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時政評論

【名家專欄】中共情報機構鼓動全民反間諜

2022年10月13日,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武警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中南海站崗。(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4年06月12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原泉編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北京的偏執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中共政權的情報機構發起了一場社交媒體宣傳運動,動員全國人民對抗所謂的外國間諜威脅。

在4月15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防部發布了一段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製作的視頻,題為「讓間諜『無所遁形』」﹐視頻中說道:「人海之中,你可能從未留意過他們。他們身分多變,有無數種偽裝,甚至不惜改變性別……」這段視頻是習近平政權日益偏執的最新表現。

在這段視頻中,一名亞洲男子在執行間諜任務時偽裝成不同的角色——水暖工、廚師、司機。扮作攝影師時,他在警戒區附近拍攝女性的照片;他穿著實驗室的衣服,在實驗室與科研人員混在一起,從實驗室裡獲取祕密;他偽裝成商人,混進會議中,將數據複製到U盤上,然後上傳給未公開的外國實體。真正的詹姆斯‧邦德時刻出現了:服務員塞給他一張藏在午餐裡的紙條,他讀了之後吞到肚裡。然而,當中共安全部隊在一次突襲中逮捕他時,他的行動受挫。

間諜被捕後,鏡頭倒放揭示國安對他狡猾的身分轉換、情報搜集都逐一進行了監控。這段視頻既是中共的宣傳片,讚揚了保衛黨和國家的勇敢者,也向公民發出了警示:中共時刻都在監視,無論他們多麼聰明,都會被抓住。倒放顯示,不僅間諜受到監視,而且他遇到的幾乎每個人都是中共反間諜人員。

《國家情報法》要求公民和企業協助中共收集情報。視頻的描述也呼應了這一理念,強調儘管間諜混跡於中國民眾之中,但「只要有14億的你我,就能築起14億道防線!……維護國家安全,為了每個人也需要每個人!」這使每個公民都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敦促他們報告外國人和本國人的任何可疑活動。

中共有多個民用和軍事情報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表示,軍事情報機構隸屬於中共解放軍(PLA),其任務是「收集外國軍事、經濟和政治情報,以支持軍事行動」。

直到最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是負責信號情報、網絡戰和其它技術戰任務的主要軍事機構。然而,2024年4月19日,戰略支援部隊被撤銷,分別由三支獨立部隊取代: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和信息支援部隊(ISF),其中ISF成為主導機構﹐深受習近平的青睞,已被作為解放軍的新戰略軍種。

中共的主要非軍事情報機構是國家安全部,負責外國情報、反間諜、人力情報和國內安全工作。國安部作為一個中共政府部門,由國務院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監督。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國安部在國內反間諜工作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反間諜法》去年擴大了範圍﹐這項新法律擴大了違規行為的範圍,涵蓋了日常商業活動,如市場調研、審計、盡職調查、商業咨詢,或者有關敏感話題的問詢。

隨著安全措施的加強,國安部走向大眾,提醒民眾他們正受到監視,並要互相監督。國安部擁有社交媒體帳戶,並在全國各地的城鎮公共場所張貼海報和通告。

以前的反間諜宣傳有一幅名為「危險愛情」的漫畫,描繪了一個中國女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國家機密傳給了她的外國男友大衛。不過,國安部加大工作力度,正在出版漫畫風格的連環畫﹐和一部名為「神隱特偵組」的網絡連續劇,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所謂的真實間諜案改編的。

中共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稱讚國安部發布的一段視頻,通過公民舉報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建立起強大的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文章強調,在2023年,國安部收到了許多公民舉報,從而防止了間諜行為的發生,並在某些情況下﹐有人被逮捕和起訴。為了表彰他們的努力,大約85名公民因對國家安全做出貢獻而被表彰獎勵。

根據中共的說法,間諜無處不在,滲透到各個領域,唯一讓國家生存的方法就是全體公民團結一致,抵制「外部勢力」。在某種程度上,國家的偏執狂有些滑稽,尤其是中共的反應,包括製作視頻和漫畫以維護國家安全。然而,擁有核武器並自稱為世界第三強大軍事力量的中共,渴望與美國匹敵成為全球霸主。這種普遍存在的偏執狂顯著影響政府決策,凸顯其重要性。此外,在中國從事商業活動的個人﹐必須意識到被捕並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的風險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他還撰寫了一系列涉及中國經濟議題的著作,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