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蘭夜鵲橋會,月下羅裙祈禱誠。
瓜果設陳花逸馥,巧絲靈慧貫針情。
(《平水韻》下平八庚)
注:「羅裙」,指代女子。
黃曆七月,古稱「蘭月」,故習稱七月七日七夕之夜為「蘭夜」。宋代楊億《戊申年七夕》詩之三:「蘭夜沉沉鵠漏移,羽車雲幄有佳期。」此夜,牽牛、織女雙星相會。古代有拜織女、穿針乞巧等習俗。
傳說中的織女美麗聰慧、心靈手巧,為世間女子所羡慕、崇拜。七夕夜,人家於月下擺桌,上置茶、酒、瓜果、鮮花、香爐、線香、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少女、婦女們沐浴停當,於案前焚香禮拜,心中默禱,向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少女祈求美滿姻緣的巧配,以獲得愛情的忠貞長久。
穿針乞巧,也是七夕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夜月下,女子排好七孔針,手執五色絲線,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快速全部穿過者謂為「得巧」。「巧絲靈慧貫針情」,以靈巧的技藝將絲線準確穿過七孔針,「絲」諧「思」,「針」諧「貞,這便寓意著,女子獲得佳偶步入婚姻生活後,以巧思持家,以慧心體恤,貞情相伴,便真得以「巧思靈慧貫貞情」了!@*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