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8日訊】傳統的新經典經濟學派(Neoclassical Economics)認為人是“經濟動物”,理智、貪婪,總是希望從有限的資源中最大限度地獲取自己的利益。冷冰冰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us)雖然不符合現實,卻受到絕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青睞。因為在這種假設成立的情況下,很多數學模型就可以引入經濟學領域中,由此推導出的各種結論則可以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1,2)。
但是這一經濟學基本假設卻受到了行為經濟學派(Behavioral Economics)的強大挑戰。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耳﹒卡門(Daniel Kahneman)是位行為心理學家,他和阿默思﹒杜瓦幾思(Amos Tvershy)一起做了一系列科學實驗,證明“萬物之靈”的人類(Homo Sapiens)並不等於冷酷無情的“經濟人”。他們發現,現實中的人們很多都是樂於助人的,對下一代願意無償付出,也很少有人會按長遠計劃理性地安排生活。
因為行為經濟學派更符合真實情況,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哈佛大學非常重要的經濟學基礎課過去一直由新經典經濟學派老師講授,現已換成一位行為經濟學派的教授擔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行為經濟學派理論將會被廣泛應用到實踐中,從而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經濟政策,進一步會極大地影響到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 The Economist. May 10th-16th. pp67.
2. The Economist. August 30th-September 5th. pp56.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