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提6對策 加速電動機車發展
【大紀元202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1日公布「2022台灣電動產業政策建言書」,提出電動運具6大路徑,包括鼓勵地方政府制定比國發會更早達標的時程、以在地需求作為施政依據、制定多元補助方案、政府挹注科技資源投入電動機車研發以及周邊產業發展、協助偏遠地區廣設充電站,以及獎勵企業選用電動運具作為其推動ESG方案,希望加速推動台灣電動機車發展。
為達2050淨零碳排,國發會日前宣布2030年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且電動車市售占比30%、電動機車市售比35%,2040年電動汽機車的市售比皆達到100%。根據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調查,電動機車市占率從2019年的18.7%,倒退至2020年9.6%,2021年雖小幅回升至11.6%,但還沒回到2019年盛況,距離2030年的35%更有近20%差距。
中央大學教授邱俊榮指出,台灣電動機車的新車市占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35%,還有20%的差距,是很大進步空間。台灣的機車市場規模有多大,電動機車的市場就有多大。台灣的機車產業已具多年發展基礎,未來電動機車產業不僅要持續供應內需市場,也要進一步擴大外銷市場。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王健全說,台灣的機車密度全球第一,如果政府可以將「2024 電動機車總數破100萬輛」訂為政策目標,將會讓台灣很快的成為「電動機車王國」。此外,減少碳排放是企業ESG的重要指標,企業採購或是補助員工購買電動機車,均有助於企業推動ESG,近期已成為許多大型企業的共同選擇。
立委王婉諭強調,政策要能具體落實和貫徹,如2020年政府補助七期燃油車,電動機車數量無法和燃油機車拉開距離,便是政策錯誤導致的結果。而電動機車相關的配套建設與法規,也應該一併加速進行規劃與執行,包括需要多少充換電站、保障停車格、增設所需空間等。
工研院分析師曾郁茜表示,政策扮演產業幕後推手,全球指標國家對電動運具的推動政策可分為鼓勵性政策,包括優惠補助、賦稅優惠、政府採購以及電動車改裝獎勵等;另外是限制性政策,像是增加賦稅、限制使用等,簡單來說就是給胡蘿蔔也給棒子,希望達成最大效果。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