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古絲綢之路重鎮敦煌二千多年前山青水秀
(//tvsmo.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中新社蘭州五月十三日電)古絲綢之路咽喉重鎮——敦煌,在二千一百年前,局部地區有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綠色植被。此間考古專家對敦煌懸泉漢簡分析研究后于日前提出這一結論。
敦煌以其藝術寶庫、兩關遺存享譽中外,雅丹地貌、名山神泉久負盛名,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人士前往參觀、旅游,但其現代自然景觀給人們的印象是“大漠風光”。
而從懸泉漢簡上看,敦煌漢代時期自然生態比現在要好許多。甘肅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何雙全今天向本社記者介紹說,他們在對目前發現漢簡數量最大的遺址——漢代懸泉遺址進行全面清理發掘的過程中,出土漢簡三万五千余枚,簡牘以木質為主,竹質很少。木材初步鑒定有油松、紅松、胡楊、紅柳等,材質的使用与文書的性質、內容、級別有密切關系,油松、紅松質細不易變形,多用于級別較高的官府文書、詔書、律令、重要簿籍的書寫;胡楊、紅柳質粗易變形,多用于一般文件的抄寫。
据漢簡記載,這些木材中松木均來源于外地,胡楊、紅柳則產于當地。何雙全認為,如此之大的使用量,說明當地大量存在胡楊和紅柳。
其次,從“懸泉”這個地名來看,也就是因為這個地方水源丰富,有泉水冒出來形成了一個自然的小河流,所以稱“懸泉”。
此外,郵驛性質的懸泉置有大量馬匹,漢簡記載“每天都有人員出外割草、運水”,也可以證明當地水源充足、水草茂盛。由此可見,當時的敦煌郡(今敦煌市至安西縣)境內應是綠色滿目,一派秀美風光。
敦煌發現兩千年前人類食用農作物
(新華网蘭州5月14日電)記者日前從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的研究近日又有新發現,經專家考證認定,從這里出土的多种農作物种子与遺核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的食物。專家稱,這些農作物种子保存情況非常完好,經培育很有可能再次生長發育。
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与安西縣之間的交界處,為兩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漢、晉、清三個時代的烽燧遺址。1987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該遺址,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其進行了全面清理和發掘,弄清了遺址的性質与作用,并獲得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有簡牘、信箋、動植物遺骸等。不久前專家考證認定,兩千多年前,這里曾是中國的“郵局”,擔負著傳遞郵件、傳達命令、接待賓客等服務、行政任務。除政府官員外,這里還住有軍、民兩大系人員。近日,在對遺址整體和有關文物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雙全為首的課題組對這里發掘出的多种農作物有了具體認識,專家指出,這些農作物不是現代的普通農作物,而是產于兩千年前供當時人們食用的糧食、蔬菜和水果。
据何雙全介紹,此次發掘出的農作物多屬于西漢時期,其中糧食有大麥、小麥、粟、糜、豆等,蔬菜籽有苜蓿籽、韭菜籽和大蒜等,水果核則有核桃、胡桃和杏核。考古工作者在和這些農作物一同出土的漢簡上發現,這些農作物确為當時人們所生產,而且這些農作物的名稱与現在的叫法基本一致。除此之外,漢簡上還記錄了官府對這些農作物的管理和食用情況。
何雙全告訴記者,由于敦煌地區的自然環境歷來都十分干燥,因此,此次出土的多种農作物保存情況之完好可謂惊人,大部分糧食种子在失去水分后形態仍然十分完好。它們不但為植物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資料和物證,還很有可能通過特殊技術重新發育生長,使現代人了解兩千年來多种農作物的演變和發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