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馨香雅句】君臣之——道義相和

作者:雅蘭

清 冷枚《養正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85
【字號】    
   標籤: tags:

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嘈雜與煩惱,雅蘭和您一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內容將分為三季:第一季「人與自然之和」(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至「中國園林」),第二季「人與人之和」(從「人生短暫 選擇簡單」至今),第三季「人與心之和」。

上期我們講到岳飛的精忠,很多人會問,是不是精忠就是對國君言聽計從呢,如果國君有過錯,我又該如何做呢?

《說文解字》中說,「盡心曰忠」,忠並不僅僅是對國君,還表現在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對國家,對百姓,是否盡心盡力,之前我們和大家分享過,中國傳統文化裡邊的天命觀,無論君臣都是以天道為準,君臣之間以道義相和。

當看到國君有過錯,背離天道的時候,忠臣會去勸諫,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勸諫的賢臣,比如史魚、范仲淹、魏徵等等,只是君主的反應會不同,賢明的君主,會虛心納諫,比如唐太宗對魏徵,他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舊唐書.魏徵傳》)。唐太宗和魏徵君臣同心,開啟了貞觀之治。

遇到不聖明的君主,就比較麻煩,比如晚年的商紂王,沉迷於酒肉,殘暴墮落,為了讓紂王回心轉意,比干不停勸諫,最終卻被摘心而死。有人說比干勇氣可嘉,為了歸正君王不惜以死相勸,但有時天命難違,當一個人已經勸諫不了的時候,作為臣除了苦苦相勸、玉石俱焚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其實和比干同時存在的還有另外兩人,他們和比干一起被稱為「商末三賢」,這三人雖然同是勸諫商紂王,結局卻並不相同,這另外兩人是誰呢?一個是微子,一個是箕子。微子是商紂王的哥哥,看到商紂王沉迷於酒色,微子曾第一個勸諫,卻沒有效果,於是他就帶著祭祀的禮器逃往別處。

另外一個人箕子,他是商紂王的叔叔,也曾勸諫商紂王,也是無效,但是他說,如果我逃到別處,別人都會知道國君昏庸,我不想讓他的惡名張揚於天下。但是商朝眾人渾濁,他一人清明,在國內待不下去,於是他只好裝瘋賣傻,後來被商紂王關進牢籠。

其實在商朝皇帝逐漸沒落的時候,另外一個國家卻在逐漸強大,那就是周國。周國的國君都很賢明,如周王季和周文王,他們勵精圖治,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商紂王的殘暴讓百姓民不聊生,於是很多臣民紛紛歸順周國,當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經歸順周國了。文王死後,武王繼位,而商紂王日益殘暴,於是周武王就伐商滅紂,微子知道後,知道周國的國君是賢明之人,武王上承天命,下順民心,自己的弟弟是德不配位,引來了朝代更替。於是微子按照禮制一手牽著羊,一手拿著矛向周武王表示臣服,武王把商朝舊都商丘一帶,封給他建立宋國,微子非常賢明,後來宋國曾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周武王滅商之後,知道有個大臣箕子賢德,便從牢籠裡請他出來,希望請他出來做官,但是箕子卻說我只是個亡国之臣罷了。周武王向他請教如何順應天命治理國家,箕子就把夏朝大禹傳下來的九條治國大法,傳給了周武王。這九條法則被後世君主作為治國的基本準則,他們這段對話被記錄在《尚書.洪範》中。後來武王看他不願出來做官,便封了朝鮮半島給他治理。箕子於是帶著商朝的文明去那裡耕種土地,教化百姓,箕子開創了朝鮮九百年的文明。朝鮮當地還曾有箕子墓、箕子祠來紀念他,學術界一直有種說法是箕子朝鲜,認為殷商箕子開創了朝鮮文明。

箕子、微子和比干三人都是規勸,但結局卻大不相同,他們都是忠於道的,希望國君能夠走上正確的道路。在忠道和忠君之間,中國文化裡認為道是高於君的,事君以道義為準,當君順應天道則去盡心輔佐,當君背離道,為臣有規勸的責任,但實在勸而不聽,也可以離去。當君倒行逆施的時候,臣子還言聽計從,豈不是在助紂為虐嗎?後世也有人說愛國就得愛君,其實這是捆綁了君臣,中國文化裡背離天道的國君,滅亡自有時日問題,為臣的從道不從君。

中國文化裡有個人叫屈原,他覺得社會黑暗,自己報國無路,於是感慨惆悵,甚至損害自身投了汨羅江。很多人也會這樣,其實大可不必。時局如何,很多時候不是個人的意志能左右的,無論為君還是為臣,只要順應天道,盡自己本分就可以了。

那麼中國文化中還有哪些安頓人心的智慧呢,我們下期和您接著分享。

點閱【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上期我們講到中國文化裡,君臣會尊重天命,各盡其責,那麼君臣之道具體該怎麼樣呢?
  • 上次我們講到對父母的養身與養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心裡有對父母的怨恨,這些怨恨來自各種各樣的原因,阻礙著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那麼傳統文化中又是如何處理這些難題呢?
  • 上幾期我們談到父母關係,在中國文化中,人們認為父母、夫妻、兄弟是三個最重要的家庭關係,那麼為什麼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會重要呢?
  • 上幾期我們談到家庭關係,當人走入社會的時候,就很需要另外一個關係,那就是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人在社會當中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那麼什麼樣的朋友最值得珍惜呢?
  • 上次我們說到朋友間最值得珍惜的,是精神上能夠相互交流、彼此支持的知己,那麼除此之外,朋友間最重要的便是義氣了。誰不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患難與共的朋友呢?
  • 上次我們說到朋友間的義,在關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演繹,今天我們來聊聊朋友間的信。古人說,人無信而不立,為什麼這個信如此重要呢?
  • 上次我們說到朋友間的信,然而生活中並非所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能夠做到講信重義,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受到來自朋友的傷害,而有些人的心結,甚至大到老死不相往來。
  • 生活中很多人的煩惱來自於上下級之間的相處,上級往往抱怨下屬為什麼不聽我的,下級往往覺得上級為什麼不理解我尊重我,雙方各有怨恨,輕則配合不力,重則不和而去,甚至引起官司紛爭。
  • 上期我們講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對臣以禮相待,臣就會對君報以忠誠。中國文化裡提到忠,大家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岳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