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防堵紅色資本 台立委擬修法跟進
【大紀元2018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立委余宛如2日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西方國家逐漸警覺中國在全球竊取敏感的核心技術,進而通過各項法案防堵,台灣也應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上有更完備的法遵,她準備順著這一股國際趨勢推動修法。
余宛如提到,包括德、英、法、義等國都選擇跟美國總統川普站在一起,聯手阻擋中國收購關鍵企業,「這絕非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反中』,而是西方國家的國安與公共秩序真的受到中國的威脅。」
這與她上週訪問美國華府的所見所聞非常吻合。余宛如說,美國國會目前兩大政黨最有共識的法案之一,就是「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FIRRMA)。
今年6月底,美國眾院強力通過FIRRMA法案,擴大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職權,CFIUS的功能類似台灣的經濟部投審會,對外商投資美國的資金進行調查。FIRRMA法案通過後,將對進入美國高科技的外國資金加嚴審核及限制,相關產品也會實施出口管制。
「FIRRMA法案明顯是衝著中資而來,美國的產業創新競爭力尤其是高科技業,近年來面臨中資的摧毀」,余宛如說,中資在美國的動作很多,連新創都受影響,目前美國矽谷的創投圈,或多或少都有中資入注。這一類中國資金在矽谷的投資行為相當異常,往往都在早期進場,將估值拉高,不利其他創投理性的市場競爭,這引起美國政府與國會的警戒。
此外,華府官員、美國國會議員在與參訪團對話時,不約而同都會提到美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指美光在台灣的機密技術被中方竊取,透過跳槽到中國的台灣人送到對岸,美光在中國大陸的智財官司因此遭到挫敗。美光血淋淋的教訓,讓美國人有深刻的切膚之痛。
余宛如說,中國的產業發展,尚未脫離「計畫經濟」的思維,也尚未建立民主國家自由市場普遍具備的法治觀念、道德自律,智慧財產權的意識非常薄弱。這導致外商進入中國之後,專利與商業機密屢遭侵權,其實也不利自家中國企業的發展,「Made in China」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或關鍵零組件外銷被查出有後門程式,中國企業到華爾街上市則被質疑財報不實、法遵不足。
「未來,歐美國家對「紅色資本」的防堵與戒心只會更嚴苛。台灣應該儘早看清這一個趨勢,更重要的是,這剛好是台灣的機會」,她提到,自己的國會辦公室已經著手準備,將在立法院下一個新會期調整國內法制,在智財的保護上有更完備的法遵,讓台灣順著這一股國際趨勢,及早取得有利的經濟地位。
包括提出《營業祕密法》的修法版本,加強保障企業的智慧財產避免遭中方竊取,同時搭配《證券交易法》的修法版本,增加員工認股權轉換或轉讓股份的福利誘因,減少優質人才被紅色企業挖牆腳。
余宛如說明,台灣與中國相比,我們是民主社會,法治的觀念比較高,對智財的保護比較好,而且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聚落完整、人才充沛,不僅可以繼續強化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可以增加外國高科技企業對台灣的青睞。
她強調,外商越青睞台灣,就等於世界越需要台灣,這更可以確保台灣的國家安全。◇
責任編輯: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