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在家附近的黃昏市場開了一間「眷村味包子舖」,我經常利用黃昏時分,三不五時的去光顧,我愛吃這讓人思念的家鄉味,先生和2個孩子也非常喜歡。所以偶爾晚餐便以「眷村包子」搭配自家的「清燉牛肉湯」打發,真是經濟實惠、美味可口!
「眷村包子」具有獨特的口感和賣相,和我們通常在大賣場、便利超商、或早餐店吃到的包子風味明顯不同;一般店家賣的都是看起來「幼咪咪、白泡泡」外表非常蓬鬆、麵皮帶點淡甜、近似白麵包軟軟黏牙的口感,在我們家統稱的「台灣包子」;和賣相小小的、顏色不夠白、掂在手裡有點重、含在嘴中還帶著麵粉香氣的「眷村包子」全然相左。
小時候的記憶裡,眷村家家戶戶都有「眷補證」,每月只要時間一到,就會有公務車載著滿滿的民生物資:白米、麵粉、食油,停在村子口讓大家領取。因此忽然間,村口會變得人聲沸騰、異常活絡起來,鄰居也會不約而同沿著村裡巷弄通風報信︰「發米、發麵的來囉!」然後我這做姐姐的,就得趕緊跟在母親後頭,分憂解勞的將米袋和麵粉扛回家。
我一向愛吃麵食,也認真和母親學會了如何做包子、饅頭、水餃、蔥油餅等等。通常做包子比較麻煩,得先「發麵」還要調出包子的餡料;而過去生活不富裕,所以吃饅頭和蔥油餅的機會很多。後來離家外出念書,才知道同樣是包子,外面街坊店家賣的包子,竟然和我從小在眷村裡吃的不一樣啊!
眷村裡「人情味」濃厚,儘管每家生活清苦、子女眾多,大家想念家鄉味,各自研發不同的「南北口味」,做好的料理也不吝分享給左鄰右舍品嚐。當時台灣普遍種稻,居民習慣食用加工過的米製品:像滷肉飯、米粉、板條、碗裸、湯圓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台式美味平民小吃。後來因為外省軍公教隨政府遷台,再加上「美援麵粉」支助,眷村裡各家各省的麵食料理,才逐漸被發揚光大。
再接著後來,「速食店漢堡」從美國登陸來台,吃米食和吃麵食於是變得不分軒輊了,但對於從小在眷村長大的我來說,最懷念的滋味還是麵食;而「水餃」和「包子」就是我的最愛!
如今因緣際會,家裡經營「水餃店」將近15年了,通常日常三餐裡總有一餐會以水餃裹腹,但碰到不想吃水餃的時候,我就改吃友人賣的「眷村包子」。剛才翻看過去的畫作,一眼相中這2張美圖,搭配在此確實相得益彰;雖然畫裡的眷村不是我住過的,但藉由「眷村包子」的存在,讓我能夠神遊再也回不去的眷村,和我當時在年少時光裡,所品味到的光陰的滋味。@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