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千古神將岳飛傳(12)

【岳飛傳】精忠碧血 一代名將的千古奇冤

作者:柳笛
岳飛從小立志精忠報國。(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55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精忠報國」,鏤刻在岳飛生命深處的誓言與使命,讓所有的見證者為之動容。原本主審官何鑄也參與過彈劾岳飛,但這時,他立刻收斂起嚴峻的神情,因為他無法再昧著良心冤判岳飛了。

隨後,何鑄以證據不足向秦檜報告岳飛無辜,並表示無法繼續審理此案。秦檜冠冕堂皇地說此乃「上意」。何鑄繼續勸諫:「我豈是為岳飛求情。只是現在強敵未滅,無辜誅殺大將,失去軍心,這不是國家的長久之計啊!」[1]

秦檜語塞,只好又改任爪牙万俟卨繼續審理。為討好秦檜,此人對岳飛極盡酷刑、逼問之能事。他虛張聲勢,故意厲聲喝斥岳飛,問他與岳雲、張憲為何謀反;同時深文周納,以岳飛早年題詩「寒門何載富貴」,誣陷他早有不臣之心。

「對天發誓,我無負於國家!你們掌握國家司法,萬萬不可構陷忠臣!我就是到了地府,也要和你們對質到底!」原本岳飛凜凜然據理力爭,但很快他又明白,面前的人都是秦檜黨羽,根本無理可講,便仰天長嘆:「我現在才知道,已落入國賊秦檜之手,讓我的報國忠心都成了一場空!」[2]

於是,他閉口不言,並以絕食相抗,維繫英雄末路時的最後一份尊嚴。

萬方多難 飲恨長逝

万俟卨極盡羅織罪名之能事,最終也只搜羅到三條毫無說服力的「彌天大罪」:

第一是張憲和王貴手上有岳飛寫的謀反信,卻被他們燒毀;第二仍是淮西用兵時,逗留不進;第三是岳飛說過幾句有反意的話。比如在淮西戰敗後他說:「國家了不得也,官家(皇帝)又不修德!」是斥責皇帝;還曾說「我三十二歲上建節,自古少有」[3],是自比宋太祖三十歲任節度使之舊事,認為他欲效法太祖黃袍加身。

如此拖了三個多月,大理寺官員一直無法了結。但岳飛入獄一事震驚朝野,忠義之士紛紛上書言事,為其請命,卻被秦檜殘忍地彈壓或迫害。一直避世自保的韓世忠,也出於義憤當面質問秦檜,卻得到一個蠻橫無理的回答:這件事雖不明確,「其事體莫須有」。他也只能憤慨地說:「『莫須有』這三個字,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4]

眼看年關將至,秦檜等奸臣更是憂心忡忡,迫不及待要處死岳飛,以平息眾議,促成和談。紹興十一年的臘月二十九日,秦檜獨處畫室,苦思處置岳飛的方法。吃橘子時,他還一副沉思狀,把玩著橘皮,用指甲在上面來回寫寫畫畫。

他的妻子王氏見狀,立即走上前冷笑著說:「老漢為何沒個決斷?捉虎易,放虎難啊!」[5]這個長舌婦人,陰險毒辣的手段更甚於秦檜,竟然教唆他不惜一切手段,立即將岳飛處斬。她的一句話,成了岳飛最後一道催命符。而這句話也和秦檜的「莫須有」一樣,成了千百年來臭名昭著的言論。而秦檜也最終下決心結案,隨手寫了一張紙條,送往大理寺中。

万俟卨等人最後一次提審岳飛,逼迫他在供狀上畫押。岳飛彷彿預感到生命將逝,便提筆寫下八字絕命詞:「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隨後,獄中就傳出岳飛逝世的消息。

天日昭昭 英靈永存

根據《鄂國金佗稡編》和《朝野遺記》的記載,秦檜越過皇帝,以片紙入獄,祕密處死了岳飛,是真正的元凶。而《建炎以來習年要錄》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岳飛是由高宗下詔賜死,並慘遭梟首。

關於岳飛的死因,各家史料也是莫衷一是。最普遍的觀點是飲鴆酒而亡,或是被獄卒打斷肋骨而死。[6]但無論如何,抗金名將岳飛,含著千古奇冤被虐殺,懷著未竟之志溘然長逝。轉眼及至的新年,不再是普天同慶的熱鬧景象。國土破碎、將星隕落,讓大宋的百姓為之放聲悲泣!

因受冤獄的牽連,岳氏族人被流放他鄉,岳家諸將更是命運坎坷。史料載,岳飛曾偶遇一同入獄的張憲和岳雲,見他二人露頭赤體,身被枷鎖,渾身上下都是斑斑血跡,正在痛苦呻吟。[7]之後,他們二人被判斬首,隨岳飛而去。兩位橫掃千軍的大將,最終倒在奸臣的屠刀之下,岳雲在二十二歲的英年含恨而逝,尤為讓人惋惜。

還有號稱「福將」的牛皋,因不滿於宋金第二次議和,也慘遭毒手。紹興十七年(1147年)的上巳節,牛皋在一場宴會上意外中毒,回家後不治身亡,享年六十一歲。時人都認為是宴會主人田師中所為,而他正是張俊的手下。

英雄的悲劇結局,並不是歷史的終結。岳飛臨終前所書的「天日昭昭」,正是他向上天發出的最深切的呼喚。岳飛身亡後,有位好心的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含悲忍痛背著岳飛屍身,葬在九曲叢祠附近,並以兩株橘樹作標記,立碑曰「賈宜人墳」以掩人耳目。因為他堅信,忠臣良將終有沉冤昭雪的一天,大奸大惡之徒終將接受道德的審判。而正因為他的義舉,岳飛的遺體得以保留,英靈得以安息。

岳飛袒露後背,讓主審官看他背上「精忠報國」的刺字。(夏瓊芬/大紀元製圖)

傳說秦檜一日遊西湖,卻見到岳飛顯聖。只聽岳飛厲聲說:「你誤國害民,我已經上報於天,天帝要派人捉拿你了!」很快秦檜就嚇得病死了。後來,王氏為他做法事,道士在地府見到遭受無盡刑罰的秦檜,並帶回一句話:「麻煩你傳話給我的夫人,東窗密謀殺害岳飛的事情敗露了!」[8]也就是說,王氏的大禍也不遠矣。

雖然高宗一朝,秦檜穩坐高位,並肆意竄改史料,妄圖抹去自己的罪行,但是他與一干惡人生前身後都被無數人唾罵。筆記小說中記錄了秦檜等人在地獄遭惡報的慘狀;岳廟前的跪像昭示著,他們將永遠在英雄面前懺悔,這是真正的遺臭萬年。

到了宋孝宗時,岳飛開始被平反、定諡號,逐漸成為歷代君民景仰、追念的大英雄。綜觀岳飛平生,他事親至孝、報國至忠,在軍中紀律嚴明、大公無私,堪稱傳統道德的典範;武藝高強,長於謀略,領兵打仗所向披靡,屢建奇功,是南宋抗金戰事中的第一人;作詩撰文,浩氣縱橫,在文字中寄託重整山河的弘大抱負,寫下千百年來傳頌不休的絕唱,更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備的國士。

精忠神將岳飛,用他三十九年的人生,譜寫一段碧血丹心的英雄史。@*#(本系列未完,待續)

註釋:
[1]出自《宋史》卷380:檜不悅曰:「此上意也。」鑄曰:「鑄豈區區為一岳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
[2]出自《三朝北盟會編》卷207:侯向萬俟卨、羅振曰:「對天明誓,吾無負於國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損陷忠牙!吾到冥府,與汝等面對不休!」⋯⋯侯知眾人皆是秦檜門下,既見不容理訴,長吁一聲云:「吾方知已落秦檜國賊之手,使吾為國跽主,一旦都休!」道罷,合眼任其拷掠。
[3]出自《鄂國金佗稡編》卷24。
[4]出自《宋史》卷365: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5]出自《朝野遺記》:秦檜妻王氏素陰險,出其夫上。方岳飛獄具,一日,檜獨居畫室,食柑,玩皮以瓜劃之,若有思者。王氏窺見,笑曰:「老漢何一無決耶?捉虎易,放虎難也。」檜掣然當心,致片紙付入獄。是日,岳王薨於棘寺。
[6]關於岳飛死因,《三朝北盟會編》卷207載「侯中毒而死,葬於臨安菜園內」;《朝野遺記》載獄卒令岳飛沐浴,伺機將他「拉脅而卒」。
[7]出自《三朝北盟會編》卷207:言罷,隨獄吏前行至一處,見張憲、岳雲露頭赤體,各人杻械,渾身盡皆血染,痛苦呻吟。
[8]出自《錢塘遺事》卷2:《東窗事發》。

點閱【千古神將岳飛傳】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文可題詩填詞,流傳千古;武能統軍作戰,統一南北。歷史上文武雙全的風流人物中, 岳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在征戰途中,岳飛飽覽錦繡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許這就注定了,岳飛的一生將在戰場上度過,以苦為樂,矢志不渝。
  • 郾城大捷是南宋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縱是反對北伐的宋高宗,得到捷報後,也激動地下詔嘉獎岳家軍,創造是宋金交戰15年來百餘戰中,孤軍在平原大勝金人的奇蹟,統帥岳飛更是「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的神將。
  • 北伐失敗,不僅讓岳飛一生的夢想破滅,也讓他過早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在戰場,岳飛是讓金兵聞風喪膽的蓋世英雄;回到官場,他卻因戰功赫赫而飽受猜忌。在三十九歲的盛年,一心為國的岳飛被權臣謀害,留下永遠的遺憾。
  • 演義傳說總是那麼動人心弦,岳飛第四次北伐,也就是最為人熟知的北伐戰爭,是他一生最輝煌、最壯烈的功績。郾城潁昌大捷、誤走小商河、大戰朱仙鎮,哪一個提起來都那麼令人熱血沸騰,彷彿瞬間回到那個久遠的時代。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