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讀詩詞:欲話去年今日事

作者:蘭音
崔護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圖為明張紀繪 《人面桃花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猶記得去年的一個春日,桃花開得灼灼,他邂逅了樹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視,心馳神搖。不知是桃花映紅了美人的面容,還是姣好的容顏照亮了繁盛的花樹?

意外的驚鴻一瞥,讓他魂牽夢縈了整整一年。來年春季,他又逢著百花吐豔的時節,索性故地重遊。去年的一樹夭夭桃花,臨風依舊粉豔。只是那燦爛的春色中,再不見那脈脈含情的女子⋯⋯

桃花詩、桃花緣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道出了韶光易逝、伊人何處的淺淺傷懷,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款款心曲。 (Pixabay)

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與桃花錯落有致地出現在短小的詩篇裡,交織成一聲聲低迴掩抑的嘆息。那怦然心動的一面之緣,終究成了陰陽永隔的一次訣別。

幸得桃花為媒,他的桃花詩明白如話,朗朗上口;他的桃花奇緣,也有著「大團圓」的美滿結局。崔護,這個沒有留下什麼生平事蹟的大唐才子,憑藉這首詩和這段奇緣,一舉成就了詩名。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它最感動人心之處,也許並不是才子佳人之間的悲歡離合,而是韶光易逝、伊人何處的淺淺傷懷,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款款心曲。它勾勒出兩個完全相同的場景,卻因為時間變化、佳人不再的微妙差異,讓我們感受到世事多變的無情現實。

一度春秋,就是滄海桑田。點滴時間,在不經意間能夠變換了許多人事。驀然回首,去年今日有多麼歡愉,今時今日的改變多麼教人惆悵和惘然。在崔護的記憶裡,少女的笑顏是花木掩映中最美的景致。然而在一年之後,伊人消失了,而崔護,也不再是去年那個名落孫山的失意少年。

再看那桃花,依然是盛放的熱鬧風景,但是那個令人夢縈魂牽的女子,在崔護作詩之際,已經遺憾地擦肩而過。正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到春來,草長鶯飛,桃花尚能年年綻放,人卻不能在塵世永保青春、長久相守。自然的永恆,更襯托得人事無常,那種物是人非的無奈與悵惘,崔護藉由一首小詩,細膩委婉卻又無比精準地表達出來。

這種生命體驗,不僅崔護有,更是人人都會經歷的心路歷程。大概正因爲如此,崔護的桃花詩成了流傳後世的經典,人們吟詠著去年和今年悄然而突然的變化,思索著人生相似的際遇,感受著詩歌的動人力量。而崔護這種「去年今日」的情結,也成了一種寫作傳統,傳續下去。

元宵夜的樂與愁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歐陽修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登如晝。」圖為元宵節花燈示意圖。 (寶山鄉公所提供)

歐陽修的一曲《生查子》,又是一個關於「愛別離」的才子佳人式的悲劇故事。只是從詩到詞,抒情意味更濃,營造的傷感情緒也更爲深重。

去年元宵之夜,火樹銀花點亮夜空,漫天煙火亂落如雨。在一片絢麗喧囂之中,作者的目光,獨獨關注那個靜謐溫馨的角落。黃昏之後,天地黯淡,明月悄悄攀上枝頭,灑下點點銀輝,指引著一對戀人相會的道路。當百姓沉浸在關燈鬧夜的狂歡中,只有他們不負佳期,互訴衷腸,感受著歲月靜好的意義。

然而煙花易冷,明月易缺,這些難以長久的事物,已經預示了這對戀人的悲劇結局。又是一年元夕,煙花依舊,燈火依舊,然而這次在那闌珊深處,只有去年的女子踽踽獨行。眼前的風景還似去年,花燈千樹,玉龍戲舞,明月流光,笑語盈盈。只是,和她共賞良辰美景的那個人,已經不在身邊。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爲情。去年今日,已是不忍回顧的記憶。來年的同一天,崔護尚能灑脫地道一句「桃花依舊笑春風」,無限感慨歸於一個「笑」字,盡在不言中。而元宵夜的女子,再也見不到思念之人,只滿腔相思之苦,化為行行春衫之淚,即使淚水濕透衣袖,她也渾然不覺。紅顏悲泣,花殘鳥驚,是她對故人已去、舊緣難續的最沉痛的表達。

撫今追昔,方覺過去擁有的無比珍貴;今昔相比,更覺如今失去後的無限感傷。唐朝的崔護和宋朝的佳人,一個笑,一個哭,但是他們的內心體驗是殊途同歸的。時間一去不復返,但是天體的運行、曆法的記錄,又給了我們年年歲歲,無數個周而復始的輪迴。每到那個刻骨銘心的時日,如何能不沉醉往事,如何能不費盡思量?

能幾個,去年人

都說情緒會傳染,詩詞中的情感又何嘗不是。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月上中天,江邊的小樓清涼寂靜,唐朝的趙嘏獨上高樓,神思渺渺。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微風拂過的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廣闊的江面就像夜空一樣迷濛幽深。凝望那浮動的月光,詩人彷彿又回到去年的今天,在這清空澹然的環境中,他結伴登樓,並肩憑欄,共賞江天明月。

趙嘏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圖為元人繪 《江天樓閣圖》(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靜避綠陰鶯有意,漫隨遊騎絮多才。去年今日憶同來。」冬去春來,宋朝的晏幾道一人一騎,穿過水鴨浮游的池塘、柳枝搖曳的小路。綠蔭下,黃鸝的清啼觸動他的心弦,飄搖的飛絮點綴他的衣衫。他驀地回憶起,恰是去年今日,在同樣的風景中,他曾和心底思念的那個人,一同遊賞。

不變的,是那如詩如畫的美景,倏然遠去的,是眼前人、心中憶。所以從「去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不過是當時的紀念日。所以新愁年年有,恰似一江春水迢迢不斷。因而李煜筆下的美人,每年都在櫻花落盡的月夜,獨倚薰過香的象牙床,回憶往昔最美好的畫面,輕輕地感慨一聲:「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明末清初的江南才子朱彝尊,少逢喪亂,半生漂泊,內心充滿了故國之思和羈旅之感。他在北地邊城遊歷期間,感受著乍暖還寒的北國之春,在某一個雨後清晨,他寫下了「留不住、塞恆春」的感懷。但是他留不住的,何止是春天,還有夢中的家園,久別的親友。只是他與他們被阻隔在天南地北,音訊難通。

恍惚間記起,去年今日,他還有幾個朋友聚首一堂,或許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勉強把酒言歡,彼此聊以慰藉。然而今年今日,舊年的同伴也所剩無幾,那一點點溫暖都不復存在。是遠行,還是故去?「欲話去年今日事,能幾個,去年人?」無聲嘆息罷了。

推而廣之,人生感嘆,又豈在一年之變?張若虛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的某段境遇或緣分,不可長久,生命本身亦是短暫,然而人生代代,卻又無窮。那年年盛開的桃花、年年歡度的元宵,甚至千古不變的明月,見證了塵世的喜怒哀樂,更見證了生命的綿延傳遞。

變與不變,應如何去看待?有的人在無常中自憐自傷,有的人在變化中洞見永恆。無論悲喜,他們所感所嘆,皆化作撫慰心靈的佳作。或許,這也是詩歌的意義。@*#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美人看美人,大多懷著共情的心懷,感受著對方的美麗與哀愁。因而,妙年潔白的他遇著纖白明媚的她,相逢何必曾相識,通一點靈犀,憶一國佳人,將那千年不渝的忠貞節義娓娓道來。
  • 相思知何物?有人說,那是巴山秋窗下的剪燭夜雨;也有人說,那是柴扉風前的人面桃花。溫庭筠卻深情地反問: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拆吾之名,賜汝姓字。沐我佛光,證人間世。
  • 若非遇著王維,他的聲名只怕會黯淡許多,繼而湮沒在浩瀚的史海中。王維以修禪自居,奉行維摩詰在家修行的宗旨,一生志在歸隱,放下了榮利功業,唯獨不曾放下一位友人。他為友人寫詩,為他遣懷,在世外桃源的輞川中永遠為他留著隱居的廂房。慧秀於中,才高於外,王維總是親切地喚他:秀才。
  • 絲織就春衫薄,如何比得上盛放的一枝紅艷?而你正青春年少,逢著你的我,亦是如花似玉的錦繡年華。
  • 唐朝的詩人熱愛所處的繁華盛世,也歡欣喜悅地稱頌它,留給後人一個無限神往的大唐王朝。然而在這盛世之下,有一個聲音發自生命深處,力透金石,贯彻云霄,那就是——孤獨。
  •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勞碌,晚上的時間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夜深人靜時,您喜歡做些什麼呢?是聽一支輕音樂,讀一本古典名著,還是為家人做一些手工,增添生活的樂趣呢?在唐朝的某一個深夜,一個穿著僧袍的詩人,選擇做了這樣一件小事,不僅創作出一首名詩,還成就了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呢!
  • 法國的奧塞美術館裡,收藏著畫家米勒的一幅著名的油畫《拾穗者》。它創作於1857年,以《聖經》故事為藍本,描繪了三位農婦在金黃色的麥田中拾穗的情景。整幅畫筆法簡潔生動,色調明快柔和,刻畫出當時的社會狀況。不過朋友們,您知道嗎,在唐詩中,也有一首詩描繪了一位拾麥穗的婦人,不過她的生活,比那三位農婦艱辛多了。
  • 您知道大詩人李白的「詩仙」名號是怎麼來的嗎?據《本事詩》記載,李白來到京城長安,尚未成名,獨自住在旅店裡。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上門拜訪,驚歎於李白飄逸超群的風姿,於是請求欣賞他的作品。老人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多次稱讚,直呼李白為「謫仙」。後來他又讀了《烏棲曲》,又歎道:「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 在詩歌的頂峰時期──唐朝,寫月的名詩名句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仍然是將明月作為傳遞相思的意象。其中有一首詩,在歌詠明月的同時,描繪出一幅雄渾幽靜的畫面,在眾多詩歌中脫穎而出,成為千古傳唱的佳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