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水滸英雄」系列:武松

【水滸英雄】酒中見英豪——武松(下)

作者:柳笛

水滸英雄系列(博仁 / 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9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三國時代,曹劉青梅煮酒,暢論天下英雄,道出亂世中的真命天子。盛唐時期,詩仙李白舉杯獨酌,趁三分醉意、七分月光書寫意蘊綿長的詩篇。雄主與名士的酒,是歷史的花邊,點綴著他們一幕幕的傳奇故事。

而赳赳武夫手中的酒,或許只是癮好的表露,於他本人未嘗不是豪情壯志或智謀膽識的外化。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剛剛登場,他的人生還有許多場酒宴等他演繹。

喝明明白白的酒,尋明明白白的仇

遠行千里,最是惦念家中的至親,何況是親手撫養自己長大的如同父親一般的兄長,何況家中還有一個不安分的長嫂。就在武松離家的兩個月中,家中發生巨變,嫂子私通外人,暗害武大性命。無怪武松歸來之時,便生出神思不安、身心恍惚的不良預感。他趕回家和哥哥團聚,誰知活生生的武大變作一塊靈位,武松整個人呆住:「莫不是我眼花了?」

隱忍著萬分悲痛,武松半信半疑,聽那婦人與幫凶王婆一頓胡謅。他知武大為人軟弱,很難與人結仇;身體康健,不可能暴病而亡。倒是那水性楊花的婦人,哭得裝模作樣,眉眼中隱約露出幾分得意。武松看在心裡,卻不作聲,只待入夜後設酒祭奠,哭拜亡靈。

或許是兄弟心靈相通,或許是善惡有報,武大魂兮歸來,向武松訴說自己的冤案。這時,武松堅信武大乃是遭人毒害。次日他又仔仔細細盤問那婦人,打探出查訪真相的關鍵人物——仵作何九叔。酒能迷惑心智,也能暗藏玄機,這位嗜酒如命的英雄,依然選擇了酒作為他復仇路上的夥伴。

武松只道要與何九叔「說閒話」,請他到巷口酒店吃酒。這個無力與黑暗勢力對抗的小人物,昧著良心遮掩武大死亡真相,卻也圓滑世故地提防武松有朝一日血債血償時能夠自保。因而他早就料到這一天,也把當時收下的賄款和物證隨身攜帶,去赴武松的酒局。

何九叔拿定了主意,如果武松不追查,他便屈服於凶手,隱瞞不報;若武松找上門來,他便和盤托出,以免被視作同黨遭到清算。兩人坐下,武松也不開口,穩如泰山一般只是悶悶喝酒。反倒是掌握所有真相的何九叔坐立不安,猜不透武松心思,不知道了解多少案情,以致於「倒捏兩把汗」。

心虛的何九叔耐不住這樣的沉默,說些閒話打破尷尬氣氛。武松看在眼裡,更不答話,仍是一杯接一杯地吃酒。估摸著何九叔的心理防線幾近崩潰,武松忽然爆發,掣出身上尖刀,狠狠插在酒桌上。這一刀如雷霆霹靂,讓何九叔「面色青黃,不敢吐氣」,旁人也是嚇得不敢近前。武松這才義正辭嚴道明來意:只要他實說武大的死因,便不追究他隱瞞真相之過;「倘若有半句兒差,我這口刀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個透明的窟窿!」

武松睜大圓彪彪的怒眼,讓何九叔的小心思再無處隱匿,立即將實情一一道來。武松是莽夫,這一酒局卻設得步步為營,機警老練,三言兩語便探聽到真相。他不傷人不害人,卻多了一個澄清冤案的助手,即便是楚漢相爭的鴻門宴,也未有此功績吧。

武松像, 歌川國芳繪。(公有領域)

呂后的筵席,武松的刀

查出真凶,血氣方剛、重情重義的武松將如何報仇?他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能為百姓主持正義的官府。怎奈縣吏與奸人勾結,武松求告無路,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為兄申冤。這時,他已忘記個人生死,只為武大能在九泉下瞑目。

離了府衙,武松安排手下土兵在家中安置何九叔與另一個證人鄆哥,自己又帶兩三人買下筆墨紙硯,還有諸多酒食果品,醞釀著一個驚險的復仇計劃。第二日,正是武大頭七,武松擺下一屋子宴席,門前門後命土兵把守,又叫那婦人準備待客,自己轉出門去。

從幫凶王婆開始,他挨家挨戶,依次請來四家鄰舍。開銀鋪的、開紙馬鋪的、賣冷酒的、賣餶飿兒(一種美食)的,平日裡都是一團和氣的普通百姓,但武大家中的醜聞有誰不曉,武大死得蹊蹺有誰不疑? 命案發生後,又有誰發出半點正義的聲音? 武大殞命,這些冷漠的鄰人果真沒有半點責任嗎?武松強邀四鄰入宴,不僅為這樁家仇做個見證,也是要讓他們為自己的置身事外而有所承擔。

在武松的威嚇與土兵的看管下,四鄰心知有大事要發生,卻也只能戰戰兢兢聽從武松擺布。真凶與王婆自以為有官府包庇,有恃無恐,竟不知危機將至。武松不住招呼這六人飲酒,四位鄰居飲過七杯,內心已是七上八下,「卻似吃了呂太后一千個筵宴」。

這時,武松才真正出手,拿住那婦人和王婆,逼問害人的實情,同時讓會寫字的一個鄰居錄成供詞。自古邪不勝正,武松略嚇一嚇,那婦人就魂飛魄散,全部招認。在武大靈前,武松道一聲「兄弟武二與你報仇雪恨!」手起刀落,將那蛇蠍心腸的婦人千刀萬剮,砍下頭顱。

武松手刃仇家,挑戰宋朝律法,卻從未想過逃匿。他是光明磊落的漢子,即使是殺人也要堂堂正正地為兄報仇,要讓官府、天地都還他武家一個公道。於是,他關押王婆,吩咐四鄰守在家中,獨自一人去處決另一個凶手。武松的果決與智計,教四鄰驚駭震悚,卻又羞愧難當。於是,他們對武松言聽計從,襄助他完成復仇大計。

官府做不到的事情,武松卻憑兩場酒宴做到了,而且做得有勇有謀,敢作敢當。他殺人後,帶著所有人證、物證自首,無懼個人安危,只求兄長冤情大白於天下。他凜然無畏的慷慨氣概、他的正義之舉更甚於徒手打虎,足令他名標千古,聲播萬年。

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绘:武松打虎。(公有領域)

只打天下硬漢,醉敵蔣門神

所謂「殺人償命」,但武松殺的是惡人,又是替至親報仇,他的義氣與悲壯之舉,令官吏、獄卒都為之感念。因而他的罪被特意判得輕了,被杖責四十,刺配外州牢城。行刑時,公人故意打得輕,發配路上也是小心服侍。然而,這個仗義的烈漢,終於被冷酷的人情、黑暗的官場逼迫得與清白人生漸行漸遠。

也應是天意慈悲,武松在牢城營中,既不肯散財行賄,又不肯低眉順眼,第一天就和獄卒硬碰硬,把人都得罪一遍。誰知,獄吏不僅免了他的「殺威棒」,而且好酒好肉地伺候將養,武松的日子過得更甚於做都頭時。幾日後,他實在受不得「無功受祿」的款待,終於強行請出了在牢城時刻照拂他的管營施恩。

在武松的一再懇求下,施恩才支支吾吾表示有事相求,但是擔心他一路奔波氣力有虧,等到半年後調養好身體再告知他。武松是個恩怨分明的好漢,哪裡等得許久,況且他武藝高強,要他將養三五月,豈不是小覷了他的本領?他說自己大病初癒便能在醉酒時打虎,又當場舉起數百斤的石墩,這才讓施恩拜服為「真天神」,將事情原委詳細告知。於是便有了武松「義奪快活林、醉打蔣門神」的奇事。

為與武松壯行,施恩父子設宴款待武松,怕他醉酒誤事,故意只把佳餚請他。原本武松打敗一個惡徒並非難事,但他有心在施恩面前逞威,故意在臨行前提出「無三不過望」的要求。便是到達快活林前,每逢酒店必飲三碗酒,方可前行。他還放出豪言:「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喫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

武松一路大張旗鼓,喝下三五十碗酒,五七分醉故意裝出了十分。鄰近蔣門神的酒店,武松更是假醉佯顛,四處觀察瞥見樹下乘涼的大漢,認定他是蔣門神,便大踏步進了他的酒店。帶著一身酒氣,武松故意在酒店裡胡作非為,激怒店中的女主人和一眾酒保。當所有人都被制服時,他又放走一人去通風報信。

就這樣,蔣門神又驚又怒,慌張跑進酒店,氣勢已消了大半。而武松越戰越勇,使出平生絕學「玉環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跪地求饒。奪回快活林之事自然順利完成。

「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是武松一生的行事準則。他若與蔣門神你來我往的直接廝打,依然勝券在握,為何如此大費周折?途中飲酒,不僅僅為了激發身體的潛能,而且能製造爛醉如泥的假象,以降低蔣門神的戒備,並為在酒店胡鬧做準備;在酒店「耍酒瘋」制服眾人,既能激怒蔣門神失去理智,也能讓自己集中精神克制強敵。

若無這幾十碗海飲,武松的故事不過是好勇鬥狠的莽夫;而正因為有了酒的相伴,一個智勇雙全、天縱豪情的英雄鮮活地躍然紙上,成為千百年來人人傳頌的梁山好漢。#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是煞神還是天將,是群盜還是英雄?一百零八位星宿神君,隨一道黑氣自地底湧出,化作金光轉生人間,化身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留下一段赤膽忠魂的傳奇。其殺伐行徑教人膽寒心悸,而他們的忠義豪情卻又教人擊節讚歎。
  • 若說水泊梁山是英雄好漢的靈魂歸宿,那麼在上山前,一百零八位下界英雄都是尋尋覓覓,探索人生歸途的旅人。相較而言,「豹子頭」林沖的歸家之路,顯得猶為漫漫曲折。
  • 水滸英雄系列——魯智深。(博仁 / 大紀元製圖)
    唐人詩歌裡有一幅夜雪圖,意境袤遠蒼茫:「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樣的圖景,總讓人想起一部經典、一個人。《水滸傳》的兩場漫天無際的大雪,專為林沖而落,似乎是這首詩最好的註解。
  • 楊志心中有一個夢,一個關於「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的官場夢。這個夢想非是源於對功名的執著或權勢的渴望,而是楊志維繫祖上顯赫聲名的責任感,以及忠君報國、征戰沙場的軍人理想。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故事中,伊麗莎白的偏見產生於她的視角和觀念。當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用自己僅知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方式為標準去衡量達西時,達西怎麼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歡甚至是令人氣憤的。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