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讀者耳熟能詳的名著《簡愛》(Jane Eyre),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代表作。但是,對於三姐妹中的另一位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 的《呼嘯山莊》,評論界形容這部小說,用的最多的兩個詞就是「震驚!再震驚!」。作者以「心靈中非凡的熱情」,賦予小說「強烈的情感、憂傷、大膽和豐富的想像」,讓人無不為之震撼。
超時代天才的震撼作品
艾米莉•勃朗特作為英國19世紀上半葉的女作家,一生只寫過這一本小說。當時,女性作者要出版書是不容易的,她於是化名為「埃律斯•貝爾」,費盡周折和出版商協商,最終才同意出版。《呼嘯山莊》對維多利亞社會傳統道德進行了嚴重挑戰。書出版後,使整個社會震驚。這本書很長時間不被社會認可,受盡批評和譴責。直到一個多世紀後,讀者和文學界才恍然大悟,認為艾米莉•勃朗特是 「三姐妹中最偉大的天才 」,是超越時代的天才;認為《呼嘯山莊》絕對是一部驚天動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作品。而且這部小說的奇特魅力還未完全揭開,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學者對它進行探討、解讀和爭論。今天,我就向讀者介紹這位天才作家和她的唯一一部小說《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山區,這篇文章也為紀念她195週年誕辰。她成長在荒野中的一個小村莊,三姐妹所有的小說,都以荒野為背景。母親很早去世,父親是個鄉村窮苦牧師,雖然經濟拮据,但書讀萬卷、博學多才。她和幾個姐姐都被送進一所教會的女子寄宿學校。學校條件異常艱苦。在那裏,兩個姐姐先後染上肺病死了。於是,艾米莉和姐姐夏洛蒂被接回到家中,從此,兄弟姐妹幾個一起在家讀書、寫作。
艾米莉•勃朗特喜歡寫日記,把日記連成了一個故事—-《呼嘯山莊》。姐姐那時已經是一個略有名氣的作家。當發現妹妹的作品後,她對妹妹說,你的文章非同凡響,應該想辦法問諸於世。在姐姐的幫助和鼓勵下,艾米莉•勃朗特才敢於去聯繫出版商。幸好有出版商有眼識珠,才使這部小說能夠流芳百世,讓我們有機會賞析這部極為深刻,讀後而無寧日的小說,就是這本被讚譽英國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小說《呼嘯山莊》。
下面我們來看看天才作家所講述的故事。首先小說的英文題目叫 「Wuthering Heights」, 「Wuthering 」在英文中不是常見字,而是地方語言,代表著驟雨暴風的意思;暗示了故事中激烈的、狂飆的情感。「Heights 」是指荒原地帶海拔比較高的地方。當時,英國每一個中產階級的富貴人家基本都有莊園式的大公館(Mansion),呼嘯山莊就在荒原的高地上,所以取名叫Wuthering Heights。故事的寫作手法有倒敘、插敘等,背景時間相對比較複雜。為了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我們以實際時間來對情節進行介紹:
真愛起點有裂痕
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肖先生(Earnshaw)有兩個孩子,男孩名叫辛德利(Hindley),女孩叫凱瑟琳(Catherine),兩兄妹天真無邪的長大。恩肖先生答應給凱瑟琳買一匹駿馬,以便在荒野中可以學習騎馬。可是一次出門,帶回來的不是駿馬,而是一個小男孩。這是一個被人拋棄的孤兒,恩肖先生同情和憐愛他,就把他帶回家收養,取名叫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希望他和他的兩個孩子一同成長,情同手足。恩肖先生對希斯克利夫寵愛有加,辛德利因為嫉妒,從小就怨恨和仇視這個外來的弟弟。凱瑟琳恰恰相反,很快與希斯克利夫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漸漸地,兩人竟然成為少年戀友。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感情變得越來越熾熱。而辛德利對希斯克利夫的歧視和排斥愈加強烈,並且對他百般虐待和侮辱。
恩肖先生看出這個矛盾後,決定把辛德利送到英國倫敦讀大學,以便希斯克利夫能夠平安的長大。辛德利大學唸書時,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發展成為真正的戀人。凱瑟琳是一位非常有性格、自私、野性、極為性感,又桀驁不馴的女性。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愛可說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凱瑟琳也同樣深愛著希斯克利夫,但內心極為矛盾,想到如果和希斯克利夫結婚,難免會被認為下嫁給一個僕人,會給上層社會丟失面子,會感到羞赧而無法見人。
愛情難敵深層的誘惑
偶然一次當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在荒野中玩耍,跑到僻靜處的另一戶人家——葛南吉莊園(Thrushcross Grange),從窗戶外偷看主人跳舞。當他們正在嬉笑時,莊園裡的看門狗衝出來咬傷了凱瑟琳。莊園的主人埃德加•林頓(Edgar Linton)聽到狗吠聲,出來後發現受傷的凱瑟琳,於是將她抱入公館。凱瑟琳因為傷勢嚴重,不能離開葛南吉莊園,一呆就是三個星期,受到了悉心的照料。她意識到埃德加•林頓是非常有禮貌、有教養的紳士,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她陷入巨大的困窘:一方面她嚮往上層社會的門當戶對和優雅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喜歡希斯克利夫桀驁不馴,野蠻粗獷的性格。
在辛德利外出求學的幾年,恩肖先生得病而死。這個時候,辛德利帶著新婚的妻子回家奔喪,並且繼承呼嘯山莊的財產。辛德利回來後,知道希斯克利夫和妹妹的關係,非常生氣,對希斯克利夫更加歧視、虐待,把他趕到馬棚居住,不能和家庭成員同桌用餐等等。希斯克利夫忍辱負重,心中要報復的念頭越來越強,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地位,進入上層階級 ,一定要永遠的佔有凱瑟琳。
由於凱瑟琳和林頓的相識,埃德加•林頓和恩肖家的關係逐漸密切。埃德加有一次訪問恩肖山莊的時候,大膽的向凱瑟琳求婚。凱瑟琳在極度矛盾的情況下,接受了求婚。 碰巧希斯克利夫聽到了林頓和凱瑟琳的對話。希斯克利夫極為憤怒,他的整個心情和生命陷入谷底,一氣之下,跑進馬廄 ,騎上馬離開了,發誓一定要變得有錢有勢,再回來找凱瑟琳和實施報仇計劃。
愛情衝破道德有多可怕?
三年以後,凱瑟琳與林頓正式結婚,成婚不久,希斯克利夫突然身著高檔西裝,出現在呼嘯山莊,並且還以高價租用呼嘯山莊的房間。這時,他已經是個富有的大亨,來勢不小,完全是一個上層社會的紳士。當時,辛德利由於妻子的早逝,備受打擊,變得非常暴戾和頹廢,唯有以酗酒和賭博為樂。他非常需要把呼嘯山莊租出去,以得到豐厚的租金。希斯克利夫就是這樣,才得以住進呼嘯山莊。
希斯克利夫回來以後,暗約已是有夫之婦的凱瑟琳在荒野上多次見面。林頓是個極為紳士的上層男子,知道他們的關係,同意凱瑟琳在合理的、有分寸的情況下,與希斯克利夫保持朋友關係,但凱瑟琳一旦和希斯克利夫見面,兩人就像脫韁的野馬,難解難分。他們這種最深層和最深厚的情侶關係,完全違反當時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風尚,這也是這本書在當時引起極為震驚的主要原因。林頓的一再寬容 ,但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戀情愈演愈烈,成為當時上層社會的笑柄。
仇恨火焰的最後燃燒
故事往前發展,希斯克利夫竟然公開造訪葛蘭吉莊園,把整個公館鬧的雞犬不寧。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兩人又冒著風雨跑到荒野約會,凱瑟琳回來後就得了重病,不幸患上肺炎。林頓依然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凱瑟琳。大夫告訴林頓,凱瑟琳已經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唯一的希望是挽救她肚子裡的孩子。最後,大夫成功的讓凱瑟琳所懷的女兒健康誕生。與此同時,希斯克利夫聞訊趕到凱瑟琳的臥房,當著林頓和醫生等眾人的面用熱吻送終了凱瑟琳。書中沒有直接敘述凱瑟琳去世的年齡,根據情節推測她年僅19歲。
在凱瑟琳重病之前,埃德加•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Isabella)愛上了希斯克利夫。還不顧哥哥林頓的反對,和希斯克利夫私奔去了倫敦。可是,希斯克利夫對伊莎貝拉沒有任何的感情,還在肉體和精神上蹂躪她,為的是向林頓報仇。伊莎貝拉在這種折磨下,懷孕並早死,給希斯克利夫生下一個病態的兒子,取名叫林頓•希斯克利夫。
當凱瑟琳病逝後,希斯克利夫痛不欲生,他說: 「凱瑟琳你不要安息,我不讓你安息。只要我存在,你就不要安息。你說是我離開你,而害了你,等於我害死了你。既然你這樣想,你不必安息,你化作鬼魂來纏繞我,你一定要每天來纏繞我。」希斯克利夫又說:「失去了你,凱瑟琳,我雖活著,其實已經進了地獄。是我害死了你,我生不能和你終成眷屬,你就化作鬼魂,遊蕩於這個世界,我不能沒有你而生存,我不能失去你的靈魂而生存。」
以後的日子,希斯克利夫常常在凱瑟琳的墳頭爆笑哭嚎,肝腸寸斷的呼喚,他決定要報盡所有的仇恨。希斯克利夫通過賭博和酗酒的方式,使得辛德利喪失所有財產。又讓自己的兒子林頓•希斯克利夫去引誘埃德加•凱瑟琳,博得同情並與她成婚,從而進一步控制了呼嘯山莊和葛蘭吉山莊。至此,希斯克利夫的報仇已經達到了最高峰。此時的希斯克利夫已如同行屍走肉,整個靈魂都被凱瑟琳帶走。甚至,他還把墳墓掘開,和凱瑟琳的屍骨躺在一起。希斯克利夫由於對凱瑟琳的極度思念,寢食不安,坐臥不寧,最後憂鬱成疾死在家中……
失去理智平衡的激情
讀完整個故事,書中狂風暴雨般不可遏制的激情仍在心中翻滾。主人翁魔鬼般的相愛,狂誕不羈,無視人間任何道德規範。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同樣到極致,殘酷無情,驚心動魄。愛和恨在作者的筆下發揮的淋漓盡致,排山倒海。人性得以最本質、最自由的釋放和延展,宛如一曲蕩氣迴腸的交響樂。
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愛情在當時社會不被接受,即使今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們的愛是最瘋狂的,也是最純粹的,沒有階層的隔閡,非外在的吸引,也非慾望上的滿足,完全是精神的一致和心靈的契合。正如凱瑟琳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痛,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注意並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別的一切都毀滅了,而只要他還在,我就能繼續活下去;如果別的一切都在,而他消失了,那麼這個世界對於我而言,就變得極為陌生。我完全清楚,我對林頓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當冬天改變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改變葉子。而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恰似地下的恆久不變的岩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卻是必需的。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永遠永遠地在我心裏…… 」
不平靜的閨房
艾米莉•勃朗特不只是憑藉著非凡的想像,在構造一個刻骨銘心的故事,更是在闡釋對抽像的人性的理解和感悟,寄托著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這部經典和散發著真愛芬芳的《簡•愛》形成鮮明對比,兩姐妹完全不同的性格躍然紙上。
1848年,艾米莉•勃朗特參加弟弟的葬禮因悲傷過度,感染上肺結核,而且拒絕任何治療,三個月後病死在家中,年僅30歲。艾米莉•勃朗特從未受過完整的教育,也沒有結過婚,沒有和社會太多接觸,悄悄在閨房中,竟然能寫出在道德上和在男女感情上令人震驚的小說,這本身就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以我個人之見,正因為她出生的家庭屬於19世紀初期英國典型的書香門第,非常重視傳統道德,正因為她離群索居,很少接觸男性和社會,就像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性壓抑理論所說,這一切幫助她積聚了強大的能量,一觸即發般爆發出巨大的、火噴似的情感和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震驚英國社會、乃至世界的經典名著。◇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