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塌陷」再成焦點 學者談破局的關鍵
【大紀元2017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亦清採訪報導)經濟規模占東北近一半的遼寧,2016年的GDP增長為負值,東北「塌陷」再度成為焦點。最近,林毅夫團隊發布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報告(徵求意見稿)》(下稱《吉林報告》)引發廣泛關注。有學者認為,東北問題的根在投資環境上,而不在發展什麼產業。
解決根本問題的關鍵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吉林報告》是根據中共統治,在國家操控基礎上提出來的,不可能提出解決吉林困境根本的方法,該「藥方」只能解決末梢末尾的東西。
他說,不光吉林,整個東三省經濟陷入困境就是政府官員決策的結果,讓他們壓台促經濟復活的想法是錯誤的,指望他們去恢復經濟根本不可能。
謝田認為,東三省本來擁有中國最好的土地、有非常好的自然資源,但計劃經濟給他們帶來巨大災難,而且計劃經濟體制現在還在影響這地方經濟的發展。如果現在還是國有企業主導,沒有人會去投資的,它也得不到新技術。只有政治體制改造,放棄共產黨壟斷性統治,取消共產黨特權,全部放開私有化,才可以解決根本問題。
謝田指出,過去國家把東北的機器、設備、鋼鐵等以低價或無償調撥到南方各省,現在東北衰落了,國家應給東北一定補償。同時,企業、產業、土地、資源必須全部私有化,還財於民、還政於民、還經濟於民、還資源於民,由私營企業投資,他們一定會尋找經濟增長點和轉型方法、投資機會,這樣才能真正讓東北從經濟困境中走出來。
上海證券首席分析師胡月曉認為,東北目前缺乏激化行動的「機制」,如何激發經濟行為主體(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對東北而言,「斷奶」並不可怕,只要放手,東北自會前行。
中共發改委國土所研究員、原所長肖金成認為,東北的問題,根是在投資環境上,而不是在於發展什麼產業。政府要轉型。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田國強也認為,最重要的是進行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形成有利於激發人們創業、創新的制度環境。
東三省重工業改輕工業引熱議
東北地區在中共建政時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中共奪取政權後,實行計劃經濟,東三省被指定重點發展重工業,其重工業得到重點投資,由中共發改委(以前的計委)全面掌控。中共所謂改革開放後,東北重工業基本上還是幾十年前,至少是三四十年前的投資,技術落後,跟不上發展趨勢,也沒有投資去讓他們進行徹底的技術改造,東三省變成了中國大陸的生鏽地帶。
2016年5月,中共當局出台投資規模達1.6萬億人民幣的東北「除銹」計劃。
由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發布的《吉林報告》認為,吉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短板,是以紡織服裝、家電與消費電子為龍頭的輕工業集群和相應商業網絡嚴重缺失。加強輕紡工業,吉林才能讓產業結構步入良性發展。
《吉林報告》引發大討論,爭論的焦點在於吉林要不要發展現代輕紡這一產業。
謝田認為,現在輕工業在東北沒有產業基礎,也沒有這個產業的工人、技能及培訓,現在讓東北發展輕工業很難。即使發展輕工業也很難與南方「長三角」、「珠三角」相比,不管是產業基礎、供給鏈上游企業,熟練工人、技術均沒有任何優勢,很難發展輕工業。
謝田說,中國大陸不是不需要重工業,與其由重工業改輕工業,不如利用國家補償的資金投資重工業,更新重工業。向德國學習,利用傳統的優勢追加投資,投入新的環保型、高科技的、高智能的重工業,發展更先進的新的鋼鐵產業、石油、煤炭等產業。
有學者認為,吉林在全國並不具備發展輕紡產業的明顯優勢,如果發展輕紡,勢必影響優勢產業的發展。
也有學者認為,討論一個地區要發展哪些產業、不發展哪些產業,這實際上是誤區。任何產業都可以發展,關鍵是這個地方能不能發展起來,能不能把投資者引過來、能不能把企業引過來。
早在2003年,東北地區經濟「塌陷」就曾吸引各界關注。中共國務院還專門成立東北振興工作領導小組,但出台的各類政策「對症」多、「見效」少,不僅「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地區的人才、資金等外流一直沒有停止跡象。#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