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知白守黑:歷史的憂慮

知白守黑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7日訊】有時候反觀歷史,無端的會有一些同感。歷史會給人帶來各種各樣的感覺,——蒼涼的,如繁華的城市變成廢墟,像鮑照寫的《蕪城賦》,我忘記它是寫哪座城市了,總之將歌吹沸天的城市變成黃沙漫天的荒城,對比非常強烈,讓人生出無端的感慨。——悲愴的、如寫史可法在清軍攻破揚州的時候要求部下處決自己,以免自己被敵人生擒活捉。而部下始終不忍,史可法最終還是被敵人逮捕而壯烈犧牲,見全祖望的《梅花嶺記》(已經進入中學課本)——憂慮的。如孔子見衛靈公後,說了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不知孔子在說這句話時是甚麼心情,我想這不會僅僅是個感嘆,還有某種程度的憂慮。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還有對於魯國內部的政治鬥爭,論語都有體現憂慮的記載。到了清初的時候,顧炎武對當時的學風也表示了不滿,實際上更多的表示一種憂慮。他的《與友人論學書》描述了當時士人的行止,津津於心性之談,學風空疏,因而反覆講到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反覆提到廉恥,文句間體現的刻骨銘心和對歷史的深度憂慮,令人難忘。到了近代的魯迅,就更鮮明地體現這一點:他的《熱風》裡明明提到:我現在有大恐懼,這是一種漢民族在優勝劣汰生存競爭中可能被淘汰的憂慮和恐懼。他的《墳》後記裡分明體現出一種憂傷,他的《野草》裡的《過客》分明暗示出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

在歷史中人們常常付出了過高的代價。正義被邪惡所壓倒,和平被戰爭所破壞,亡國之痛,遭敵人的追捕,滿目蒼痍。例如元朝元遺山寫的「慘淡龍蛇日鬥爭,干戈直欲盡生靈。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就非常慘烈。這段描寫大約要污現代人的耳目,按照魯迅《憶韋素園君》的意思。然而這是歷史的真實。因為不總是和風煦日。唐朝安史之亂一過,你看詩歌的風氣急轉直下,杜甫的《曲江》詩,到現在讀來還有一種沉痛之音。劉禹錫則將全部的憂思和感慨全都傾瀉到他的那首著名的「山圍故國週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中去了。我不知有多少中唐詩歌是抒發興亡感慨的,真是難以勝數了。

這種憂慮有時是一種美。婉轉而憂傷。雖然近乎一種柔弱的氣質,卻蘊含難以名狀的美。它缺少慮,但含有憂。沒有憂,我難以想像朱自清會將《荷塘月色》寫得那麼美。沒有憂,我難以想像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釣台的春晝》會成為散文的名篇。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但我看來,他的婉約詞在表現憂傷的時候實際上非常美,且不說那首有名的《水調歌頭-中秋》,就是下面這首也寫的極其淒美:「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我相信,很多好的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在憂傷和淡淡的憂慮下完成的。委婉,淒閑而意味幽長。實際上,一些學術作品何嚐不是如此。我曾經愛讀的《談藝錄》前言就寫到「雖賞析之作也,實憂患之書也。」順便提一句:《圍城》也寫到「這兩年憂世傷身……」舉例到此,想必對憂傷的美學認識已經有一些了吧。

實際上很多作者並不是對自己的憂慮。例如屈原。他在那時是三閭大夫,雖然遭到放逐,實際上對自己並不是憂慮,而是對楚國的前途感到擔心。他的《九歌》、《離騷》很多地方都在表現著這一點。至於那位「何時倩紅袖,搵英雄淚」的辛棄疾,「位卑未感忘憂國」的陸放翁,更是看到南宋在對遼金的作戰中節節失利。大片國土淪喪,而南宋王朝又苟且偷安的局面時表示的對國家的一種憂慮。也許有人認為現在還提「憂國」是不是有點過時了,或者有的人對陸游的憂國感到很不好理解。其實放到更廣闊的背景中看,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我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去考證,但是如果一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比較密切時,他會很在乎社會、國家的這種局面的。因為國家或社會局面的變化對於他個人可能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對社會的憂慮即在情理之中。並且這種不好局面按照詩人本意是可以得到扭轉的,然而偏偏因為詩人沒有被重用而局面沒有得到扭轉。本來可有一番作為,卻因為外界的因素無所作為,能不憂慮嗎?本來楚國可以得到強盛,卻偏偏因為楚王昏庸,屈原能不感到憂慮和悲傷麼?看到楚王受到秦國欺騙,到邊界談判時遭秦國扣壓而不能返,屈大夫此時會是甚麼心情呢?也許憂傷的心情真是難以忍受了。還記得以前自己曾作小詩:「屈子忠廟堂,佞臣處王旁。可憐歌舞樂,魂灑汨羅江。」王靜庵先生之投昆明湖,大約也可作如是觀吧。

因此這種憂慮實際上是個人處境的一種矛盾。本來因為個人的先見可以避免未來不好的結局,而當局人卻對善意的意見置之不理。結果憂慮轉變成悲劇。

而所謂先見,很多情況下指的是對道德的敏感,以及對當事人道德上的忠告。道德在中國文化眾多範疇中,實際上處於一個最高的位置,沒有哪個文化因素可以撼動道德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因此古代那麼多寫古文的人中,只有唐宋八大家被真正推崇流傳開來,這不僅是因為其文章寫的好,更重要的是韓愈、柳宗元的德行在文章中,在人心目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同理,古代詩人裡面,李白杜甫佔據著詩歌的最高峰,而以杜甫為更多的被人推崇,其詩更多的被註解,這其中道德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道德因素在對詩人評價中絕不比藝術因素占的成分少。道德是否接近完善是詩人能否進入一流詩人行列的必要條件。孔孟之所以在中國文化史上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也是與其人格魅力分不開的。人們與其欣賞他們的政見,不如說是欣賞他們的人格魅力。

不顧道德因素而導致亡國或失敗的例子太多了,我相信二十四史中幾乎每部歷史都是俯首便是。如《史記》稱商鞅的「以刻恩少薄亡其軀」,稱平原君的「利令智昏」,春申君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因此勝利和成功總是伴隨著道德上的勝利,失敗也總是伴有道德上的失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第七卷 第四冊 荒淫無道—政治聯姻「婊子陳」 迷戀權勢,貪圖金錢,放蕩生活,心狠手辣的政治手段,使他們成為知己……
  • 一百多年前人類社會被插入了一個共產黨宗教,由此帶來了全新的共產黨文化,以及完全反宇宙,反傳統,反人性的共產黨思想觀念,並造成了所有被共產黨統治的地方,原有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也變成符合共產黨思想標準的狀態。
  • 有人說江賊民死亡了,一定是死在一個節日裡,意思是死了國人高興,所以不管哪一天死都會成為讓人興奮的節日。這當然只是調侃。如江賊這樣大奸大蠢之徒,它的死亡絕不可能成為節日。
  • 自從大紀元《九評共產黨》橫空出世以來,引發了浩浩蕩蕩的退黨、退團、退隊的三退大潮,至今已經7個年頭過去了,三退人數已經逼近一億,大陸民眾13人中就有一個告別中共,獲得新生。下面是無數退黨故事中的小小插曲。
  • 中華文明五千年立於不敗之地、笑傲世界萬國之林,君子們對於「禮」的執著功不可沒,緊隨其後的「樂」也處於一個極其崇高的地位,遠遠超出現代社會中音樂的作用...
  • 美國和世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的最大衰退之後,復甦猶猶豫豫,就業則畏縮不前。美國的失業率,目前是從1948年以來保持在高水準上持續最久的時期,在朝和在野的政治家們都憂心不已,因為失業如果越持久,那些失去工作的熟練技術工人就越有可能失去他們的技能,而造成整個國家生產力的流失。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從幾乎接近於零的利率,到各種刺激方案,美國政府可以說是江郎才盡、黔驢技窮了。經濟專家們也認為,目前世界出現的情況和危機,是人類社會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人們目前都在黑暗中不斷的摸索。
  • 近期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群體性事件,此起彼伏,由城管及官員們導致的各種層出不窮的群體性事件都說明了中國社會已經面臨的社會危機達到了沸點。中共腐敗集團官員們前赴後繼的狂貪,官員們利用手中無限的權力欺壓百姓,違法亂紀,導致老百姓在生活中步履維艱,甚至被逼得走投無路。從而使得民眾對中共官員積怨太深,對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產生了極大的懷疑。而一些官員在解決老百姓所遭受的司法不公及問題時,故意激化矛盾也是導致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
  • 在過去的幾週,媒體和網站上突然集中出現好幾起關於老人跌倒以後該不該把他扶起來的爭議案例。正在媒體網絡熱議的當口上,衛生部又頒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使得這個話題就討論得更熱烈。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1991年9月26日,美國啟用「生物圈2號」實驗室。
  • 清朝道光年間,鴉片在中國氾濫成災,令當時中國淪為「銀荒兵弱」境地。1838年9月20日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奏陳嚴禁吸食鴉片,他曾三次上書道光皇帝,力陳鴉片的毒害,「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之後,中原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