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祭限汙令 謝金河:台商30年來的大挑戰
【大紀元2018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在「綠色中國」的政策下,日前台商重鎮昆山市爆出因當局祭出「限汙令」,造成一半以上的台商可能撤廠,引發產業恐慌。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對岸看起來已無限上綱,這是台商西進30年來最重要的轉捩點,過去不太重視汙染防制的企業,將來沒有立足機會。以往招商引資有功現在一個月關五家升官謝金河指出,台商1990(79)年代赴陸投資,當時在招商引資政策下,所有審批程序都以最快速度通過,地方的省長、書記,只要有台商去投資,一定會不斷升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前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因招商引資有功而不斷升官。「但現在禮遇沒有了,以往招商引資會升官,現在派人站崗,一個月關五家(工廠)就升官。」
他談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中央財經會議的19個工作重點中,跟汙染防制有關的有3項,「大陸只要政策出來,一定不斷加碼,中央到地方,有煙囪的大概都很困難,排廢水被警告三次,沒改善負責人就抓去坐牢,開始有人身安全」,台商過去若防汙設備投資不夠,導致競爭力不足,在大陸很難生存,產業結構產生巨大變化,很多大家印象中會造成汙染的產業,相信在未來將造成重大的生態改變。
不過,對很多台商而言,大陸「限汙令」推出後,是威脅也可能是更大的機會。謝金河指出,只要在汙染防治比別人到位,就會有更大競爭力,他以台南做保險桿的東陽實業公司為例,在台灣有3條電鍍產線,一年可以電鍍塑膠保險桿528萬支,這種電鍍廠在台灣很難生存,大部分都西進中國大陸。
而在對岸提高排汙標準前,因台南市衛生局每天派人查驗,東陽表示已採用最高標準,電鍍一支塑膠保險桿,約需92道工序,處理完的重金屬廢水,「可以給台南市政府澆花」,中國大陸對環保的要求嚴格,反而對他們有利,因為其它不具競爭力的小廠就會被淘汰。台商尋找新定位不要太搶眼、小而美。
謝金河表示,這些產業在未來5—10年內將更加炙手可熱,因現在要在台灣蓋一座半導體廠比蓋水泥廠容易,台灣再也不會有新的水泥廠,造成過去一年水泥價格漲幅超過兩成,在這種環保政策下,未來10年的產業結構一定會出現重大改變。
他提到,台商過去在中國大陸享有30年最大的機遇,但現在情勢已改變,產業中只要有中國廠商在的,都不看好,「殺得台商屁滾尿流」,因此台商只能尋找新的產業地位,只能找中國看不上的產業,「不要太搶眼,小而美,太搶眼的都沒有三天好光景。」◇
責任編輯:韻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