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破柙記 (9)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 ……」《論語.季氏》
說來也是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
史傳猷是近三十年來新興起的、在太行山區幾乎家喻戶曉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因兩件事情而驚天動地:
一,1958年開始的「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倒行逆施的結果,大大打擊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情,全國性的農業大減產,「大躍進」變成了大災荒,全民性的「大飢餓」。至1961年,史傳猷所在地區已有餓死人的事件發生。此時身為扶平縣明水鄉黨委書記的他,為避免餓死更多的人,毅然帶頭砸開國家設於本鄉的糧庫,開倉賑糧,保全了一方群眾。當地人稱他為「良心官」、「菩薩官」。但當局卻沒有饒過他,他被開除公職、黨籍,判刑十五年。
二,「文化大革命」開始。在「反資(資本主義)、反修(修正主義)」的口號下本地區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為史傳猷平反。在地、縣委癱瘓、不敢作主的情況下,群眾衝擊了監獄放出了正在服刑的他。事後以他為中心也拉起了一個「造反隊」。名稱是「太行山游擊隊」。
1966年底在「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鼓動下,盛行一個口號叫做「停產鬧革命」。這一口號不但被視為必需,而且還被當成是一個「革命」標誌,於是全國多數工廠幾乎都處於停產狀態。
可是,在本地區要想實行「停產鬧革命」卻有著現實的困難。因為縣辦企業的絕大多數是「集體所有制(俗稱『大集體』)」,與國營企業性質不同。後者停產之後繼續發工資,可以有恃無恐的「鬧革命」。而前者是「自負贏虧」,停產之後就沒了工資。而堅持生產崗位呢?則不但「革命」難以「徹底」,而且本地區的「革命」就成了少數國營工廠的專利了。因此這部分人主張:同是工人階級應該一律平等。停產可以,但要有人管飯(即由政府包工資)!
史傳猷代表「大集體」工人到縣革命委員會請願,要求在「停產鬧革命」期間照發工資。軍人和造反派把持的「革命委員會」斥之為「經濟主義」,是「福利⎯⎯工團主義(注:『工團主義』現在被認為是『反動思潮』)」。辱稱是代表了落後工人意識,揚言要加以批判。不但不答應反而唱「高調」說:「就是餓肚子也要幹革命!」
工人群眾譁然。史傳猷借勢發動萬名工人包圍「縣革委」並對之斷電、斷水,要委員們也嚐嚐「餓肚子幹革命」的滋味!
這樣一來事情大發了。驚動了專區、省,直到「中央文革」,被定性為「反革命行動」。「太行山游擊隊」被宣布為「反革命組織」,其骨幹成員被捕、被判刑。史傳猷則在群眾掩護下得以逃脫隨後轉入地下,二十多年來消聲匿跡。
由於這二次行動史傳猷成了「名人」,也就有了相當範圍的號召力。即使在今天,各鄉、鎮政權換屆選舉的時候仍有著史傳猷的「影響」。人們在考慮候選人的時候總要看他有沒有史傳猷的膽略、品格。甚至有人為他撰寫了傳奇故事,編了歌。每逢老百姓有了不平或委屈的時候都會有一句口頭禪:要是有史傳猷就好了!
由於「猷」字難認,與游擊隊的「游」字同音,行動又神出鬼沒,所以老百姓稱其為「史轉游」由「游」再轉「悠」成了「史轉悠」。
(注:「轉悠」在當地土話中是轉圈⎯⎯打圈的意思,即依托山頭在當局的圍剿行動面前進行捉迷藏式的轉移,使之看不見、摸不著。)
「他!……他還活著?……」李麟遏止不住自己嚮往、崇敬的感情!
「……九十九座山梁……九十九道溝……」他竟哼唱起來:
「九十九條河水……繞山流……」
風地裡的石頭……雨裡的樹……」「小偷」不知什麼時候醒了,也加進來:
「太行山走來個……史傳猷!……」
「好,……好!……這是老百姓高抬他,他其實有什麼。……」史傳新興奮得滿臉通紅。
「他在哪裡,怎麼找到他?」「小偷」恨不得喊出來。
「……正因為找不到他……才把我關起來!」史傳新吃力地說「你們……你要是出去了,萬一有機會碰到他……就把這把鑰匙……交給他!……說……」
「說什麼?」
「……說……我死了……死的窩囊,死的後悔,……懦弱,容忍,委曲求全……天真的願望!……我死的沒一點價值!……要是當年按傳猷的想法……即使死了……也還值得!……你出去,有這把鑰匙……他會相信你,……看他……能不能……幫你們什麼……出去……出去……活著出去!……」
他似乎又睡著了。@#
責任編輯:魏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