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老虎引路回家 她堅定修行常見瑞相

文/劉曉

元人畫仙女。(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30
【字號】    
   標籤: tags: , ,

晉朝時有一個住在高平(郡治在今山東巨野南)的朱姓女子,其家世代崇奉佛法。一天,她在胡寇入侵時被捋走。有胡人想強占她為妻,她誓死不從。

胡人拿朱姓女子沒辦法,就罰她去牧羊,前後有十多年的時間,但這都沒有讓她屈服。而支撐她的除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外,就是對所記得的佛法的背誦。漸漸地,她還萌生了離俗出家、掙脫苦海的想法。

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姓女子遇到了一位和尚,她便向和尚請求受持五戒。和尚把一本經書給了她。她日夜誦讀研習,她還發了一個願,那就是如果她能回家,一定要建一座五層寶塔。

終於有一天她找到機會逃了出去,向東而行。她並不認得路,只是晝夜前行不止。一天,她走入了一座深山,途中遇見了一隻斑斕猛虎,離她只有數步之遙。她開始有些驚慌,但過了一會兒心緒安定下來。

她走入了一座深山,途中遇見了一隻斑斕猛虎。示意圖。(shutterstock)

老虎並沒有傷害她,反而轉身緩慢而行。她於是跟著老虎繼續前行。跟著老虎走了十多天,她來到了青州(今山東省益都)地界。快要到一個村落時,老虎忽然不見了蹤影。

本以為很快可以和親人見面的朱姓女子,卻不料再次被一個叫明伯連的人所擄獲。消息傳到她的家中,她的丈夫和兒子就用錢將她贖了回來。回家後,因為家人的限制,她出家的心願沒有達成。雖身在家中,但她不畏辛苦,精進修行。三年後,家人看無法改變她的心志,就同意讓她出家了。

出家後,她將名字改為明感,繼續潛心修行,遵從戒律。偶爾犯下小的錯誤,她就接連幾個早上懺悔,直到看到神佛展現的祥瑞之相。她見到的祥瑞之相或是落花成陣,或是空中傳響,或是目睹佛像,或是夜呈祥夢。

宋劉松年〈瑤池獻壽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到了晚年,明感修持更加嚴謹,江北的善男信女,無不聞名而來,師奉如歸。

晉廢帝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春,她與惠湛等十人一起渡江,謁見晉司空何充。何充見到她,十分敬重。此時京城尚無供比丘尼修行的寺廟,於是何充就以自己的另一處住宅替她建寺。寺廟建成之後,何充問她應起什麼名字,明感答道:「晉朝之佛制出家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今日才完備無缺。您所建之寺,正是在興造福業啊!這個寺可取名為建福寺。」何充深以為然,就採納了這個名字。

後來,明感得了疾病,不久就圓寂了。@*#

參考資料:梁釋寶唱撰《比丘尼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劉政認為世間的榮華富貴都不能長久,還不如修道,得長生之法。圖為明 文伯仁《丹臺春曉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當今很多受現代觀念影響的人,不僅不相信神佛的存在,而且對修煉更是嗤之以鼻。其實,翻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信神、信佛、信道和修佛、修道從來就沒有缺席過,無論是史籍還是民間傳說,都記載了大量遠超現代人想像的故事。
  • 春秋時魯國的大臣叔孫豹在一次出使晉國時,與晉國大臣范宣子談及何為「死而不朽」,他認為延續幾代的功名利祿,算不上不朽,而真正獲得永恆的是人在有生之年要「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擁有讓人敬仰的德行最為重要。無疑,西周至春秋初期衛國的國君衛武公就是這樣一位讓時人和後人敬仰的君子。
  • 先秦時期,尤其是傳國近八百年的周朝,是一個君子輩出的時代,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邵穆公、仲山甫、鄭武公、衛武公、曹劌、叔孫穆子、管仲、鮑叔牙、晉文公、晏子、狐偃、趙衰、趙宣子、範文子、魏絳、祁溪、叔向、趙襄子、子產、伍子胥、范蠡、師曠、老子、孔子、孟子……他們不僅具有內在的美德和智慧,而且舉止優雅得體。他們就是孔子所說的「文質彬彬」的君子。
  •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本意是一個人得道成仙,家裡的雞和狗也都沾了仙氣隨之升天,至於後世負面的引申義完全曲解了原意。關於這個成語的來源說法很多,其中之一是與漢武帝時期的淮南王劉安有關。
  •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鼻祖,其「仁義禮智信」和「中庸」思想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王朝。孔子在世時,曾幾次向老子問道,並在老子的啟發下,對「道」有了逐漸深入的理解。據傳書上記載,孔子問道於老子之後,回去便常常打坐靜思,他的弟子顏淵亦潛心靜坐。古籍中亦有孔子不同於凡人的功能的記載。
  • 清朝康熙大帝曾教育兒子們要以寬容仁恕忍讓之心對待他人,看到他人有得意的事,要替他高興。看見他人有失意的事,要心生憐憫。如果一個人總是妒忌他人的成功,對他人的失敗幸災樂禍,又怎麼能與人共處呢?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心術變壞而已。古人說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存有這樣心思的人,上天一定會保佑他的。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離奇!男子一想結婚就會身患絕症,恢復單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師預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會孤老終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