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章翠英繪畫畫解》---章翠英畫作總論

3. 章翠英:中國畫是神傳給人的藝術

武漢仁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3日訊】“中國畫与世界上任何一种畫的區別是,他是一個內涵很深的藝術,是一种注重筆墨傳統、詩詞韻味、神態寫意、似虛非虛的特殊藝術。”(章翠英《我的藝術之路》)“中國畫是神傳給人的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不止是几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更遙遠的歷史,就象中國的气功一樣淵源很深。”(章翠英《我的藝術之路》)章翠英認為國畫是神傳授給人的可能不無道理。師父說:“人的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法輪佛法精進要旨(二)隨意所用》)現代人的文化藝術是古人傳下來的,古人的文化藝術是上一個歷史時期的古人傳下來的,也就是所謂“史前文化”,或“史前文明”。那么最上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藝術是誰傳的呢?神傳的!正如气功(——更确切地說,是修煉)是史前文化,還有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都是史前文化,誰傳的?都是神傳的!當然,我們不能把印象派、現代派、抽象派的繪畫藝術也包括在內。那是變异社會的變异的藝術,是魔性的藝術,而不是神傳給人的文化和藝術。

“我的几位導師都活了八、九十歲。中國畫的很多理和气功很相似。在運筆時要求緩、慢、圓。更重要的是做人,要求畫如其人,每一筆都帶有畫家的信息,所以對心性有很高的要求。”(章翠英《我的藝術之路》)她的導師們遠比普通人長壽。為什么大書畫家、大音樂指揮都特別長壽呢?就是他們有意或無意地把藝術和修煉結合起來了,他們在從事藝術活動時常常進入气功態。“世間人都迷,執著名与利,古人誠而善,心靜福壽齊。”(《洪吟放下執著》)“……而當夜闌(lan)人靜揮毫染翰(han)時,一种難以形容的恬靜幽适之趣便油然而生。”(章翠英《苦戀丹青心中甜》)這實際上就是進入气功態了。“我今年四十歲了,很多人說我只有二十五歲,為什么?就是因為煉法輪功。”(章翠英)“我們法輪大法學員修煉一段時間以后,從表面上看改觀很大,皮膚變得細嫩,白里透紅,年歲很大的人都會出現皺紋減少,甚至很少很少的,這是一個普遍現象。……而且老年婦女還會來例假,……這也是一個普遍現象。……男子也是,老年的、青年的都會感到一身輕。”(《轉法輪》第35頁)“性命雙修的功法,從外觀上給人感覺很年輕,看上去這個人和實際年齡相差很大。”(《轉法輪》第171頁)

“我作畫前往往喜歡吟讀一些舊詩詞,這是從沈老那儿學得的習慣。我喜歡從舊詩詞中尋覓情思,更喜歡通過畫筆來抒寫情思。”(章翠英《苦戀丹青心中甜》)

章翠英的繪畫有下述特點:

首先,是清純的國畫風格。

近百年來,隨著交通的便利,通訊的發展,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中國近代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現代又有人主張“中西結合,洋為中用”。流風所及,影響了現代中國的建筑、醫學、文藝、文學、繪畫、文字等。如建筑藝術方面有“穿西裝戴瓜皮帽”的“北京十大建筑”;醫學方面有“西學中”的醫生,也有“中學西”的醫生;文藝方面有中國芭蕾舞、中國交響樂等;文學方面有意識流等;繪畫方面有主張全盤西化的,有主張中西結合的;文字方面有為了計算机想把中文取消的(——幸好這個中文編碼問題后來解決了)等等。我不想評价不中不西、非驢非馬、不倫不類、甚至于想全部西化的建筑、醫學、文藝、文學、繪畫、文字等,我只想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在這樣的社會气氛下,章翠英謹遵師法,堅持傳統,不赶時髦,“抱殘守缺”,保持了清純的國畫風格,保持了地道的中國水墨畫風格也很不容易。

“……美術作品里邊,誰知道是真的藝術還是搞什么東西,我們中國古老民族藝術當中沒有這些東西。而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傳統不是誰發明、誰創造出來的。我講史前文化時談到了,一切東西都有它的根源。”(《轉法輪》第310頁)中華民族藝術的根源何在?神傳的!

第二,以“真、善、忍”作為藝術的指導思想。在得法之前,章翠英并不知道“真、善、忍”是最根本的佛法,是宇宙最高特性,但沈老等導師諄諄教導她“做人是最重要的,做人首先要重德,要与世無爭,吃虧就是占便宜。技藝方面可慢慢學。”“耐心、祥靜、正直乃畫家之寶。內在的心靈美是畫家之根本,作品的形式美是其次的。內在的心靈美和外在的形式美結合起來,才是上乘之作——‘神品’。”所以,即使在她得法前的畫作,也是文雅的、善良的、美好的,沒有那些暴力的、色情的、變异的東西。得法之后,她在心性上大大地提高了層次,她的畫作更是与大法息息相關,緊緊相連。如《主佛》、《自畫像》等。“現在美的不如丑的,善的不如惡的,整洁的不如邋邋蹋蹋的。……美術作品也一樣,貓尾巴上蘸上墨亂跑一气,這也就是作品。什么抽象派,印象派。是什么呢?過去是畫得越好看越美,越有人欣賞。現在你說這是什么東西啊?!這就是所謂的藝術家追求人性解放的結果。人性無道德行為的規范就是魔性的大發作,人在這种狀態下會有美好的東西嗎?人的觀念都在發生著轉變。”(《轉法輪〈卷二〉‥人類的滑坡与危險的觀念》)“美術作品沒有了道德規范,追求人性的解放,就是魔性大發。什么印象派、什么抽象派,亂抹一气卻能被現在人反過來的觀念所接受;任意擺放一堆垃圾就成了現代派雕塑大師的作品;……”(《轉法輪〈卷二〉‥末劫時的人類》)

第三,繼承傳統,不斷創新:

繼承傳統的國畫工具、技法和風格等已如前述。更難能可貴的是章翠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還不斷創新。《樹熊百趣圖》從形式、內容到表現手法在藝術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全幅畫卷長七米多,畫了一百只形態各异的澳大利亞的考拉熊。《幽篁琴聲》她突破了自古以來的老框框,畫一位美女在竹林里彈古琴,“……且意寫的幽篁何等清遠……如在這种境界中畫一位妙齡女郎坐著彈琴,更能使畫面產生瀟洒脫俗的气氛,和畫一個書生,其情趣全然不同。……她能在幽篁仕女中,創一新境界,這种變革頗有一點勇气才能做到,……”(錢君匋《序一》)

“采荇的水墨山水,……在筆墨的運用中,結合風魚晦明,万象出沒的微妙,爽然神解其理,深得古人三昧(mei),因此她的山水畫能獲致超越之趣,……”(錢君匋《序一》)

章翠英的仕女畫自成一格,或清麗秀雅,或庄重蘊藉(jie),或超凡脫俗,或飄逸出塵,不受陳規之羈(ji)絆,另創新境,皆有可觀。“她的仕女畫有清淑之气,庄重蘊藉,線條暢而不滑,淡墨生光,無女孩子柔媚纖巧的弱點,顯然和起點較高有關系。”(柯文輝《序二》)

第四,丰富多彩的藝術作品:

章翠英今年還不到四十歲,可是從事繪畫藝術已近三十年了。她在藝術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創作。她的畫作大致分為三類:仕女人物類,山水風景類和動物花鳥類。

仕女人物類:這是章翠英的本行,她一開始學畫就是從這儿開始的。她畫的人物可分三類:首先是宗教人物,佛家為多,如佛、菩薩、羅漢、飛天等;也有道家的,如八仙、麻姑、老壽星等。代表作有《主佛》(同化圓滿)、《白衣大仕像》(童子拜觀音)、《麻姑〈獻壽圖〉》、《一葦渡江圖》等。第二是仕女人物,古代女性為多,男性多為古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已涼天气未寒時》、《幽篁琴聲》、《文姬歸漢》、《睡美人》、《仕女圖畫冊》等。第三為其他,如儿童等。代表作有《自畫像》、《頑童斗雞圖》、《儿戲》等。

山水風景類:她的山水畫有水墨山水,如《重巒疊嶂》、《黃山半山寺》、《松壑鳴泉》、《仙境》等;,也有青綠山水,如《高崗激流》、《半江紅樹賣鱸魚》、《青山紅樹秋對吟》(90年、91年各一幅)等。

動物花鳥類:代表作有《樹熊百趣圖》、《虎哮圖》、《荷塘清趣》、《花卉系列圖》等。(//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古人往往謙稱自己兒子為犬子,而恭維別人的兒子為麟兒。兩個校長的兒子,一個曾被稱讚為天才,一個常被罵笨蛋,人生走向卻令人唏噓,這是為什麼呢?來源於生活中的實例,引人深思。
  • 從張大夫診室的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老院長當年種下的杏樹。可是張大夫簡直顧不上向窗外看,只要出診,病號滿滿的。這一天,隨著叫號,病人來到張大夫面前。張大夫見了病人大吃一驚:半月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兒子攙扶下站在了她面前!張大夫忍不住輕輕「啊」了一聲,問:「最近感覺怎樣?」
  • 突然一隻狼說道:「其實,狼有狼的法則,狼也有愛心,甚至會扶養人類嬰孩,當然也不會攻擊未成年女孩,何況女孩為了救羊,決定以身餵狼,這是感天動地的故事,那二隻癱下的羊,為救牧羊女也願意捨身餵狼,這些自我犧牲精神,令狼群感動!其實,狼與人類本可諧和相處的⋯⋯」
  • 劉佳聽到「為它賣命,能好嗎?」這句話,感覺自己從牢籠裡跳出來似的,大聲說:不好,當然不好,我就是被這個邪黨害苦了!從小到大聽它的話,結果怎麼樣?拚命工作,剛到中年還被一腳踢開!讓多生孩子,生了養不起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個政策是為老百姓著想?瘟疫來了,全國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開,拿民生當兒戲。
  • 茂利一邊裝菜,一邊對大車司機說:這岔路口把兩塊地分開,東邊的老地用老法子種,菜好看還好吃,我們西邊的差點誤入歧途,我就是聽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著啊,走什麼路,選哪邊太重要了,你選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給壞的邪的站隊,就沒個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邊。
  • 老蒙在離休前是個「長」,「平穩著陸」退下後,買花草,認識了老鄭。一來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鄭說,現在朋友多數相互利用,稱兄道弟也不見得為情誼,我們的花緣比金子珍貴。
  • 記得我整個小學階段好像都在撿破爛,學校每學期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上交多少斤廢鐵,還撿過廢紙。家裡能上交的東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溝我們都不會放過。我們很大一片家屬區的孩子都在同一間學校上學,全校的學生都要求撿廢鐵,到哪裡去撿呢?
  • 大陸知名媒體人江雪的文章《長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誌》,記錄了一些封城細節和感受。在嚴厲控制言論的牆內,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難掩內心憤怒的吶喊。
  •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
  • 我不解為何眼前世界如此單純的狀態無法持續永恆?清醒後人們終究會以領土、種族、宗教、國籍、語言,或生存作為藉口,持續爭執甚或戰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