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散落人間的文字:天上來的鼓

作者: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1333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三十年製鼓經驗的老師傅告訴我,一位老和尚打了他的鼓,說:「這鼓是天上來的。」這話引起我的興趣,問他有什麼涵義,老師傅輕描淡寫地說:「我想就是打出來的鼓聲很細很柔,像仙樂一般,能夠傳達出打鼓者內心的慈悲。」

老師傅承襲了有七十多年製鼓經驗的岳父的衣缽,我站在製鼓工坊裡,除了聽到一陣乒乒乓乓的敲打聲外,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年輕師傅在一個大鼓上空不停彈跳著,雙腳踩踏著鼓皮。老師傅說:「在鼓皮上面踩踏一天下來,已經從台北跑到台中了。踩鼓的動作一般人看來,可能是最辛苦的,其實,你問那些師傅,踩鼓算是最輕鬆的。」

製鼓過程繁雜,老師傅以手工製作,包括細微的打洞、穿繩索都有要領,繩索拉不緊不行,過程少一項都不行,要按步就班,一步一步地做。

調音是很重要的工作,須要真工夫,踩鼓皮必須配合調音。老師傅特別提到踩鼓,他說,要在鼓皮上用力地踩踏,把鼓的彈性踩出來,繃緊鼓皮後,再踩踏,這個動作需要反覆好幾次,這些鼓才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

「剛踩時會煩燥,踩到後來你就學會踩腳步,踩出節奏感,就感覺輕鬆了。踩鼓時要帶著歡喜的心情,要是心情不好,你的鼓打出來的鼓聲會讓人感覺很煩燥。」他拍了幾下鼓皮說:「所以我跟我的學徒們都帶著輕鬆的心情工作,像遊戲似的,誰打了我的鼓都會感覺心裡很高興。」

每一個鼓都經過細心的調音

工坊裡,一排站立著等待調音的大鼓,旁邊牆壁上晾掛著幾個串穿著繩索的鼓皮,幾個大小鼓置放鼓架上,琥珀色的鼓身襯托著白色鼓皮,鼓聲就要被打出來似的。

幾位客人在「鼕鼕」地試著鼓聲,老師傅告訴我,他的顧客群裡,儒家、道家、佛家的都有,來什麼顧客就知道要的是什麼鼓,「你是南管來的,南管就是要硬質的音;醒獅團的來,要的是龐大的音;修煉的方丈要的是柔的音,要雄厚的,幾個鼓一起在佛寺裡面打,鼓聲更不能刺耳。」

調音須要有經驗的師傅,鼓皮經過踩踏後,要能聽出音址到了哪個地方,老師傅比劃著說:「鼓皮踩了以後,聽起來假如音址沒褪掉,就是踩夠了,要是褪掉了,還得繼續再踩,跟著繼續調音,就這麼簡單。」

台灣到處都能看到廟會,常常聽到各種敲鑼打鼓的聲音。老師傅說,獅陣、龍陣、跳鼓陣、宋江陣、花鼓、南管、北管、戰鼓等常常出現,要依照不同的鼓去調音:「這些大鼓、小鼓都要調出它們不一樣的音址,廟會用的鼓跟佛寺用的就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佛寺的鼓聲須要飽滿柔和,廟會的鼓就要響亮熱鬧,所以每一個鼓都要經過細心的調音。有經驗的師傅才能分辨不同的鼓聲。」他說,台灣是海島型國家,氣候比較潮濕,音址要昇華一點,才能適應世界各地的環境。

能踩破一個鼓 賞你五萬

生皮進來後,用大刀割下須要的鼓面的尺寸,割皮時要一個人拉、一個人割。他說,割皮的工作看似簡單,卻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要順著手勢一鼓作氣完成,割壞了就浪費整張牛皮。

接著再把外面的牛毛、裡面的脂肪去掉,曬一個禮拜後,陰乾三、四天,再浸水,當然這期間就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了。

削皮的工作也考驗師傅的功力,削皮就是把脂肪去掉,整片皮都要削出同樣的厚度。老師傅說,用力太大不行,太輕也不行,就是要使暗力,因為刀很銳利,稍微一壓迫,牛皮就破掉了,削皮技術講究熟能生巧。「不能這邊厚那邊薄,同樣厚度的鼓打出來的音址才會一樣,這就是工夫了。太厚的話,聲音會被悶住,沒有彈性;牛皮較薄的地方,表面張力不對稱,它會破掉。為什麼我的鼓都要踩、要踏,因為萬一削得不好的話,在上面踩,馬上啪一下,鼓皮就破掉了。」老師傅笑著卻又嚴肅地說:「我告訴年輕的師傅,你要能踩破一個鼓,賞你五萬。」

心要很靜才能打出風雨雷鼓

老師傅特別為我敲了幾種不同的鼓,說鼓聲可以讓人心靈沉靜,這時,他臉上的表情顯得意氣風發,彷彿把各種鼓都喚到了眼前了:「大鼓陣,鼓聲不會很硬,它要能聽遠,有旋律感;假如是開路鼓又不一樣了,聲音較高較尖,也要聽遠,會刺一點;要說到醒獅鼓,就是戰鼓,是大型的鼓,它的聲音要很高,嘎嘎叫,周圍都聽得到,但遠方聽不到;再說廟鼓,聲音聽遠,砰、砰,打起來要分明,它打的是風雨雷鼓,風要有風聲,雨要有雨聲,雷要有雷聲,當然,心要很靜才能打出那些聲音。」

老師傅拿起鼓槌輕輕敲了幾聲說:「人的一生順暢,打起來鼓聲很柔,很好聽,當你遇到逆境時,是不是風雨雷都來。假如你沒有修行,就永遠鬱抑,修行了就順暢,我覺得鼓有這一層意義。」

老師傅在製鼓過程中,不斷突破技術;以前的鼓都是紅色的,他覺得這樣一成不變,後來製作的鼓就維持原木色,他說:「原木色的鼓看起來有真實感,除了擊打外,也可以拿來觀賞,現在的寺廟蓋得美輪美奐,吊一個紅紅的鼓在那裡,感覺單調。」

一生做了最多的鼓

老師傅談起了一件神奇的事。有一年,他接到一個國際巡迴演出的藝術團體大筆製鼓訂單,必須在三個月內做出一百二十塊鼓皮;過去他一個月最多只能做十塊鼓皮,而一塊皮就要一隻牛,其中還要淘汰掉不合格的,而且還要氣候能夠配合,那時已經要過年了,冬天太陽少,但是他準備跟它賭一賭。

他承接下來後,神奇的事發生了。他說:「曬牛皮時,前面那個村莊在下雨,後邊也下雨,四周都在下雨,就只有這裡沒下。牛皮不能用烘的,一定要日曬,我從沒遇到這種情況,連客人都說,附近都在下雨,怎麼只有你們這裡沒下?」

奇怪的是牛肉的銷量也突然增多,所需的牛皮也在第一個月就要準備齊全了,結果供應來的都是老師傅要的黃牛皮。談起這件事,仍然難掩幾分興奮,他說:「一百多張牛皮,我的身體也要能耐得過去。我過去一天最多只能削兩、三張牛皮,超過四張就太累了,結果第一個月我竟然削了一百多件。」

「結果我們順利完成,如期交鼓了。」他欣慰地說:「每個鼓我們都用心在做,因為每個製作完成的鼓,就有了它的生命。」

那一年,藝術團巡迴到台灣演出,我陪著老師傅連續看了兩場,舞台上打出來氣勢磅礡的鼓聲讓他感動落淚,在劇場裡,他告訴我:「現在更深層領略了『天上來的鼓』的涵義。」@*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看著虹吸壺裡的水滾了,從冒泡的圓肚玻璃壺裡望過去,他用緩慢的語氣說:「我們都打拚了一輩子,也該休息了。」「是該休息了。」阿飛點著頭。他繼續說:「我已經找好了寺院,我們去山上靜一靜,一起去禪修。」
  • 那天,經過媽祖廟旁的打鐵店時,鍛鐵噴出的火花中,《燒肉粽》唱到了街道上,只是歌聲已變成師徒手上兩根大鐵鎚打造的節奏了。
  • 一九三三年裡,一個春天的深夜,月亮高高掛在窗格子上,他坐在一張四方桌前,窗邊花瓶裡的夜來花香,繚繞滿室,小兒子端來溫熱了的紅露酒,掀起杯蓋,酒氣飄了出來,他的靈感也飄了出來。
  • 渡輪慢慢接近基隆港時,鄉愁跟著浮上心頭,望著迎面緩緩而來的海岸,想起大稻埕街上賣楓片糕的阿婆,陣陣海風中,似乎聞到了香甜的楓片糕味道。
  • 1949那年,臺灣音樂家呂泉生為李白的千古名詩〈將進酒〉譜曲後,那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就不斷迴盪在胸臆間,盼著馬蹄聲從遠古歸來,呂泉生也要銷解心中的鬱卒。
  • 姐姐倔強的個性造成現在離我們那麼遠,想到這,就想起小時候唱的那首《離家幾百里》的美國民謠,姐姐真的嫁到遙遠的美國,應了母親說的,筷子丈量的距離。
  • 一生為臺灣創作樂曲的郭芝苑(1921-2013)說:「我最光榮的,就是能創造出屬於臺灣人的民族音樂。」
  • 這棵高大的槐樹下面,碎瓷片排成的「箭」符吸住了我的眼光,順著箭頭望去,指向前面的山谷,瓷片上還有坊號的淡藍色雲朵釉彩,看得出來,這些瓷片就是咱「如意坊」廢棄的碎片,定是父親特意留下的記號…
  • 裁判伸直了手臂把槍口指向天空,這時,海水似乎也停止了呼吸,槍聲還沒有劃破藍天,我們的龍舟已像箭一樣射了出去,同一瞬間,神鼓阿飛擂下了第一聲戰鼓。
  • 燈光暗了下來,戲台布幕後面有人揮了一下螢光棒,大鑼被重重一擊,鑼聲響徹禮堂上空,學生屏息等待著好戲上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