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課
一、星拱北,月流西。(八齊)(選自《聲律啟蒙》)
岩對岫,澗對溪。
遠岸對危堤。
鶴長對鳧短,水雁對山雞。
星拱北,月流西。
漢露對湯霓。
桃林牛已放,虞坂馬長嘶。
叔侄去官聞廣受,弟兄讓國有夷齊。
三月春濃,芍藥叢中蝴蝶舞;五更天曉,海棠枝上子規啼。(下劃線字為入聲字)
注釋及說明:
1. 岩對岫,澗對溪:岩,岩石。|岫(音袖),①山洞。《說文》:岫,山穴也。例句,唐‧王勃《秋日仙遊觀贈道士》:「回丹縈岫室,復翠上岩櫳。」「岫室」指岩石中的洞穴。「岩櫳」指岩洞向外開鑿出的帶有欄柵的小窗。②峰巒。這種用法在古詩文中更常見。例句,北宋‧晏殊《留題越州石氏山齋》:「岫柏亞香侵几席,岩花回影入簾櫳。」「岫柏」指峰巒上的柏樹。
澗,兩山中間的水溝稱澗。「澗水」可通往外界。|溪,在山中與外界不相通的小河水。例句,唐‧王勃《觀內懷仙》:「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南宋‧朱熹《隆岡書院四景詩(其一)》:「溪雲帶雨來茅屋,澗水浮花出石橋。」
2. 遠岸對危堤:遠岸,遠處的水岸。唐‧薛逢《潼關河亭》:「櫓聲嘔軋中流渡,柳色微茫遠岸村。」|危堤,高高的江堤或河堤。南宋‧楊萬里《宿湖甫山》:「夜泊湖甫山,綠楊護危堤。」
遠岸蒹葭夕陽下,危堤楊柳晚煙收。 (朝暉 原創)
3. 鶴長對鳧短:鶴天生腳長;鳧天生腳短。成語「鶴長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典故出自《莊子‧外篇‧駢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大意:野鴨的腿雖短,給它接上一節就會帶來苦惱;鶴的腳雖長,截下一節就會帶來悲哀。
鶴長豈自續,鳧短竟誰裁。 明‧徐渭《陳通府歸自諸暨(其一)》
4. 水雁對山雞:水雁,在水岸或水中沙洲棲息的雁群。|山雞,山鳥名。雄雞羽毛紅黃色,有黑斑,尾長;雌雞黑色,微赤,尾短。傳說山雞自愛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日落沙洲棲水雁,雲深野樹隱山雞。 (朝暉 原創)
5. 星拱北,月流西:星拱(音鞏,上聲)北,指眾星拱衛北極星。出自《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1]」唐‧戴叔倫《贈徐山人》:「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月流西,月亮向西沉。月亮也是東升西沉,所以「月流西」指天快亮的時候。
天子垂衣星拱北,將軍掛甲月流西。 (朝暉 原創)
6. 漢露對湯霓:漢露,古詩文中多用「雲漢露」、「銀漢露」來表示「天露(天上的露水)」,北宋‧彭汝礪《大笑》:「雲漢露寒沾玉液,江天風靜拂金徽。」元末明初‧郭奎《酬謝帥贈靴》:「步月暫沾銀漢露,踏花終涴玉京塵。」而直接用「漢露」或「湯霓」詞組的古詩文,僅各找到一例。
筆者認為以「承露」對「望霓」,或者是「仙掌」對「雲霓」也許更好,因為這些詞組在古詩文中更常見。
「承露」、「仙掌」是指漢武帝時期,朝廷於建章宮築神明台,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宮廷用以烹調、製藥、製香等。東漢‧張衡《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西晉‧潘岳《西征賦》:「擢仙掌以承露,干雲漢而上至。」這個「仙人承露盤」到唐朝還保存著;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望霓」、「雲霓」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講的是聖王商湯以七十里國土的地盤起兵而得有天下,老百姓盼望商湯到來,如大旱時希望看到下雨之後的彩虹那樣。「望霓」的例句,宋‧王之道《八聲甘州》:「聞說謳謠思漢,人有望霓心(此處「望霓」有思慕賢王德政之意)。」宋‧楊萬里《聖上閔雨遍禱未應下詔避殿減膳感嘆賦之》:「逐日望霓穿卻眼,何時倒海作奔流(此處「望霓」有盼望下雨的意思)。」|「雲霓」的例句,屈原《楚辭‧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此處「雲霓」指雲彩霓虹)。」東漢‧繁欽《征天山賦》:「華旗翳雲霓,聚刃曜日鋩(此處「雲霓」指天空)。」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此處「雲霓」指雲霞)。」
7. 桃林牛已放,虞坂馬長嘶:上聯典故出自《尚書‧周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大意:(周武王伐紂歸來)停止了武備,施行文教,把戰馬放歸華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靈寶以西,陝西省潼關以東地區)的曠野,向天下表示不用它們。「桃林牛已放」言外之意是「偃武修文」。
虞坂,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運城市。據唐代《初學記‧卷八‧州郡部》記載:「《戰國策》曰:騏驥駕鹽車上虞坂。今按:在安邑縣界。」這是說,日行千里的寶馬,因為主人不識貨而被用來拉鹽車。後來被伯樂遇到,抱馬痛哭,馬也仰天悲鳴,似乎找到了知音。現存的《戰國策》版本,「虞坂」作「太行」[2]。「虞坂馬長嘶」言外之意,指有才幹或賢德之人受到不公正對待。|「虞坂」古音讀「於反」;《康熙字典‧坂》:「《廣韻》《集韻》《韻會》甫遠切,音反。(阮韻)」|「嘶」古音讀「西」。《康熙字典‧嘶》:「《廣韻》先稽切《集韻》《正韻》先齊切,音西。(齊韻)」
8. 叔侄去官聞廣受:「去官」指辭官。「廣受」指西漢時期的疏廣及疏受。疏廣是疏受的叔叔。西漢宣帝時期疏廣在朝中任太子太傅,而疏受擔任太子少傅。後來兩人都急流勇退,辭官回歸故里。廣受時人及後人的稱讚。典故出自《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3]。|上聯大意,叔侄倆人同時辭去高官的職位,聽說漢朝的疏廣、疏受就是這樣。
9. 弟兄讓國有夷齊:讓國,指讓出國君的位置。典故出自《史記‧伯夷列傳》[4],伯夷(老大)、叔齊(老三)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立叔齊(老三)為國君繼承人,等到父親去世,叔齊卻要把國君位讓給伯夷(老大)。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不肯繼承國君之位也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國君的次子。|下聯大意,商朝末年,孤竹國的伯夷、叔齊相繼讓出國君的位子。
10. 三月春濃,芍藥叢中蝴蝶舞:大意,三月春景濃豔,芍藥花叢中蝴蝶翩翩飛舞。
11. 五更天曉,海棠枝上子規啼:大意,五更天色將曉,海棠花枝上有杜鵑鳥啼叫。
二、六首押「八齊」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1. 錢唐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創作背景: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七月,白居易自中書舍人請求外調為杭州刺史。這首詩創作於公元823年春二月。杭州西湖古稱錢塘(唐)湖。
注釋:①孤山寺:始建於南朝陳文帝時期,坐落在西湖內外湖之間;因為湖間就這一座山,所以稱孤山。②賈亭:也稱賈公亭。公元790年杭州刺史賈全建造,坐落在杭州西湖的北面。孤山寺及賈亭今已不存。③水面初平:指春雨初停,湖面未起波瀾,宛如鏡面。④雲腳低:遙看濃雲尚在,與湖面接近。「雲腳」指低垂的雲。⑤早鶯:依照杭州的正常天氣,黃鶯一般是黃曆的三月中旬過後才出現。春二月出現的黃鶯都可以稱為早鶯。黃鶯也稱黃鸝、倉庚等。⑥暖樹:向陽的樹木。⑦新燕:春天剛回歸的燕子。⑧啄春泥:為築巢而銜泥。⑨亂花:紛繁的春花。|「漸」,古音讀「減,疾染切,上聲。」⑩不足:猶不盡。「行不足」指一路看不盡的美景。⑾白沙堤:白堤。橫亙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
全詩大意:我站在孤山寺的北面及賈亭的西面,沿著街道向東策馬緩行;春雨初停,湖面波瀾不起,宛如鏡面;抬望眼,遠處濃雲尚在,與湖面接近。幾隻黃鶯在向陽的樹上嘰嘰喳喳地叫;那些剛歸來的燕子在銜泥築巢,是誰家的呢?春花競相盛開,讓人眼花繚亂;春草才剛剛長出,高過馬蹄。最喜愛西湖東邊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我在楊柳成排的綠蔭中穿過白沙堤,騎馬徐行到孤山寺。
古人詩評: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評論:前解(著手描繪)先寫湖上。橫開(橫向展開)則為寺北亭西,豎展(縱向延伸)則為低雲平水,濃點(濃墨重彩)則為早鶯新燕,輕烘(輕描淡寫)則為暖樹春泥。寫湖上,真如天開圖畫也。後解(後半部分)方寫春行。花迷、草沒,如以戥子(很小的秤)稱量此日春光之淺深也。「綠陽陰裡白沙堤」者,言於如是淺深春光中,幅巾單袷款段閒行(戴著頭巾、穿著袷衣、騎馬徐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
三、附注:
1.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大意:用道德來治理國家,就如北極星,處在自己的位置,其它的星辰都圍繞著它。
2. 《戰國策‧楚四‧汗明見春申君》: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譯文:汗明說:「您聽過千里馬的故事嗎?千里馬長大到了駕車的年齡,駕著鹽車上太行山。四蹄伸展膝蓋彎曲,尾巴下垂腳掌潰爛,膿水流了一地,全身汗水浸透。走到太行山的坡道上就不能前進,拉著車轅上不去。伯樂遇到了它,跳下車來牽著韁繩為它哭泣,脫下自己的苧麻衣服給它蓋上。千里馬於是低頭而噴氣,仰頭向天長鳴,叫聲直沖雲霄,真像從金石樂器上發出的聲音,為什麼這樣?因為它把伯樂當成了知己。」
3.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譯文: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足的人不蒙受羞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遭遇危險,『功成身退,是符合天道規律的』。如今我們叔侄為官,位至領二千石俸祿,可謂是功成名就了,如果現在我們不適可而止,辭官離去,恐怕將來會後悔。不如我們叔侄一起辭官出關,告老還鄉,以養天年,這樣做不是很好嗎?」疏受叩頭說:「聽從您老人家的安排。」當天叔侄二人都上書稱病。三個月後漢宣帝又賜其續假,疏廣於是聲言病重,上疏要求告老還鄉,皇上因其年歲確實已老,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也贈金五十斤。朝中公卿大夫故舊親朋以及京城人士在長安東門外為他們設宴餞行,送行的車乘達數百輛,叔侄二人一一辭別,而後離去。在路旁圍觀的人都讚歎說:「賢良啊,這兩位大官!」有人為之嘆息並流下了眼淚。
4.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