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跟我學唐詩(15B)

作者:朝暉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第十五課

二、六首押「五微」韻的古代經典近體詩

3. 漁父    唐·杜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
秋潭垂釣去,夜叩船歸。
煙影侵蘆岸,潮痕在扉。
終年鷗鳥,來去且無機。

(首聯格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注釋:①漁父:老漁翁。本詩實際是描寫一位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父」古音讀「輔,上聲」,參考《康熙字典》、《佩文韻府》及《平水韻》。②滄浪:漢水(包括支流)的別稱。「浪」,凡表示水名、地名、水流貌,都讀平聲「郞」,比如,康浪(水名)、博浪(地名)、浪浪(水流貌)。③全忘:全部忘卻、清空。「忘」在本詩中讀平聲「亡」,《平水韻》下平七陽韻部。|「浪」與「亡」兩個字在格律上也要求讀平聲。④叩船:指敲擊船舷唱歌。典故出自魏晉‧許翽《郭四朝叩船歌四首》。⑤煙影:暮靄、霧氣。⑥潮痕:潮氣或江海退潮後留下的痕跡。本詩指潮氣的痕跡。⑦狎:親近、接近。「狎」讀音「匣,入聲」。⑧鷗鳥:漚鳥;指海鷗或沙鷗。典故出自《列子‧黃帝》[1],這個典故在古詩中經常被運用,表示一個人心地純潔善良,親近自然。「狎鷗鳥」的言外之意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機巧心術,即使與鷗鳥都可以無拘束的玩耍。而常人的目的心,一些鳥類都能夠感知得到。⑨來去:本詩指隱者的日常活動。⑩無機:沒有常人的執著心或機巧心術。比喻心態純淨,待人接物沒有目的心。

全詩大意:那位在漢水邊隱居的白髮高人,已經忘卻了人世間的是非紛爭。秋天去潭水邊垂釣,月色下敲擊船舷唱歌而歸。蘆葦岸邊暮靄瀰漫,潮濕的水氣侵濕了竹門。經常與鷗鳥一起玩耍,日常活動都保持著純淨的心態。

詩評:本詩描寫一位在漢水邊隱居的白髮高人,杜牧稱讚其「全忘是與非」;頷聯描寫隱者的日常活動。頸聯描寫隱者的居住環境。尾聯「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言外之意是,他(隱者)經常親近自然,所以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慨嘆人生似轉蓬,緣分如流水,聚散無常。
以景以情,以重陽節借力,別具一格,是送別詩佳作。(徐明義 提供)

4. 九    唐‧王之渙

薊庭蕭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暫同芳酒,明朝應斷蓬飛。

背景故事: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朝廷將漁陽、三河、玉田三縣劃出來設置薊州,王之渙作為幕僚參與了薊州的建置事宜,並寓居在薊州官署,期間又結識了郭密之。本詩創作於公元732年重陽節,不久王之渙、郭密之就先後離開薊州。此詩是贈給郭密之的送別詩,在當時就流傳甚廣。公元733年,王之渙的好友高適特地來薊州拜訪,不遇;就寫了《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五言古詩留贈王之渙的薊州同僚。

注釋: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唐人的習俗,重陽節與親朋好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採茱萸或菊花插在頭髮上[2]。傍晚下山,相互珍重道別,各自歸去。②薊庭:薊州官署。薊(音計,去聲),薊州,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古稱漁陽(今天津市薊縣)。庭,官署。③蕭瑟:比喻秋風淒涼貌。④送歸:送別友人返鄉。⑤芳菊酒:指菊花酒。南朝興起的習俗,重陽節登高喝菊花酒,采插茱萸、菊花。南朝‧梁‧劉孝威《九日酌菊酒詩》;唐‧張說《九日進茱萸山詩(其三)》:「菊酒攜山客,萸囊繫牧童。」;唐‧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詩。⑥斷蓬:折斷的蓬草,因風而四處飄飛。比喻漂泊無定。

全詩大意:薊州這裡秋風蕭瑟,相識的友人很少。(之前的重陽節)找誰一起去登高或送別呢?今天我們暫且一同喝菊花酒;之後將各自離開此地,如折斷的蓬草四處飄泊。

詩評:本詩寫秋日蕭瑟,風飄蓬飛。正值九月九日重陽節,卻嘆薊庭知交稀疏,每逢重陽節無人一同登高共飲。而明日郭密之要先行返鄉,菊花酒也成了送別之酒。末句慨嘆人生似轉蓬,緣分如流水,聚散無常。王之渙此詩,以景以情,以重陽節借力,別具一格,是送別詩佳作。

5.  齊(其二)  唐·李商隱

巧笑知堪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創作背景:本詩創作於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發生了一件震驚歷史的事件,唐武宗李炎下令滅佛教。李炎篤信「道教」,被方士所騙,不務正業。要麼搗鼓所謂的長生不老「仙丹」,要麼帶著寵妃王才人招搖過市的去狩獵,李炎後來因服用「仙丹」中毒而駕崩,終年33歲。

李商隱這首詩諷刺的是北齊後主高緯,也是在借古諷今。

注釋:①巧笑:乖巧美麗的笑容。出自《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本詩借指齊後主高緯的寵妃馮小憐(馮淑妃)。②萬幾:萬機。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政務;古詩文常用詞組。「幾」讀音「機」。參考《康熙字典》。|敵,抵得過。③傾城:本詩一語雙關。既指美麗動人,又指敗國喪家。出自《詩經‧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東漢‧鄭玄箋:「城,猶國也。」唐‧孔穎達疏:「若為智多謀慮之婦人,則傾敗人之城國。」|必須說明的是,「傾城」一詞在古詩文中也有單指女子美麗動人。④著戎衣:穿上軍裝。⑤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公元577年,北周攻打北齊,大敗齊軍,占領晉陽。⑥獵一圍[3]:古代皇室狩獵時,先將狩獵區域合圍,然後再慢慢收縮包圍圈,將獵物向中心驅趕。「獵一圍」即再獵殺合圍一次。尾聯的大意是說,晉陽已經被攻陷,驛使三四次急報軍情,齊後主高緯及朝中大臣都沒當回事。甚至高緯本來要返回皇宮處理事情,馮淑妃說再狩獵一圍,高緯居然答應了。

全詩大意:乖巧美麗的笑容真能夠讓皇帝都不用去處理紛繁的政務嗎?馮小憐最美的扮相應該是穿上戎裝陪君王去狩獵的時候吧。晉陽城雖然被敵國攻陷了,又何必去理會呢,(不能壞了君王打獵的興致)還是請君王不著急回宮,再合圍獵殺一次吧。

詩評:李商隱此詩用風趣的筆墨敘述歷史事件,卻不加議論,由讀者去聯想,是諷諭詩的佳作。清‧林昌彝《射鷹樓詩話》評曰:「詩但述其事,不溢一詞,而諷諭蘊藉(含蓄),格律極高。此唐人擅長處。」

即使身為朝廷高官,羨慕的卻是那些真正去掉人世間名利情執著的隱士。這其實就是古代名家的格局,身在紅塵中,卻能出淤泥而不染。明項聖謨後招隱圖 卷()

6.  山中   宋‧王安

月出山去,尋雲相伴歸。
春晨花上露,芳氣著人衣。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注釋:①尋雲:順風並跟著那片雲。古詩文常用詞組。「尋雲」還可以借指遊山玩水。唐‧皮日休《訪寂上人不遇》:「何處尋雲暫廢禪,客來還寄草堂眠。」②春晨:春天的早晨。③著:沾;「著人衣」即花氣沾人衣。

全詩大意:早晨月兒西沉時出山訪友,傍晚,順著風跟著那片雲回歸山中。春天的早晨,山中的花朵上滿是露水,花香沾在隱士的衣裳上。

詩評:本詩描寫一位居住在山中的隱士。這一節課中,杜牧的《漁父》,王安石的《山中》詩,都是以隱者為題材。杜牧曾擔任過刺史,王安石更是官至司空、尚書左僕射,都是朝廷的高官。可是他們羨慕的卻是那些真正去掉人世間名利情執著的隱士。這其實就是古代名家的格局,身在紅塵中,卻能出淤泥而不染。

三、附注:

1.《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譯文:海邊有個喜歡鷗鳥的人,每天早上到海上去,跟鷗鳥玩耍,飛來的鷗鳥有上百隻之多。他父親說:「我聽說鷗鳥都愛跟你遊玩,你抓一隻來,我也玩玩。」第二天他來到海上,鷗鳥都在空中飛翔不下來了。

2.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杜牧《九日齊安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3.據《資治通鑑‧卷一七二‧陳紀六》記載:齊主方與馮淑妃獵於天池,晉州告急者,自旦至午,驛馬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曰:「大家正為樂,邊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聞!」至暮,使更至,雲「平陽已陷」,乃奏之。齊主將還,貴妃請更殺一圍,齊主從之。@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 隱居獨修之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並去掉它,就無法隱居,也達不到修煉的效果。所以我們來看一看,王維是如何排遣這種「寂寞」之情。當「寂寞」難耐之時,就走出房間,「蒼茫對落暉」。雖然是「人訪蓽門稀」,但作者卻認為自己有松、鶴為鄰(鶴巢松樹遍)。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實,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所謂的「不如意」才是關鍵。杜甫通過觀賞春天的美景,與春光做了個約定;「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如果到哪裡都有美麗的春光陪伴,那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以暮春為題材的詩古來有很多人寫,如何切入是關鍵。楊花為什麼能獨得東風意呢?因為它身輕啊!它沒有那麼多執著和負擔,沒有那麼多牽掛;所以春風(東風)就能帶著它們飛呀飛,它們如雪花飛舞,向著晴空向著陽光飛行,再也不回來了。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此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前半生經歷的反思;那種徹悟後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態。人生的歷程,在學習和經歷中成長,通過讀聖賢書,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處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