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紅樓才女」系列之一:五美皆吾影 悲歡古今同

【紅樓才女】悲歡古今同 林黛玉五美吟

柳笛
清代孫溫繪製《紅樓夢》圖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7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當賈府上下,忙著張羅甯國府老爺賈敬的喪事時,嬌柔靈秀的林妹妹,也在自家院子裡祭奠過世的父母。這是賈寶玉透過其貼身丫鬟的言行推測出來的:七月是瓜果之節,家家都有上墳的習俗,或許是黛玉有感於心,便在私室自行祭奠,蓋取《禮記》「春秋薦其時食」之意。

寶玉有意拖延了片刻再去看黛玉,只見院內殘煙餘醴,紫鵑等人收拾陳設,而屋中又見黛玉病懨懨、弱不勝風的模樣。

兩人閒敘幾句,寶玉便瞥見硯台下微露的宣紙一角,順手拿起,小心揣在懷內。他能錯過黛玉私祭,決不能錯過她的清詞麗句。

得黛玉鬆口,寶玉才和後來的寶釵一同拜讀新作。這是一篇組詩,寫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幾位美人。

寶釵讀了,理性地品評這組詩「命意新奇,別開生面」,寶玉讀了,更是讚不絕口,索性將它命為「五美吟」。

清代孫溫繪製《紅樓夢》圖畫(公有領域)

說起作詩的因由,雪雁先時道,林姑娘先拒絕了同探春看望王熙鳳,接著「又不知想起什麼來了,自己哭了一回,提筆寫了好些,不知是詩是詞」。黛玉自己說:「我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忌,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嘆者甚多。今日飯後無事,因欲擇出數人,胡亂凑幾首詩,以寄感慨。」

作詩之前,黛玉於前夜參加寶玉的生日宴。群芳眾艷歡聚一堂,玩起「占花名兒」的酒令,即在籤筒中放著若干繪著花草、題著詩詞的籤子,並附著飲酒規則,行令時由一人抽籤,依據籤上的規則或飲酒、或表演。

輪到黛玉,抽得一支芙蓉花籤,題著「風露清愁」,附一句「莫怨東風當自嗟」。花籤所繪所寫,與那太虛幻境的判詞、套曲無異,都在暗示紅樓女兒的前世今生。木芙蓉,多纖細之美,當風露而玉立,含愁欲泣,不正像嬌柔嬝娜的林妹妹嗎?那一句舊詩,語出歐陽修的《明妃曲》。其結尾處寫道:「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面對此籤,恐怕黛玉也不得不想起古時的薄命美人,再聯想到自己的身世。或許,《五美吟》便在這樣的心緒下寫就。

清朝改琦所繪林黛玉(公有領域)

大觀園裡千紅萬艷,黛玉以靈氣與才情最為出眾,容貌也是一等一的。且看她初進賈府時:「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黛玉之美,不單單是五官體態的纖柔,更多地來自仙界的純清、人間的詩心、身世的流離共同滋養而成。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黛玉題詩,借古人言志,自是要在浩瀚歷史中,甄選出與自身遭遇、心聲最為契合的幾位,嗟人也是自嗟。

中國數千載璀璨文明,青絲朱顏次第登場,誰是黛玉隔世的知音?黛玉依次寫下西施、虞姬、明妃、綠珠、紅拂的名字。不知何時,代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位女子成為世人稱讚的四大美女,而在黛玉眼中,僅有兩位入選她筆下佳人——西施與明妃。
西施與明妃,一個天然真淳,一個孤標傲世,一個繁華偏愛水精神,一個丹青難畫好顏色,卻都能夠為家國與百姓的福祉犧牲自我,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這樣的模樣、心性俱佳的妙人,才是黛玉心之所向啊。

清朝赫達資所繪西施,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西施》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西施應是形象上最接近黛玉的美人了。黛玉身子嬌弱,恰是「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因見她眉間若蹙,贈表字「顰顰」,不正是西施捧心時的動人模樣嗎?

黛玉不寫她浣紗沉魚之驚艷,不說她忍辱負重之德行,而從功成身退、曲終人散提筆,一代美人隱沒於歷史的浪花中,旁人只能空自懷念。她筆鋒一轉,視線也轉至西施的故鄉,那位曾受世人嘲笑的效顰女華髮叢生時,依舊能在溪邊浣洗衣衫,過著安穩終老的生活。

西施的歸宿如何?有人說她葬身於吳宮的亂兵之中,也有人說她和范蠡歸隱江湖,不一而足。而這卻不是黛玉想要一窺端倪的,她對西施,更多的是心疼與憐惜。容貌、名利為身外之累,名垂青史的西施,反不如無貌、無才、無功的東施活得瀟灑自由。

反觀黛玉,自攜幾分超世之意,亦不曾勸寶玉追逐仕宦之路;數次語參禪機,臨終前焚盡所有詩稿,寧願身後不留一絲聲名,可不正是「逐浪花」嗎?

晩笑堂竹莊畫傳裡的《虞姬舞劍圖》(公有領域)

《虞姬》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這個世界有一種嬌紅的花草,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也有一支雙調的詞牌,反復吟哦,似美人幽幽嘆息。它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虞美人。

虞姬,正史中的剎那芳華。《史記》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她的身世與生平,無處尋覓;她的倩影卻永遠地定格於楚漢之爭的最後一夜。垓下的瀟瀟楚歌聲,擊潰了西楚霸王最後的鬥志,化成一支慷慨悲壯的歌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位美人以歌聲相和,以舞姿相伴,上演著一幕經久不衰的霸王別姬。

那是梨園子弟唱不斷的離情,更是文人墨客書不盡的追思。在後來的傳說中,虞姬手執佩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許,她是恨的,恨不見項羽稱帝,恨不得長相廝守。但虞姬在決戰的前夕,把一線生機許給了霸王。

黛玉再現飲劍訣別的畫面,並將她和背楚投漢的兩位將軍含蓄比較,正是「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

黛玉這一世的因緣何嘗不是因報恩而起?她看虞姬短暫的一生,彷彿也看到自己的歸宿:緣起時不離不棄,緣散時翩然歸去。

江戸時代久隈守景繪《王昭君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Sailko/維基百科)

《明妃》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昨夜抽中的那支花籤,已經喻示了黛玉和明妃的微妙關係。明妃,即漢元帝時期的美人王昭君。她以宮女身份入宮,雖是人間國色,卻因不肯屈尊賄賂宮廷畫師,她的美貌便湮沒在宮闈的傾軋與權術之中,寂寂無聞多年。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匈奴單于入漢求親,她於退縮的三千粉黛中勇敢地站出來,主動請求出塞。而也就是這一次的出場,元帝才得一睹她的絕世容顏,後悔不迭然為時晚矣。

黛玉從明妃和親破題,給予她一個盛大風光的出場,筆鋒一轉便感慨紅顏薄命,自古皆然。明妃的美驚艷了漢宮,也將震撼胡地,真與假、善與惡,在這一刻才有了分明的論斷。心術不正的畫師受到嚴懲,明妃也有了入選美人的資本,然而這並非她的本意,她的初衷不過是為了漢朝的安定,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等待明妃的前路是去國離鄉,是一個陌生凜冽的世界,這樣的命途,黛玉不得不嘆她薄命。明妃是「古人」,那麼今人的薄命從何而來?

想黛玉幼年喪母,本不忍拋父進京,然外祖母執意邀請,父親又說家中無親母教養、姐妹扶持,此去可減輕父親內顧之憂,這才依依灑淚拜別。黛玉入了賈府,也不得不「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心中未曾有過一日暢快。黛玉孤身立於繁華賈府,心情或與出塞的明妃是相通的。

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綠珠是西晉石崇的寵姬,《晉書》形容她「美而艷,善吹笛」。石崇生活豪奢、性情凶殘,對人命不甚愛惜。而有關綠珠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於「金谷墜樓」的典故。曾有一個名為孫秀的權臣向石崇討綠珠,被再三拒絕而惱羞成怒。他設計陷害石崇,欲將他置於死地。當大軍團團圍住石崇宴飲的高樓,他無奈地告訴綠珠:「我今為爾得罪。」

很難說石崇是否真心愛憐過綠珠,而她並不計較。綠珠泣下沾衿,無所畏懼:「當效死於君前。」說罷,她縱身一躍,香消玉殞。

石崇的為人與綠珠的事蹟似乎都不如其他四美的份量,為何黛玉不吝筆墨,借綠珠寄託一番感慨呢?

在真實的歷史上,綠珠去後,為她吟詠感嘆者亦是不乏其人。恐怕是她與虞姬相似的決絕與剛烈,那義無反顧的一跳,褪去歌舞場的浮艷,靈魂中的正氣直貫雲霄。歌舞只是她的一種生活,她知進退,更有尊嚴;不喜拖累與虧欠,她的存在不應成為旁人的作惡或者受難的理由。所以她選擇了死別,了卻生前的恩怨,毫無掛礙地走向另一段旅途。

《紅拂》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綠是看朱化碧的血,紅卻是撥雲見月的拂塵。最後一位出場的美人終於為整篇詩作帶來一抹明媚而激越的亮色。在隋唐之交的亂世中,一位慧眼識英雄的少女遇到風塵中身懷王佐之才的英豪,萌生大膽而瀟灑的心願。而當時的紅拂不過是楊素府中的婢女,李靖也只是懷才不遇的窮途小子,但他們的心中都燃著一團火焰,意圖在這風雲變幻的塵世立一番作為。

紅拂識李靖,黛玉亦識寶玉。卻憶寶黛初會時,兩人便生惺惺相惜之感,都覺得對方是舊相識,隨後更引為平生知己。黛玉雖是病弱而不勝衣,儀態中卻有一股俊采風流的態度;寶玉呢,世人都道他空有一副好皮囊,卻不務正業,混跡於脂粉之中,連寶釵、湘雲等也不免要勸他讀書求仕。黛玉卻在眾人的一片誤解聲中,讀懂他靈慧純潔的心,所以,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嚮往,他們的心是最貼近的。

「豈得羈縻女丈夫?」一句英氣爽邁的反問收束全篇,或許正是黛玉對五美、對自己、對世人最想說的話:縱使身處濁世,縱使時運坎坷,那又如何?堅守心中的操守與信念,古今紅顏雖薄命,千載芳魂有餘香!@* #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可惜的是,恐怕沒有幾個人敢說,他真正看懂了《紅樓夢》。
  • 張艾嘉和林青霞二十八年前演的“金玉良緣紅樓夢”八月將重現大銀幕。張艾嘉在台自爆當時的拍戲內幕,包括當年李翰祥版“紅樓夢”找她演林黛玉,消息仍未公布之時,金漢版“紅樓夢”也找上她演紫鵑,但卻被她推演,名單公布后,金漢還不服气地說:“她怎能演黛玉?”
  • 凡是我中華子孫,都有一個特別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傳统文化,不但博大精深、極其豐富,而且歷代各具特色。譬如,唐代在歷史上,無論是從工藝技術或是文化水平,都是處於頂峰狀態,工藝精細而且大氣。可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工匠的表現,就趨於非常的細巧,有時,甚至是過分的細巧了,所以歷朝歷代的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系统和特色。

  • 摘自《當代健康報》《紅樓夢》第三回中寫道: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態度,便知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為何不治好?」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黛玉接著談到了一個瘋癲和尚要她出家之事,也沒人理他,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
  •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點醒夢中人,一切皆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魯智深曠達灑脫的人生態度令寶玉心馳神往,為日後出家埋下伏筆。
  • 林黛玉的一生是還淚的一生,是為寶玉哭盡眼淚,藉此還債報恩的一生。
  • 對於《紅樓夢》中所描述的賈寶玉我們實在是太熟悉了,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他的形象特徵,沒有比「情種」這兩個字更為貼切的了。他一生的特點就是:在紅塵中希望女子的花容月貌為他常在,希望能與不重功名、不帶虛偽的女子的純真情意長相廝守,只要自己身邊的姐妹、丫鬟、和所愛慕的擁有花容月貌、不知名利,嬌憨可愛的女子能真心實意愛惜自己,為自己心痛掛念,即使為此而被父親打死,也死不足惜。
  • 1月28日晚,53歲的大陸演員歐陽奮強曬出一組與年輕時的對比照:1987版《紅樓夢》中英氣勃勃的「賈寶玉」,如今已變成頭髮花白的大叔。有網民發現,歐陽奮強人生中經歷的落差與賈寶玉有些類似,而且該劇的演員竟然很多都跟劇中人物命運有契合點,令人匪夷所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