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跟我學唐詩(18A)

作者:朝暉
站在洞庭湖岸上往南望,湖面空闊,水天一色;「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隱喻李白有了歸隱的願望。(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5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第十八課

一、犀角帶,象牙梳。(六魚)(選自《聲律啟蒙》)

麟對鳳,對魚。
內史對中書。
犁鋤對耒耜,畎澮對郊墟。
帶,象牙梳。
駟馬對安車。
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
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曳長裾。
波浪船,駭舟人之水宿;峰巒繞舍,隱者之山居。(下劃線字為入聲字)

一、注釋及說明:

1. 麟對鳳,鱉對魚:麟,麒麟。鳳,鳳凰。|鱉(音別,入聲),《康熙字典‧鱉》:「《說文》甲蟲。《玉篇》龜屬。一名神守;一名河伯從事。」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台。唐‧于季子《早春洛陽荅杜審言》
不應隨跛鱉,寧肯滯凡魚。唐‧李群玉《龜》

2. 內史對中書:「內史」或「內史令」這個官職名西周時期就有,分管的範圍歷代有差。以唐朝為例,唐高祖武德三年三月(公元620年),改「內史令」為「中書令」,內史省改為中書省(官署名稱)。中書省置中書令二員。中書令也可稱為「宰相」。據《舊唐書‧職官二》記載:「(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為紫微令,五年復為中書令。天寶改為右相,至德二年復為中書令。本正三品,(唐代宗)大歷二年(公元767年)十一月九日,與侍中同升正二品,自後不改也。」

出納舊傳周內史,風流不數晉中書。明‧徐中行《寄贈大常楊公遷銀台》

(在古代朝廷,掌管財庫的官員,其行為均可稱「出納」。另外,掌管政令頒發,諫疏歸納等的中書令或侍中,也可稱「出納」。《舊唐書‧職官》:「侍中之職,掌出納帝命,緝熙皇極,總典吏職,贊相禮儀,以和萬邦,以弼庶務,所謂佐天子而統大政者也。」)

3. 犁鋤對耒耜:犁,當動詞指耕田;當名詞指耕田的農具(「耒耜」的簡稱就是「犁」)。鋤,指鋤頭或耕作。「犁鋤」可泛指農具,也可指耕作。|耒耜(音類喜)[1],古代耕地翻土的農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耜」同樣可以借指耕作。南梁‧蕭衍《藉田詩》:「公卿秉耒耜,庶氓荷鋤耰。」

近現代的一些「學者」將相近或相同意思的詞用於對仗句子稱為「合掌」,認為這是律詩對仗的大忌。所以「犁鋤」對「耒耜」,詞義基本相同,就是他們所說的大忌。那麼詞義相同的詞組能否用於律詩對仗句子呢?請看下面例句。

①「歲月」表示時間;「光陰」也表示時間,但在古典近體詩中它們用於對仗的例句有很多:

聞閒歲月壺中永,取靜光陰隙外馳。南宋‧許及之《次韻盧康伯別家塾後示惠(其二)》
(大意:聽聞高層次的「壺中世界」,時間幾乎是永恆的;但是在人世間靜坐,時間一樣過得飛快。)

從前歲月方知謬,自此光陰始是真。元‧吳顯《賦靜庵》
(大意:以前在紅塵中為了名利情執著的日子,現在才知道是錯的。如今回歸山林隱居,清心寡慾的時光,我明白這才是「歸真」啊!)

以上是儒家修行者對「時間」的不同感悟,非常精彩。

②「菡萏」即荷花;「芙蓉」也是荷花,但在古典近體詩中它們用於對仗的例句有很多:

菡萏掃除如暑淨,芙蓉綽約作春妍。南宋‧陳宓《又次劉學錄韻》
(上聯說荷花的清香能消暑氣;下聯說荷花比春花還美麗動人。)

酒旗高掛芙蓉港,漁棹斜趨菡萏家。南宋‧郭思《秋日遊合江戲題之亭上》
(大意:芙蓉港上的酒家,酒旗高掛;漁船停靠在種有荷花的人家附近。)

③因此「犁鋤」對「耒耜」是成立的,關鍵看怎麼用。

耒耜黃牛適南畝,犁鋤綠菽種東籬。(朝暉 原創)
(「適南畝」出自《詩經‧甫田》:「自古有年,今適南畝。」「綠菽[音叔,入聲]」指豆類雜糧等,可食用可釀酒。明‧徐渭:「江魚銀板枇杷金,綠菽家醅一瓮深。」)

菡萏掃除如暑淨,芙蓉綽約作春妍。清 吳應貞繪《荷花圖》局部。(公有領域)

4. 畎澮對郊墟:畎澮(音犬快),畎,小溝。澮,小流水。「畎澮」指田間灌溉用的小水溝。可借指農田、田間。|郊墟(音虛):郊外荒丘或廢墟。

麥秀牛歌歸畎澮,草深樵唱響郊墟。(朝暉 原創)

5. 犀角帶,象牙梳:犀角帶,飾有犀牛角的腰帶,在中國古代,有品階的朝廷官員才能使用。|象牙梳,用象牙材質製作的梳子。

白髮猶貪犀角帶,緇塵漸染象牙梳。(朝暉 原創)

6. 駟馬對安車:駟馬,古代高官的車乘由四匹馬拉車,借指地位顯赫,這種車為立乘。|安車,為照顧年紀大的高官及貴族女子而特製的坐乘車子。安車稍小,一般是雙馬拉車,最頂級的安車也用駟馬,這種安車均為皇帝所賜,榮歸故里時擺放在大門口。《漢書‧張禹傳》:「為相六歲(當了六年宰相),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優再三,乃聽許。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罷就第,以列侯朝朔望,位特進,見禮如丞相,置從事史五人,益封四百戶。」

忠諫朝堂因駟馬,榮歸故里賜安車。(朝暉 原創)
(上聯大意,因地位顯赫所以更應該在朝堂忠言直諫。)

7. 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青衣,史書記載的是「黑衣」,「青衣」為作者筆誤[2],請在朗讀時更正。典故出自《晉書‧載記第十三》,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苻堅在寫大赦天下詔書時,有一隻大蒼蠅繞著筆尖飛來飛去,驅之復還。旨意尚未下達,外界已經傳開了。苻堅急忙派人調查,都說有一個黑衣人在街市上大喊:「官今大赦」,後來就不見了。符堅才明白那黑衣人是蒼蠅變的。故而感嘆說:「諺語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說話聲音雖小還是會有人能聽到;事件尚未形成,還是有人能看到其結果。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黃耳解傳書,典故出自《晉書‧陸機傳》[3]及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西晉時期的文學家、詩人陸機,在洛陽為官,家鄉在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陸機養了一條狗,名為「黃耳」,能幫陸機往家鄉送書信,而且速度飛快。古代常人從洛陽到吳縣來回要五十天左右,黃耳只要十五天就能往返。「傳」讀音「船」。

古詩文中也將「黃耳」比喻成信使。北宋‧梅堯臣《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懷》:「陸家兄弟苦西東,黃耳傳書近已通。」

8. 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客曳長裾:大意,庭邊有人(門客)拿著匕首在練習;大門口已經沒有人來請求當食客了。

庭畔,古代官員的居所亦稱「三徑」,有前庭,中庭、後庭;庭除(庭階)之下都可以稱為「庭畔」。|短劍,匕首。|曳長裾,簡稱「曳裾(音藝居)」,本意是拖著衣襟的下擺;本詩指「曳裾王門」,比喻依附權貴。出自《漢書‧賈鄒枚路傳》:「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曳」古音讀「以制切yi4,去聲」

9. 波浪拍船,駭舟人之水宿:駭,古音讀「海,上聲」;驚嚇。|水宿:在舟中或水邊過夜。

本句大意:巨浪拍打著漁船,在船中過夜的漁民感到驚駭。

10. 峰巒繞舍,樂隱者之山居:大意,群峰環繞著屋舍,隱士在山中居住,感到心曠神怡。|繞,讀音「擾,上聲。」

《籌筆驛》是一首著名的詠懷古蹟詩篇。覽讀此詩,讓人不禁感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才高八斗,或命途坎坷或壯志未酬。(Getty images)

二、六首押「六魚」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1. 籌筆驛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終見降王走傳車。
有才終忝,關張無命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創作背景: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底),李商隱受邀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柳仲郢的節度判官(正六品)。大中九年,柳仲郢調回長安任職。李商隱也結束了四年的梓州(今四川省三台縣)幕府生涯。這首詩是李商隱經「籌筆驛」取道回洛陽時寫的(公元855年)。籌筆驛,古地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廣元縣北。相傳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出兵伐魏,大軍曾在此駐紮並部署軍事方略。

注釋:①簡書:泛指古代朝廷的公文,在紙張尚未發明之前,公文均書於竹簡上,故稱。本詩指諸葛亮簽發的軍事指令文書。「畏簡書」出自《詩經‧出車》:「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從諸葛亮北伐至李商隱到籌筆驛懷古,五百多年過去,那裡的大軍駐紮遺蹟尚存,猿啼、鳥鳴聲不聞,令人不禁生起了敬畏之心。②儲胥(音除虛):柵欄;藩籬。本詩借指當年大軍駐紮的遺蹟。「儲」字古音一直讀平聲。③徒令(音零):徒然、枉然。④上將,借指諸葛亮。⑤神筆:本詩指規劃、謀劃。因為很多謀劃都要用到筆,就包括大軍駐紮時各兵種的方位圖、埋鍋造飯的位置等等。⑥降王:蜀漢後主劉禪。公元263年(蜀漢景耀六年,曹魏景元四年)11月,蜀漢後主劉禪向曹魏大將鄧艾投降。坐「傳車」從「籌筆驛」經過去洛陽。⑦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常用來押送重要俘虜及人犯。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傳」音「鑽,去聲。」⑧管樂:管,管仲,春秋時期齊國上卿,宰相。曾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樂(音岳,入聲),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大將,曾統率楚、韓、趙、魏、燕五國之兵伐齊,於濟西之戰中大敗齊軍。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常自比為管仲、樂毅。⑨不忝(他點切tian3):無愧於。忝,羞愧。⑩關張:指關羽、張飛。在諸葛亮北伐時已經去世。⑾他年:前些年、前幾年。⑿錦里:錦官城,成都市南,武侯祠坐落在那裡。唐‧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⒀梁父吟[4]:又名梁甫吟。「梁父」即「梁父山」,是山東泰山旁邊的一座小山,古代皇帝封禪泰山,常在梁父山上行祭祀之禮[5]。「梁甫吟」是諸葛亮在南陽躬耕隱居時創作的一首詩。⒁恨:遺憾。

讀音說明:①儲,《康熙字典‧儲》:「《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陳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魚韻)」②令,《康熙字典‧令》:「又《集韻》郎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青韻)。廝役曰使令。」第三句的格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所以本句第二字必讀平聲。③傳,《康熙字典‧傳》:「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霰韻)又《說文》遽也,驛遞曰傳。」④樂,《康熙字典‧樂》:「《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覺韻)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凡姓氏的「樂」字讀音「岳」。

全詩大意:籌筆驛遺址不聞猿啼、鳥鳴,幾百年過去了,是不是它們還在畏懼諸葛亮當年治軍的嚴明軍令(言外之意,當年蜀漢大軍駐紮時的軍威猶存)?遺址上各兵種的藩籬猶存,是不是天地風雲還在護衛著它們呢?可惜當年諸葛亮徒然在這裡揮筆運籌帷幄,後主劉禪卻坐著驛車從此處經過去投降。諸葛亮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但猛將關羽、張飛當時都已經去世了,他又能怎樣呢?前幾年曾去錦官城拜謁了武侯祠,吟誦著《梁父吟》,我卻有很多功業未成的遺憾!

詩評:這是一首著名的詠懷古蹟詩篇。我們都知道,從諸葛亮到李商隱,中間相隔了五百多年。很難想像,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蜀漢大軍當年行兵布陣遺址的殺伐之氣還存留著,以至於猿鳥都避開此地(猿鳥猶疑畏簡書)。覽讀此詩,讓人不禁感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才高八斗,或命途坎坷或壯志未酬。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評曰:「此追憶武侯而深致感傷之意。謂其法度忠誠,本足感天人,垂後世,然籌劃雖工,漢祚難移,蓋才高而命不在也。」其中「漢祚難移」是指上天給蜀漢安排的國運很難被改變,即使諸葛亮才高蓋世,但天命不在,故無法一統三國。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評曰:「漢祚難移,蓋才高而命不在也。」孔明(天外客 提供)

2. 送別得書字 唐‧李

南天遠,舟行在虛。
遷人佳興,吾子訪閒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魚。
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創作背景: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遇朝廷大赦。同年秋天,李白在岳州(岳陽)遇到兩位友人,李曄(李白的族叔),原刑部侍郎被貶為嶺南縣尉,經停岳州;賈至,原中書舍人被貶為岳州司馬。三人結伴遊覽了岳陽樓及洞庭湖。標題「送別」是指送李曄南下去嶺南(唐朝時稱「嶺南道」,治所在今廣州)。「得某字」的意思是,古代詩人相約賦詩,選擇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韻作詩,謂之分韻,押韻時必須包含拈得之字。比如本詩,李白抽到了「書」字,那他寫的詩就要押「六魚韻」中的字,韻腳中還要包含「書」字。這種雅趣是從隋末唐初開始興起的,一直到清朝還在詩人中流行。一些應制詩也採用這個方法。例如,隋末唐初‧許敬宗《侍宴莎冊宮應制得情字》,唐‧李嶠《九日應制得歡字》,元末明初‧劉伯溫《秋夜聽冷恊律彈琴分韻得夜字》。

注釋:①南天遠:三人一起遊覽了幾天,李曄要乘船南行去嶺南,李白、賈至來送別。「南天遠」指李曄要去遙遠的南方。②若在虛:水天一色,好像在虛空中航行。②遷人:被貶謫的官員(本詩指賈至)。|佳興,遊玩的興致。③吾子:古代好友之間互稱的敬辭,類似於「先生」的意思。本詩指賈至。這種用法出自《儀禮‧士冠禮》:「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大意:某人有兒子名某某,將要為他加緇布冠,希望先生能前往教導。)」東漢‧鄭玄注:「吾子,相親之辭。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稱。」《左傳‧隱公三年》:「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④閒居:指李白在岳州在臨時居所。賈至聽說李白到了岳州,就上門來探望,並建議邀上李曄,三人一起去遊覽。⑤聖朝:對皇帝或朝廷的敬稱。⑥賈誼:西漢洛陽人。年十八,即以文才出名。漢文帝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數上疏,言時弊,為大臣周勃、灌嬰等所毀,貶為長沙王太傅,遷梁懷王太傅,均為閒職,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所著政論《陳政事疏》、《過秦論》等,為西漢鴻文。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亦稱賈生。⑦紫泥書:亦稱紫泥封、紫泥詔,指皇帝的詔書。因用紫泥封書信,並蓋上印章,故稱。

全詩大意:站在洞庭湖岸上往南望,湖面空闊,水天一色;李曄乘坐的船隻好像在虛空中航行。難得您(賈至)有這麼好的興致,造訪我的居所並邀請我們一起去遊覽洞庭湖。日落時看著天邊的歸鳥飛回沙渚;風平浪靜時,看清澈的湖水中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漢朝的皇帝會想起賈誼這樣的賢臣吧,應該下紫泥詔書將他召回長安(言外之意,將李曄、賈至比作賈誼。)

詩評:公元759年,李白創作此詩的時候已經59歲,又經歷了流放生涯,剛被特赦。所以在仕途上已經沒有想法。「日落看歸鳥」隱喻了李白有歸隱的願望;「潭澄羨躍魚」其中「潭澄」即「澄靜清澈的潭水」,比喻沒有機心權鬥的江湖風景清幽之處。「羨躍魚」比喻江湖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去哪都行。而李曄、賈至兩位在仕途上還有進取之心,所以作者在尾聯寫道「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是祝願兩位能儘快被朝廷召回重用。

三.附注

1. 耒耜:耒,古音讀「類」去聲。《康熙字典‧耒》:「《廣韻》《集韻》《韻會》盧對切,音類。(隊韻)」|耜,古音讀「喜」上聲。《康熙字典‧耒耜》:「《廣韻》詳里切《集韻》像齒切《韻會》序姊切,音似。(紙韻)」「似」古音有兩個讀音,上聲讀「詳里切xi3」(參考《佩文韻府》)。

2. 《晉書‧載記第十三》:初,堅之將為赦也,與王猛、苻融密議於露堂,悉屏左右。堅親為赦文,猛、融供進紙墨。有一大蒼蠅入自牖間,鳴聲甚大,集於筆端,驅而復來。俄而張安街巷市里人相告曰:「官今大赦。」有司以聞。堅驚謂融、猛曰:「禁中無耳屬之理,事何從泄也?」於是敕外窮推之,咸言有一小人衣黑衣,大呼於市曰:「官今大赦。」須臾不見。堅嘆曰:「其向蒼蠅乎?聲狀非常,吾固惡之。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3.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駿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齎書取消息不?」犬搖尾作聲。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繫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

4. 梁父吟 蜀漢‧諸葛亮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5.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禪梁父。」南朝‧裴駰集解引西晉臣瓚曰:「古者聖王封泰山,禪亭亭(指泰山,形容其高聳故稱)或梁父,皆泰山下小山。」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這一系列教材主要是教五歲以上,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用古漢語的四聲誦讀古典近體詩,學習過程中熟悉格律並嘗試近體詩創作。要學好中文,從小就應該偏向於文言文教學,古人的思維方式及古漢語的構詞法,跟現代人的觀念不一樣。文言文能學好,白話文不用教都會。
  • 沿對革,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實,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所謂的「不如意」才是關鍵。杜甫通過觀賞春天的美景,與春光做了個約定;「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如果到哪裡都有美麗的春光陪伴,那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以暮春為題材的詩古來有很多人寫,如何切入是關鍵。楊花為什麼能獨得東風意呢?因為它身輕啊!它沒有那麼多執著和負擔,沒有那麼多牽掛;所以春風(東風)就能帶著它們飛呀飛,它們如雪花飛舞,向著晴空向著陽光飛行,再也不回來了。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此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前半生經歷的反思;那種徹悟後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態。人生的歷程,在學習和經歷中成長,通過讀聖賢書,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處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杜牧曾擔任過刺史,王安石更是官至司空、尚書左僕射,都是朝廷的高官。可是他們羨慕的卻是那些真正去掉人世間名利情執著的隱士。這其實就是古代名家的格局,身在紅塵中,卻能出淤泥而不染。
  •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白居易就相當於隱居於塵世,鬧中取靜。洛陽在當時也是繁華的大都市,白居易跟家人住在一起,雖然退休,但以前官場上的朋友還是會來拜訪,不可能完全斷開與世俗的接觸。因此,在塵世中隱居,要保持純淨的心態,比在深山老林中更不容易。
  • 陸游的認識與佛家的理相契合,「家貧不與身添業,病久寧非天儆予。掃盡世間閒忿欲,小園煙雨種春蔬。」在病中還能反躬自省,是不是哪裡沒做好,上天在給自己警告呢?
  • 作者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個小結,「騷客空傳成相賦」,荀子的成相篇雖好,但有多少官員願意按他講的道理去施行呢?而嵇康被誣陷殺害,不僅《廣陵散》古琴曲成為絕響;一些從政為官的理念,也被他的朋友及親生兒子改變。作者回想自己當年在長安官場所做的一些事情,恍然大悟,反問自己「汗青功業又何如」?
  • 唐太宗的《帝京篇》十首,也是《全唐詩》的開篇詩。本詩為第一首,寫景。先描寫帝都長安城的地理位置,氣勢磅礴。頷聯開始描寫九成宮的景色,展現了古代皇家建築的宏偉壯觀,萬千氣象。尾聯末句以「風煙出綺疏」為引,從《帝京篇》的第二首至第九首,記述了唐太宗處理不同政務的事蹟及感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