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講究武德,是中華神傳文化的精華之一。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蔣介石致力於復興中華傳統,振興中華,就曾特別提及武德之重要。雖然他的演講對象是在校軍官,而非習武之人,但談及的武德之要,無論對於練武之士,還是對於救難之軍人,均是異曲同工。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年)五月九日是國恥日。因為在民國四年(1915年)的這一天,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乘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向中國提出了《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共分為五號,在日本武力的威脅下,袁世凱屈從,宣布接受了二十一條中一至四號的部分要求。於五月二十五日簽訂了《中日民四條約》。此事引發列強持續入侵,盤剝中國。蔣介石為抵禦外辱,保全中華於不滅,於是有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至三十年(1941年)的抵禦抗戰。
在這樣的時局背景下,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九日,蔣介石出席陸大軍校開學典禮演講,重申「禮義廉恥」價值觀的同時,也強調了武德之重要。
蔣公認為,在當今世界上立國,一定要注重武力,但是真正算得上雄厚、強大的武力,其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武德,有武力而沒有武德,便不能發揮他的正當力量」。
一個人學了武藝,卻不講武德,那麼他的武藝就不能救民救國。同樣地,「國家也是一樣,一個國家如果祗有武力,而沒有武德,就要成為害人自害的國家。」
「武德中最重要的中心德性就是一個『仁』字。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所有武器技能,就都不能得到正當的使用,而他本人就要違反武德,違反武人的天職。」
身為武人,受到天地生養,受到父母撫育,受到百姓血汗供養,受到國家艱辛培育,當國家和百姓面臨危難時,能夠挺身而出,能有決絕的意志,為國為民不懼生死。這本身就是「仁」字的體現,也是人們常說的「有恩必報」。
蔣公強調,軍人一定要有武德,「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以仁為出發點」。
蔣介石深知,人類原本應該是互助互愛的,而不是互相仇恨。每當戰爭爆發後,到處槍林彈雨,飛機大砲的轟擊聲不絕於耳,這本身就很殘酷。作為軍官參謀一紙命令下達後,可能就得有幾千幾萬人的死傷,「自己的部下,自己的生命,也許因此一紙命令而都要犧牲」。軍人作為武人就得打仗,就得在實戰中殺人,這是一件很殘酷的事。那是否就是違背人道仁心,違背武德了呢?
蔣介石闡述道:
「我們學戰爭,並不是為戰爭而學戰爭,而是要抵抗侵略,消滅戰爭。我們不是要向人家挑戰,侵略人家,像我們的敵人倭寇一樣,妄想世界民族統統都要受他的統治,統統作他的奴隸,這就是『不仁』,也就是『不武』。」
「要知道我們所教所學的東西,不是為殺人,而是為救人,是要學抵抗殺人的學問,也就是要抵抗敵人,消滅敵人,來求得我們自己的生存與世界人類共同的幸福,使世界人類不受任何人的威脅,不作任何人的奴隸。」
蔣公認為,「所謂武德:第一是『智』,第二是『信』,第三是『仁』,第四是『勇』,第五是『嚴』。」
對武德蘊涵的四個層面的含義,蔣介石又分別做了介紹。
武德之一:是為「智」
「總理說的『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就是軍人的大智。有了這個大智,然後一切學識技能和聰明才智,纔能發揮他的力量。『智』必根據於仁,仁者之智,才是軍人之智,如果『智』不從仁字出發,則是非不明,利害不辨,順逆不知,一定不能成功。民國成立以來,多少軍人歸於失敗,其原因就在於此。沒有仁心的人,就是有了學問,也無用處;甚至知識愈高,愈足濟惡。所以知識要以仁為重心。」
武德之二:是為「信」
「第二是『信』。所謂『信』就是我常講的軍隊裡面的『三信心』。做上官的要相信部下,做部下的要信仰上官,而最緊要的還是要對自己有自信。自信是軍人打勝仗最重要的一個要素,軍人如沒有自信,決心就易動搖。如果我們所作的事業,自信是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那我們一定可以成功,一定可以打破任何困難,一定能夠得到最後勝利。」
蔣公強調,身為武人一定要培養自信心,臨危救難之時,才能下定決心救國救民,而不是失去信心,自行潰敗。
武德之三:是為「仁」
「剛才說過,仁字最緊要,我們救國救民,一切都要從仁出發。武德以仁為本,沒有仁心,一定沒有智慧,沒有自信,更一定不會勇敢。所以軍人必須具備『仁』的根本德性,『成仁』固然是行仁,『成功』亦要是行仁,可以說我們軍人是為『行仁』而生,亦為『行仁』而死,能實現三民主義,以成救國救世之仁,就是我們軍人偉大的成功!」
武德之四:是為「勇」
「勇就是不怕,一個人如果要自私自利,他就患得患失,就不能勇。所以我們要勇敢,必須『公爾忘私,國爾忘家』,堅定主義的信仰,明白戰爭的道理,一切所作所為,完全是要救國救民救人救世,有了這種認識和決心的軍人,無論治軍作戰,一定勇往直前,雖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都不會動搖,這樣纔能發揮他勇敢的力量。」
武德之五:是為「嚴」
「你們作人家的上官和人家的先生,要是完全用武德作基礎,用仁作中心,那你就可充分發揮嚴的道理。你對部下嚴,就是要部下成功一個為主義、為國家、為民族的軍人。你要儘量的嚴,纔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與健全的部隊。先生對學生,上官對部下,管教不嚴,就是自己沒有仁心,違反武德。因此對部下不敢嚴格的整頓,甚至討好部下,賣恩部下,這樣,部下不但不會尊重你,而且愈看不起你,部下不聽你的命令,你就無法指揮,永遠不能打勝仗。所以軍隊和學校要養成軍人的幹部,最緊要的是要嚴,嚴是武德的最後一個字,也是我們軍人最基本的修養。」
武人自律,「嚴」字從自身做起,才能嚴以治人。
蔣公在演講尾聲說道,「希望你們一般學員要嚴守學校紀律,服從上官命令,要自覺自動,自立自強,講求精深的學術,完成武德的修養,明白戰爭的原理,盡到軍人的本職,來完成我們國民革命的使命!」
(原文引自《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八‧中華民國三十年‧武德的重要》)
(點閱【蔣公講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