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嘈雜與煩惱,雅蘭和您一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內容將分為三季:第一季「人與自然之和」,第二季「人與人之和」,第三季「人與心之和」。
上次我們說到居天下之中者曰中國,中國的文化影響如此深遠,它其中承載了哪些深厚的智慧呢?
中國的文化根源於佛家、道家和儒家。像我們的先祖黃帝,他曾問道於廣成子,最終得道,道家文化講說真話辦真事,最終返本歸真。佛家文化相信人有因果輪迴,所以人要與人為善。儒家文化講寬容忍讓,如何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這些文化都以如何在這一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找尋到真我,從此離苦得樂為真正目的。認為人的生命是有生生世世輪迴的,所以並不看重這一世的得失榮辱。
因為有這些文化支撐,所以面對人生中很多煩惱、困境能夠看得淡、放得下。中國歷史上沒有心理諮詢師這種角色,而是通過中國的文化藝術,對人心起到調節,讓人的情志達到抒發,使人和自然宇宙相融通,從而樂而忘憂。
面對得失,會有「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1] 讓人豁達從容;面對困境,會有琴棋書畫詩舞花茶等藝術使人超脫,但是人還是會有煩惱,這些煩惱哪裡來呢?是因為人都有人心,表現為自私,貪婪,妒忌等等,當人心彰顯的時候,便會有爭搶和傷害,但人也有道心,表現為光明,善良,平和,忍讓,當道心彰顯的時候,人間便會有關愛和平。
那麼怎麼樣讓人心得以克制,讓道心得以彰顯呢?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在商朝末年,有個虞國和芮國的小諸侯國,兩國國土都很小,因為一塊田地起了爭執。爭了好幾年都爭執不下,有人說周國的國君姬昌(也就是日後的周文王)他非常仁義,不如你們找他去評論一下吧。兩位國君就到了周國,沒想到在這裡田野裡農夫相互讓地界,走路的人相互讓道,到了朝廷之後,官員們相互謙讓,有禮有節。兩人看後非常慚愧,我們相爭的正是人家相讓的。兩人回去後,都不再爭那塊土地,反而這塊田地成了閒田。這便是虞芮之爭的故事。
中國文化中從堯舜禹時就在探尋如何治理人心的方法,有十六個字,從堯傳給了舜,從舜傳給了禹,那便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2] 人心是很危險的,道心是很微茫的,惟有時時保持警醒專一精進,才能行走在中正的道德之中。
那麼人又怎樣不偏不倚地走在中正的道路上呢,在中國文化中表現形式之一是禮,讓人發於情,而止於禮。雖然人有人心,但是可以用禮來讓行為舉止合乎道德規範,讓人行走在「危」和「微」之間,從身修、家齊、國治到天下平,不斷彰顯光明的道心。相傳周朝推行禮治,讓周朝延續了800年,成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最長的一個朝代。周公「制禮作樂」禮樂文化影響了中國數千年,因此中國曾被稱為「禮義之邦」。
在中國文化中,從祭祀、軍事、國家典制、再到人倫秩序,婚喪嫁娶,建築、飲食,服飾,交際,都能看到禮的身影。「人有禮則安 無禮則危」[3]。在這種文化下,人們具體是如何使自身得到安頓的呢,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
參考資料: 1、《增廣賢文》 2、《尚書·大禹謨》3、《禮記》
點閱【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