲高,還好他們倆沒有甚麼秘密可洩,說甚麼別人聽了也不傷大雅。有一次,我去墓地時覺得這裡少了點兒甚麼,等回來的時候就看見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大聲說著悄悄話了。他們倆站在一起聊天的場面已經構成了小城公墓上的一景。

我公公畢竟不是城裡的名人,況且我家親戚朋友又不多,所以他墳墓上擺的花卉不多也沒有那麼名貴。前排的一座墓地則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是佔地很大的一座墓地,墓碑又高又大,各種花草堆得像個小山。給花澆水、施肥、除草是他們家的一個大問題。墓地裡的男女主人在城裡開了幾十年的百貨店,所以城裡人誰都認識他們。老太太是前年死的,親戚朋友和熟人又送來不少鮮花。還好他們經營的商品中有噴水裝置,原來他家每次澆花需要來兩個人。一個看管水龍頭,一個負責噴水,因為他們一占水龍頭就是半個小時,給別人接水帶來很多不便。去年夏天歐洲持續百年不遇的高溫酷暑,無奈他們又想出了新辦法,把原來的一個水龍頭改裝成兩個,就不用開開關關的老給別人讓地方了,他們家來一個人也夠用了,當然我們也跟著受益,接水不用互相等候了。

在這座公墓裡不光有我公公的,還有丈夫的爺爺奶奶和叔叔的墳墓,可都不在一個地方。叔叔的墳上沒有墓碑,每次我自己去都要找一找。去年夏天。婆婆不慎摔傷了腿,打上了石膏,走不了路。我和丈夫承擔起給墓地澆水的任務。我們好長時間沒來過公墓了,看到一座墓很像,就動手澆了起來。整整四個星期,我們都耐著酷暑辛勤地澆水,除草,整理著家裏的幾塊墓地。婆婆在家專心養著病。後來婆婆的腿痊癒了,想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墓去看看那裏的花兒長得怎麼樣。眼看到了我們幾個星期一直忙活的地方,婆婆卻沒停下腳步還堅持一直往前走,最後在另外一座墓前停了下來。我一看就傻了眼,這兩座墓外觀上一模一樣,可是上面的花全枯萎了。婆婆不高興地責怪起來,我站在一邊兒不敢吱聲,也生自己的氣:婆婆這麼大歲數,甚麼時候讓我們幫過忙?好容易有個機會幫她澆澆花,還澆錯了地方,真沒用!

德國公墓鮮花盛開、燭光長明,乾淨整潔是德國人幹事嚴謹、勤奮的好傳統、好風格的表現,是德國人做事有條理、講完美、講善始善終的一面鏡子。如果您有時間,不妨到德國隨便哪座公墓去看看,瞭解一下德國的傳統殯葬文化,相信您一定會收穫不小。 (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俗話說的雖然好:好吃不過餃子,在今天的中國已經不適用了,可餃子在海外卻悄悄地興盛起來,因為我發現就連從上海、廣東來的以前對餃子不屑一顧的南方人,也操起擀麵杖包起餃子來了。
  • 在德國生活了十幾年,總覺得這裡的德國人與我們中國人相比生活中少了些什麼。比如,德國人的名稱從小到大基本不發生什麼變化,因為他們的姓氏是祖上承傳下來的,名字也有選擇范圍,固定在那麼多種之內,所以沒有什麼發揮余地,這樣顯得德國人總是規規矩矩的。而我們中國人語言豐富、幽默、含蓄,加上方言、典故和各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我們在稱呼上有著千變萬化的差別,雖然土得掉渣兒,卻趣味橫生,因此也構成了一種別具特色的鄉土文化。
  • 欣賞《錦繡天花》,舞蹈展現仙女在雲間織紡的玲瓏風采,從幕啟時天界仙境的雲霧繚繞、到結尾滿天繁花的奼紫嫣紅,伴隨著迴盪於劇場的豐盈樂音,如同灑向觀眾的慈悲甘露,帶來滿廳的溫暖與祝褔。
  • 「在郊區有一塊地,那真的很美好!」來春說。我似乎能聽出這話裡的得意。或許,在這片她小時候瘋跑瘋鬧、捉魚爬樹、恣意成長的土地上,她能迎來中年的蛻變,重覓兒時無憂光陰。
  • 槐花在美麗的月光下,像一個個小精靈,蕩蕩悠悠地在月光下飛舞著、飄落著。落在了擋風玻璃上,也飄落在真相資料上。真相資料因了這朵朵小花的點綴,而顯得更加美麗、端莊。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