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章翠英繪畫﹕《文姬歸漢圖》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www.tvsmo.com)
【大紀元9月24日訊】法輪功學員章翠英繪畫(//zhangcuiying.org/)/武漢仁解說

“蔡女昔造胡笳(jia)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唐李頎(qi)七言古詩《听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蔡琰(yan)(約公元177年-?年),字文姬,東漢陳留(今河南開封縣境)人。她是著名經學家蔡邕(yong)(公元132年-192年)的女儿。因有家學淵源,自幼又聰明好學,所以她學識淵博,會寫文章,精通音樂。如其生年准确,她可能十七、八歲就出了嫁,丈夫叫衛仲道。衛仲道早死,兩人沒有孩子,她十九歲就不幸成了寡婦。恰逢漢末董卓(公元?年-192年)之亂,她在娘家被亂兵搶走,“戎(rong)狄逼我兮為室家”,被迫嫁給第二位丈夫——南匈奴的單(chan)于左賢王。她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胡人寵我兮有二子”,單于很愛她,她為單于生了兩個“胡儿”。胡漢戰爭終于結束了,漢朝和匈奴兩國之間又進入了和平時期。“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在她三十一歲(公元208年)那年,曹操派使者以黃金玉璧將她贖回漢地。歸漢后,她又改嫁給第三位丈夫屯田都尉董祀(si)。又過八年,南匈奴單于帶兩個儿子來到漢地,文姬“母子重逢,歡欣團聚”,歷經滄桑的她還只有三十九歲。

下載高清晰度圖﹕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蔡文姬命運極其坎坷,一時她是博學能文的大家閨秀;一時她被當作財物(那個時代“婦女”和“金帛”都算財產)被亂兵搶走;一時成了南匈奴單于的王妃;一時被曹操派使節用黃金玉璧贖回。贖者,買也。文姬有《悲憤詩》一首,又傳《胡笳十八拍》也是她所作。

章翠英繪《文姬歸漢圖》是一組畫,這組畫由六幅畫組成:

第一幅(上圖):該組畫總題為“文姬歸漢圖”。“文姬去匈奴時,僅攜其父之遺稿數卷及瑤琴一張。”文姬沒有帶任何值錢的金銀財寶之類,她最珍惜的只是其父留下的文獻和藝術。

第二幅:“文姬在匈奴寢食不安,其《胡笳十八拍》有云:‘氈裘為裳兮骨肉震惊,羯(jie)羶(shan,同膻)為味兮枉遏(e)我情。’”作為漢族婦女,她非常不習慣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她在匈奴吃也吃不下,穿也穿不慣。

第三幅:“十二年后,漢丞相曹操遣使迎歸文姬。文姬別其幼子依依不舍,淚沾衣襟。”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通過“外交途徑”,派遣使者用黃金玉璧將“高級知識分子”文姬贖回漢地。她一方面“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另一方面“子母分离兮意難任”。究竟是“忠”于“圣君”,還是“慈”于“稚子”?“忠”、“慈”之間,勢難兩全。万般無奈,最后她只得忍痛揮淚拋別兩個幼小的“胡儿”。

第四幅:“文姬歸漢后不時思念其子,其辭曰:‘對萱(xuan)草兮懮難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這四句是《胡笳十八拍》中的詩句。被亂兵擄掠北去達十二年之久,喜得生還,她的“舊怨”剛剛得以平复,但与自己的親身骨肉——兩個年幼的“胡儿”又要“生离死別”了,故而又產生了“新怨”。對著萱草——忘懮草卻不能忘懮,歸漢后,她只能彈彈其父留下的“瑤琴”,來寄托一位漢族母親對兩個“胡儿”的思念。

第五幅:“文姬歸漢后,專心整理其父蔡邕之遺文、《漢書》,數年之后得四百余篇。”曹操為什么派遣使者以黃金玉璧將她贖回漢地?漢末戰亂之后,歷史文獻損失很大,為了使中國的歷史文獻不致失傳,曹操才不惜重金、派外交使節將其迎歸。《漢書》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公元32年-92年)所著,并非其父蔡邕所著。但可能是通過蔡邕父女整理、轉錄才得以流傳至今吧。

第六幅:“又越八年,南匈奴單于挈(qie)文姬兩子來漢,母子重逢,歡欣團聚。”和平時期,胡漢之間開始進行“三通”,終于有了正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又越八年”,即公元216年,南匈奴單于帶著文姬的兩個“胡儿”來到漢地。文姬本以為歸漢就是“生离死別”,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沒想到又能“母子重逢,歡欣團聚”,孩子也長高長大了,不由喜極而泣,真是恍如隔世啊!

章翠英繪《文姬歸漢圖》﹐用六幅畫描繪了蔡文姬從被擄掠离漢去匈奴,又從匈奴贖其歸漢,及其后母子團聚的這段戲劇般的歷史故事。這六幅畫按時間順序看來,就像連環畫一樣,故事具有連續性。該組畫最后落款是:“雁蕩山人采荇寫并記”。(//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穿著典雅﹐談吐朴實﹐神色純真﹑寧靜﹐然慧在其中﹐足跡四海的祣澳女畫家章翠英﹐于7月14日凌晨飛抵亞特蘭大辦畫展﹐給這裡善良的人民帶來自由和平的祈念與祝福。
  • “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明蘄州人(--今湖北省蘄春縣),字東璧。好讀書,尤好醫書。著《本草綱目》一書,歷時三十年,閱書八百余家,凡三易稿,始成。計五十二卷,今尚傳稱于世。又著《七經八脈》、《瀕湖脈》等書行世。為我國古代著名藥物學家。采荇并記。”
  • 7月17日晚﹐大紀元記者唐曉強採訪了傳奇女畫家章翠英。章女士旅居澳洲﹐幾年來堅持修煉法輪功﹐現四海為家在世界各地舉辦巡迴畫展﹐在亞特蘭大短期旅行中就住在朋友家中。
  • 一個如今還居住在中國的年邁的父親曾常常為他的女兒—– 一位僑居澳洲並卓有成效的中國傳統畫畫家﹐而深感驕傲。女兒雖遠隔重洋﹐但她筆下那淡山遠水中的亭臺樓榭﹐嫻靜端莊的古代仕女﹐栩栩如生的動物花草是他的衷愛﹐也是他深深的安慰。突然有一天﹐傳來他女兒被關監獄的消息﹐忠厚的老人怎麼也想象不出他那文靜而孝順的女兒有一天會成為一個犯人﹐這真如同一個晴天霹靂﹐然而更讓他痛苦的是﹐他根本沒有探望女兒的權力。於是痛苦的老人常常只能以淚洗面﹐心中呼喚着女兒的歸來。圖:芝加哥僑教中心觀看畫展的人們, 章翠英女士接受記者
  • 法輪大法信息中心8月2日報導﹐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英聯邦運動會于7月26日在英國曼城隆重開幕,英國各地的法輪功學員匯集曼城向來自72個英聯邦所屬國家和地區的眾多游人和當地居民展示了法輪功功法和自編的舞蹈。著名中國畫畫家章翠英個人世界巡回畫展亦吸引了眾多中國畫的愛好者与內行前來觀賞,以藝術形式再次弘揚法輪大法的美好。
  • 蕉葉滿紙,蒼翠欲滴,如傘、如蓋、如亭。芭蕉樹下,在山石邊一位先生閑适地坐在地上。他在干什么呢?在听蟋(xi)蟀(shuai)叫喚!蟋蟀,又叫促織,或蜻蛚(lie),一种小虫,善跳而好斗。有趣的是蟋蟀不是用嘴叫,而是用肚子叫,雄蟋蟀以兩翅在腹腔摩擦發聲,其聲尖而響。蛙、蟬、蟋蟀的鳴叫几乎組成了夏天奏鳴曲的主旋律。“哇,哇,哇”——蛙叫,“知了,知了,知了”——蟬叫,“住,住,住”——蟋蟀叫。錢君匋先生題詞:“采荇此作全脫乃師之淳風格,与大千極近似。若無之淳之教導,在先難獲此境。可見師承之重要也。丙寅維夏君匋八十一。”丙寅年是1986年。之淳,章翠英的老師沈子丞,號之淳。大千,即張大千(公元1899-1983年),四川內江人。原名正權,又名爰(yuan),或季爰,別號大千居士,其畫室名“大風堂”。曾赴敦煌臨摹壁畫,亦曾游學日美歐。在藝術上學貫中西,且于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無所不精,中年几乎可与中國古代畫家稱雄競胜,被歐美譽為“東方的畢加索”,是著名的變革派國畫藝術大師。
  • 馬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勤勞、善良、忠誠、耐苦。馬是六畜之一,也是十二生肖之一。牛是耕田犁地的,豬和羊是殺肉吃的,雞是生蛋和叫人起床的,狗是看門和打獵的,馬則是騎乘用的。在古代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戰爭中,馬還是騎兵必不可少的助手和戰友。馬有蒙古馬和西洋馬,蒙古馬矮小而吃苦耐勞,而西洋馬即所謂高頭大馬,體健速快,更适合畫家在藝術上表現。
  • 也許您是一位庄重的紳士,也許您是一位溫婉的淑女,但是當我們來到大自然中,來到媽媽的怀抱,我們高興得“忘乎所以”,我們喜歡到“得意忘形”,我們一下子就都變成了一個個頑皮的孩子:我們想在草坪上打滾;我們想脫了衣服在水中游泳;我們想在山上呼喊;我們想喝那清亮的山泉;我們想摘那樹上的野果……。這時,您的“童心”出來了;這時,您的“天真的本性”出來了。那條“狗舌頭”(——領帶),你就見鬼去吧!那雙“豬蹄子”(——高跟鞋),你就見鬼去吧!
  • 據蘋果日報8月23日報道﹐原擬於今日在大會堂舉行個人畫展的華裔澳洲籍畫家、法輪功成員章翠英,昨日在香港機場入境時突遭入境處拒絕入境,並隨即於晚上七時被遣返澳洲。章翠英在機場禁區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強調,今次訪港只是想弘揚中國藝術文化,與政治及宣傳法輪功完全無關,她相信今次因為法輪功背景而遭拒絕入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