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韻流芳】歐陽修《玉樓春》大丈夫的風骨氣魄

font print 人氣: 13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公元1057年,是北宋的一個科舉年份。這一屆中舉的進士們可是不得了,出了許多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兩兄弟和曾鞏,理學大家張載和程顥、程頤兩兄弟,還有取得熙河大捷的文人將帥王韶。

這張榜單群星閃耀,號稱千年科舉第一龍虎榜。這些明星們,在文學、思想、軍事等多方面做出傑出貢獻,將北宋的繁榮文化推向頂峰。當然,這要感謝他們的伯樂、也就是當年的主考官慧眼識英才啦,他就是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歐陽修。

這歐陽修啊,有個號叫「醉翁」,大家熟知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他的手筆。既然是醉翁,歐陽修和酒的故事不會只有一個,比如他在筵席上,藉著酒意,還能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呢。

那是一場話別的酒席。他舉起酒杯,想要訴說歸期,但還沒說出口,面前的佳人已經垂淚低咽;他請佳人不要再唱新歌,因為僅僅一支舊曲,已經讓他肝腸寸斷。歐陽修由此聯想到,人在離別時,所見所聞之物似乎都沾染上離愁別恨的情感。但實際上,這都是人一廂情願的痴情罷了,和那風月又有什麼聯繫呢?

於是,這位大文豪揮筆創作一首《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古韻流芳】節目組製作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
訂閱古韻流芳telegram群組:

責任編輯:李維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咱們中華的傳統文化,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說起,到三皇五帝創建文明,再到後來,有道家、佛家修煉文化的弘揚,幾千年來,可以說我們在天地神明的護佑下,演繹出了輝煌璀璨的文明。因而,傳統文化也叫作神傳文化。秉性善良的古人,敬天地、拜神佛,保持著高尚純樸的道德修養;而歷史上信佛尋道的修煉人,也同樣是層出不窮,他們共同奠定了中華博大精深的修煉文化。
  • 在唐朝有這麼一批文士,他們深入苦寒的邊疆地區,在驚歎大漠異域風光的同時,也接受嚴酷的生活考驗,在激烈的戰事中不斷成長。流露在他們筆下的,就是唐詩中最特別的類別之一——陽剛雄渾的邊塞詩。這一首詩,就是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李商隱在《錦瑟》中表達了什麼情懷呢?是悼念亡妻,還是感時傷世,還是對國家政事的憂慮?或許這些感悟都包含在詩中。詩人正是想告訴大家:無論是兒女情長還是仕途功名,人生的際遇都是相似的,當你回顧它們的時候,既美好又遙遠,連同自己的青春都將消逝在回不去的時光裡。古人說,詩無達詁。正因為這首詩解讀的多樣性,每個人都能在詩中找到自己的回憶,這也就是《錦瑟》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 公元826年,在劉禹錫五十多歲的時候,他結束了長達二十三年的貶官生涯。在一次宴會上,劉禹錫對好友傾吐了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他說,自己在偏遠的巴山楚水謫居多年,感覺自己像被世界拋棄一樣。他的心情是悲涼的嗎?當然不是,他認為自己就像是沉船,旁邊卻有千帆行駛的忙碌風景;也像是病樹,周圍卻有萬木爭春的繁榮景象。而今天他又能和好友敘舊賦詩,不也是一樁令人精神大振的樂事嗎?
  • 盛唐過後,雄渾昂揚的詩歌氣象有所減弱,一批崇尚清新奇僻詩風的詩人出現了,「詩僧」賈島就是這類詩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題李凝幽居》。
  • 白居易不僅是一位有責任感的詩人,也是盡忠職守的官員。他主要生活在唐憲宗時代,憲宗是盛唐之後很有作為的皇帝,曾大力征討藩鎮,讓唐朝再次出現統一的中興局面,史稱「元和中興」。白居易一生中,既有《觀刈麥》這樣的諷喻詩,也有《琵琶行》這樣的抒情敘事詩。
  • 賀知章年輕時就以詩文揚名,是少數仕途順遂的大詩人,但是到了老年,他突然決定辭官回鄉。賀知章傳世的詩歌不多,但是他的代表作,幾乎是人人都能背誦的經典,比如寫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詠柳》,還有就是他晚年所作的兩首《回鄉偶書》
  • 無論從政治還是文學方面,張九齡都可稱得上是「嶺南第一人」了。他去世後,安史之亂也很快爆發了,他成了盛唐最後一位名相,被人追憶;而他筆下的明月光,也定格成盛唐別具一格的壯美畫面,被後人永遠銘記。
  • 一年一度七夕節,牛郎織女來相會。古時候,七夕又叫乞巧節,是女子們祈求提高女紅技藝的節日。或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太感人了,很多文人喜歡在詩詞中感​​嘆他們的悲歡離合。今天的人們,更是把七夕過成了「情人節」。
  • 北宋是一個文化繁榮、文人輩出的黃金時代。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詞就是宋朝藝術成就最高的文學體裁。剛才我們提到的這位文人,他就是堪稱北宋第一才子的蘇軾「蘇東坡」,而他關於晴雨的獨到見解,正是出自他最知名的詞作之一《定風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