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由「打快板學馬列」想到的
【大紀元2017年08月11日訊】近日,某網媒聚焦報道了一位因用快板授課而一舉成名的孟姓教授。據介紹,孟教授就職於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每年暑期他都會為考研的學生們進行免費的考研政治輔導。據他所言,「政治裡的概念比較抽象,通過打快板會更生動形象」,於是他自編快板詞,「將遵義會議等歷史事件、中國夢以及黨的方針政策等融入其中,在課堂上以飽滿的情緒唱出來」。一位十分認同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生表示,「孟老師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將對於同學們來說,較為枯燥難懂的政治課堂活躍起來,這本身就實屬難得」。
就是這樣一句「實屬難得」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如今的高校政治課老師要想讓學生學馬列,似乎得費九牛二虎之力,使出渾身解數才行。更耐人尋味的是,孟老師的學生學馬列,不過是為了參加關係到升學大事的研究生考試,這本身就應該具有鞭策性和推動力,怎麼還需要依靠所謂的新穎、活躍的教學方式呢?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考研這事兒本身很無趣,還是那馬列思想讓人倍感乏味呢?
既然是參加考試,學生們就應該拿出「懸梁刺骨」的強大意志來複習備考。在考研輔導課上,劃重點、背要點還來不及呢,哪有什麼心情聽老師打快板?這也恐怕就是那位孟老師的考研輔導班一直免費的原因吧!再加上孟老師坦言,「我天天到現場為學生回答問題,而且我抓題也比較准」,「我們的服務很到位」,那麼衝著這樣的「考研招牌」,學生們能不紛至沓來嗎?但問題是,這跟「快板」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說,「免費」加「抓題」也難以讓學生燃起「學馬列」的熱情嗎?
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大學生對「馬原理、毛思想」這樣的政治理論課到底有沒有興趣和熱情,其實是一個頗值得深究的問題。早在2014年,國內某網媒就曾以「大學公共課 你最煩哪個?」為題,道出了「公共課——大學裡被吐槽最多的課,有的課程如同雞肋,對學生來說意義不大」的慘澹現狀。儘管該文章沒能統計得出「最煩哪個」的占比數據,但文章之後的近300條評論卻足以讓人發現,「洗腦」、「可惡」、「廢話」這樣的詞彙竟被普遍用來吐槽「馬、列、毛、鄧」。
此外,兩年之後的同一時間,另有一家網媒又曝出替大學生上課已成中國一大產業的消息,而其中以「公共課」為「替課重災區」。試問,大學生寧可倒貼錢,也不願去上這些以「政治理論」為主的公共課,又到底是何原因呢?一篇打算在將責任推到教師和學生身上的報告卻給出了這樣的數據:90%的學生認為,現行教材可讀性不強,說教性質太強;83.9%的教師覺得被學生所輕視,89.2%認為自己被社會所輕視。如果說這真是老師和學生心裡的告白,我們不禁要嗚呼哀哉,到底是學生和老師不重視這些理論課,還是這些課既耽誤了學生,又挫傷了老師的熱情?於教育而言,到底是課更重要,還是人更重要?
或許真正懂教育的人都明白「因材施教」的道理,而這種「霸王硬上弓」的作派根本就不是教育,而是洗腦和灌輸。就連上述報告的撰寫者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超過七成的學生都有過逃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經歷,近九成的學生認為「逃課」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們就要對這門課程自身進行反思」。由此也可看出,中國大學生之所以對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熱情低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課的內容有問題。
那位「快板教授」也不經意的指出,這類課本身就是「概念抽象」、「枯燥難懂」的。事實上,從學術的角度而言,抽象、難懂的學科其實還有很多,但應該確信的是,能像「馬、列、毛、鄧」這樣把學生和老師都逼到崩潰邊緣的,似乎是屈指可數吧!究其原因也只在於,別的學科都無需承擔任何洗腦的任務,而只有政治理論等公共課在搞強制學習。顯然,讓人不舒服的除了內容之外,還在於「洗腦」這種強制的意圖和手段。
此外,其它的課程如果抽象、難懂,學生在選大學專業時也能有所規避,至少可以提前預見一下,哪個專業能讓自己有信心學下去。而「公共課」呢,卻是必修課,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的,甚至不把枯燥的內容背個滾瓜爛熟,都過不了考試,拿不到學分。對學生來說,這不就是最痛苦、最大的折磨嗎?如今,普遍行政化的高校不僅要堅持對學生將這種精神折磨進行到底,甚至還要逼迫老師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完成對學生進行洗腦的政治任務。可見,如今中國的學術界、知識界早已是生靈塗炭。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改革」喊了若干年,寄希望於「教學多樣化」多年,如今也只能得見這樣一位「快板教授」。最終,學生那點興趣究竟會停留在政治課上,還是快板上,我們從該教授的考研輔導班一直以「免費」、「抓題」為招牌,就可見一斑。更有意思的是,孟教授自己還坦言,「打快板教學還能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可見,他期待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法寶,居然不是「馬、列、毛、鄧」本身,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外化形式。
我們不知,將謊言與暴力編成「主義」的馬列之流,為了反傳統而在中國搞了十年血雨腥風的毛以及繼承其思想的中共之徒,是否會氣急敗壞的從墳堆裡跳出來?說實在的,這根本怪不得這位說了大實話的教授,要怪就怪馬列謊言本身就是遭人唾棄的,暴力洗腦本身就是令人嫌惡的,而真正能讓人繞了一圈、再次被吸引回來的,就惟有呼喚、啟悟人性之美善的中華傳統文化了。#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