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月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有多少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令人嚮往,有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歌、賦讓人傳頌,詠月佳句,意象豐富,內涵深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盡的韻味。
在眾多的詠月詩作中,創作最多的非詩仙李白莫屬。對於明月的寄懷與歌詠,貫穿了詩人的一生。
據統計,李白詠月的詩篇有三百四十首,在其全部詩作中所占比例約為三分之一。
《靜夜思》― 望月
李白生於公元701年二月二十八日,從小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李白父親曾把他送到眉州象耳山讀書。到公元718年,即開元六年,李白開始修習縱橫術並遊歷蜀中。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時年約二十五歲的李白,在遊歷蜀中後開始仗劍遠遊。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舊曆九月十五日,李白行至揚州,在旅舍之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靜夜思》。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從字面上,表達了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深深懷念之情;用平淡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信手拈來,沒有任何造作之痕,無怪後人讚為「妙絕古今」。
然而,李白思故鄉,回家鄉便無煩惱而即得幸福?
詩人在另一首詩中寫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間名、利、情,何處是歸宿?一輪明月,從古到今,一日不離,當空臨照,永恆的皎潔、純淨,那豈不就是詩人寄懷的美好境界嗎?
李白被稱為詩仙、謫仙,其之所以先「舉頭望明月」然後「低頭思故鄉」,即是聖潔的上天才是其心靈、精神的故鄉,舉頭望之,低頭思之。千古以來,多少世人吟誦此詩,當內心深處返本歸真之本性被觸動,雖不能了然悟道,卻無名欣悅,這或許是《靜夜思》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的真正原因。
《把酒問月》― 問月
從公元725年,至742年之間,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江夏、洛陽、太原等地。後又遊歷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訪仙問道,留下了眾多美好的詩篇。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詩人開篇即提出一個人類永恆的疑問,「青天有月來幾時」?天上的月亮是什麼時候有的?人世間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對於遙遠的星辰朗月,又有多少人會靜心遙望,求索宇宙時空的奧祕?
人生短暫,但明月長存,古往今來,人事易逝,而月宮中玉兔、嫦娥等神仙依然還在。把酒吟詩,詩人與明月長相共守。
月亮自古以來即代表聖潔、理想、精神和仙界,無論人世如何滄桑變化,興衰起伏,掛在天邊的明月,卻不曾私照任何一個角落,不曾對古人、今人有任何分別。
《把酒問月》中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與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到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相互輝映,照亮永恆,啟迪世人嚮往崇高、蕩盡世俗污穢、最終返本歸真。
《月下獨酌》― 舞月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詔進宮,唐玄宗為詩仙超凡入勝的才華打動,任命李白為翰林供奉。公元744年,李白在長安城寫下了《月下獨酌》,這是李白詠月的另一千古名篇。
月下獨酌四首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李白以月影為伴,酣飲歌舞。詩人以明月為可對談、可相伴的朋友,儘管月不解飲、影徒隨身,然而詩人卻視明月為知已,表達超然物外的神思。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生來相聚,死而別離。
李白在《擬古十二首 其九》中寫到,「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人生就像一場旅行,生命的終結不過是新的開始,在天地之間有的人來有的去,不過是一場輪迴而已。詩人借明月抒懷,揭示出生命永恆的大道真義:「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從《靜夜思》到《把酒問月》,至《月下獨酌》,詩人從遠望、問月,到與月相舞,展現了精神境界的昇華過程。
——轉自《明慧之窗 》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