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4日訊】“你們誰彈過鋼琴?”
華裔大學生的手全部舉了起來。
“有誰堅持下來了?”
一半的手放了下來。
“有誰是自己真正喜歡彈的?”
又有一半的手落了下來。
“那你們還要學干它什么?”
“還不是為了讓父母高興。
當問到他們學習中文的態度時,場景也是同樣的狀況。這類的問答和調查,是美國賓尼佛尼亞大學任教近六年的張劍萍老師對身邊華裔學生正在進行的,由于她本人在美國學習期間對比較文化非常感興趣,加之本人又在從事著教育事業,她始終關心著學生的成長歷程,然而,最讓她感到不解的是,在這樣美國頂尖大學里的華裔學生,從各個方面來說,應該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比起同代的美國學生,為什么他們中間許多人都不快活?
“沒有啦,我不是抱怨,當時我爸媽都是為了我好!”
“我爸媽為了我能上個好大學,一直都逼我做這,逼我做那,我現在做到的,挺讓他們自豪的。”“我看到父母生活這么艱辛,但是,為了我,付出很多,我一定要報答他們。”
這些華裔大學生對待父母的感情,与美國大學生的態度不一樣,美國學生認為:“我离開了家,未來的路就是我自己要走的了,父母是父母,我將是我自己。”而華裔子女感激的言語中,充滿了矛盾和困惑。一方面,他們不喜歡父母對他們的管教,另一方面感謝父母為他們的付出,因為不要讓或者怕父母失望,所以,他們要繼續如何如何來做。”听著張劍萍老師這樣說,我為孩子們感到疲憊,她說:“你能想到這些孩子的心病嗎?他們的內疚和負罪感極其沉重。”什么?怎么會是這樣?
不信,來看看周圍,哪位華裔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要上名校?哪個華裔的子女不是在父母規划的格式中長大?父母教導孩子必須這樣或者那樣,原因是別人都這樣,或者那樣,而這些別人,多是指生活在一起的華裔圈子。然而,無論華裔子女做得怎么优秀,有些父母還是永遠不滿足,永遠覺得他還要更上一層樓。這樣帶了的后果,就是孩子內心永遠的不踏實。
華裔父母一起也會交流,他們不解的是:“過去我們沒有條件學這,學那,現在給孩子創造了這么多條件,為何孩子不懂珍惜?”可是父母本人沒有想到,他們許多自己都沒有名校畢業,為何自己的孩子就必須上名校呢?既然現在有條件了,他們自己也可以去學習鋼琴,為何偏偏自己可以用“手已僵硬”,作為借口?
另外,美國父母對孩子的選擇和成長,基本是以“隨其自然”的方式,讓孩子自己發現和抉擇,即使父親本人是大學校長,如果孩子自己不要上大學,盡管父母也許會非常失望,多半的美國父母都會尊重孩子的意見,更不要說是否一定要進所謂名牌大學,即使有一天孩子進了名牌大學,發現不适應或者不喜歡,孩子要轉學到其他學府去,也不是問題。
而我們華裔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除了管得嚴格外,就是長期以來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記住,我們這樣做,還不都是為了你!”“你怎么這么不爭气,丟死我們的臉了。”“我們小的時候,哪有你現在的條件,現在我們這樣省吃儉用,還不是……”總之,父母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你,如果你不行,怎么得了?這樣的事實,真的解釋了劍萍老師講的“這些孩子的內疚和負罪感非常沉重。”我想,這种內疚与負罪感在我們文化中,實際上,就是這樣被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确确實實,中國父母為了孩子,特別是在教育上,付出得很多,很多,但是,這樣付出的同時,也讓孩子很小就承擔了一個使命,未來你要償還報恩回去的也很多。欠与還的節拍如果不相吻合,帶之來的就是無盡的虧欠和失控。換言之,中國父母的不知足,不平衡,不感激,造成他們本身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是享受,而是包袱,想想,如果沒有快活洒脫的父母,怎么可能培養出快活洒脫的子女?
美國有座最著名的政治外交家搖籃-喬治城大學,華裔的學生寥寥無几,不僅是門檻難敲,更重要的是,吃政治飯,誰能保證飯碗?正在喬治城大學上學的有位名叫耿博的華裔學生,盡管他的化學數學都在美國州競賽獲得前茅,但是,耿博沒有走穩定的科學之路,而是抉擇了一條与華裔家庭截然不同,競爭劇烈的政治外交家的路。我問他當時的選擇遇到過什么阻力,他非常明确地對我說:“我的成長路上,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讓父母不失望,而是要讓我自己不失望。”耿博心中洋溢出的自信和幸福感,在他的言行話語中表現得淋漓至盡。
選自《陳屹視線》專欄系列(//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