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陸新聞

高科技人才頻遭中共挖角 台擬設經濟間諜法

【大紀元2022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林岑心採訪報導)中共近年來招募台灣高科技人才事件頻傳,手段越來越迂迴,引發外界關注。專家建議,台灣應加快《經濟間諜法》立法進度,才能有效堵上漏洞。

中資繞道境外 迂迴來台招募人才

綜合台媒報導,中國企業、合肥聯睿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設籍台灣的呂姓男子,在台灣新竹成立藍芯微電子公司,以迂迴方式,從薩摩亞紙上公司匯款新台幣兩億元(約700萬美元)到台灣,作為招募芯片設計、高科技人才的基金,替大陸企業從事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計等研發工作。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合肥聯睿微電子公司於2015年創立,法定代表人為李虹宇,由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華米科技」、華穎基金參與投資;在台灣設立的藍芯微電子公司,負責人呂逸群,在大陸企業網站「天眼查」上查詢的結果顯示,呂為合肥聯睿微電子的董事。

台灣新竹地方檢查署指出,該公司通過境外匯款,在台灣人力資源網站上招募芯片設計人才,並私設研發中心,恐導致營業祕密外洩。台灣調查局13日搜索、約談16人,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諭呂以20萬元交保。

2021年11月,中共組織「清華海峽研究院」在台灣清華大學設立分支機構「新竹辦公室」,引發輿論重視,擔心中共藉「兩岸教育交流」名義,滲透台灣校園,招募科技人才、竊取技術。

2021年3月,大陸一間跨足AI產業的半導體公司,未經許可在台灣設立子公司,以疫情為由,不需台灣工程師赴大陸,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為大陸母公司工作。三年內用高薪挖走200名高級工程師,其中不乏多家上市高科技公司的人才。

2019年12月,正值北京推行「2025中國製造」,《日經亞洲評論》披露,中國半導體公司以3倍高薪,挖走台灣3000名高級工程師與高階主管赴陸工作。

中共數字極權對自由世界構成威脅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1月17日告訴大紀元,過去台灣科技界認為「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在商言商」,但是這套邏輯並不適用於與陸企往來,因為他們的背後是中共的威權體制。

蘇紫雲說,「中共《情報法》第十二條規定,所有的個人、企業、組織都要配合中共政府的情報需求,所以任何的一個高科技公司,它最重要的資料庫或是雲裝置,都會受到中共政府的要求,把所有個資提供給中共。」

此外,隨著中共《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上路,外國公司在華經商面臨的法律挑戰越來越大,包括領英、雅虎等科技公司選擇退出中國;川普政府開始呼籲世界各國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抵制華為,以保障資訊安全。

中共運用科技、大數據強化其威權統治,對個人、企業、對世界造成危害,引起廣泛的重視。在此情勢下,蘇紫雲認為,台灣檢調單位加強查緝中共對台灣高科技人才的挖角、滲透,「非常正確且必要!」

他解釋說,台灣在芯片產業雖具有製程優勢,但設備主要來自於美商,電子化學材料來自日商,「台灣防範人才挖角、滲透,把管理做好,才能進一步與美國、日本深化合作,取得主要合作國家的信任。」

美國斷芯 中共造芯運動恐打水漂

在中美科技戰、出口管制的「斷芯」壓力下,中共在國內掀起一場大躍進式的造芯運動。

蘇紫雲認為,中共無論從芯片設計、人才、製程設備三方面都面臨「卡關」,「除了投入金錢之外,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有可能在設備上有所突破,否則的話,它的一切投資大概會打水漂。」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分析認為,高科技領域是一個生態群落,中共貌似在人工智能等科技方面很先進,「但其所掌握的只是皮毛,技術所仰賴的大量先進設備,掌握在西方手裡,中共本身造不出來。」

他表示,隨著美中科技戰未見和緩,中共擬向東南亞、外企遷移的群聚地布局,並且加強向台灣方面滲透,「如果不能進口,可能通過在台灣買或繼續用偷的,只不過做得更巧妙、更隱蔽一些。」

但是,中共加大力度對台灣進行科技滲透,恐怕最後也得不到好處,王軍濤說,「中共對於西方自由民主國家、企業的滲透中,對台灣的滲透是最不成功的。以這次疫情為例,做得最好的就是台灣,其成功來自於對中共有足夠的警惕性。」

拆解中資滲透四招 台灣擬修法因應

針對大陸頻頻的挖角現象,台灣法務部總結了四種中資常見的經濟間諜手法:以台灣公司的名義聘用人才,私下把前東家的營業機密外洩給中資企業;或在台設立個人工作室,不登記公司,規避查緝;到日、美等國設立公司,再來台成立分公司,迂迴規避中資審查;四是先到港、澳開公司,再來台成立辦事處,淡化中資色彩。

為此,法務部研擬提出《國家安全法修正案》,增設「經濟間諜罪」,規定替外國、中國、港澳、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所實質控制的組織進行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祕密行為者,最重可處十二年徒刑,得併科五百萬元至一億元罰金。

蘇紫雲表示,台灣參考美國、日本的做法,研擬強化《經濟間諜罪》立法。此法設立後,對於企業家來說,國家安全不再是一個抽象概念,國家安全也包括企業安全、產業競爭安全,「有效防止中共的科技滲透、盜取,才有辦法維持台灣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