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寫作叢談:枝幹挺秀,花葉芳菲

作者:莊敬
font print 人氣: 1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有位作家指導一個勤奮寫作的文學青年說:「你的毛病是:只著意去『敘述』情節概貌,而不善於『描寫』情節進展中的每一個『瞬間真象』,或眾多的『片刻詳情』。所以,作品總是寫得不生動。你目前應該多練習寫『瞬間真象』或者叫做『片刻詳情』。」後來,這個青年虛心遵循教誨,勤寫「片刻詳情」,果然文筆大進。

這位作家的話很有道理。我們在春天到花園裡,可以見到各種花樹,它們枝幹挺秀,花葉芳菲,令人悅目賞心,流連忘返。可是在冬天,你再去看看:各種花樹,繁英盡謝,僅剩下光禿禿的枝幹,你就感到索然無味了。文藝創作也是這樣。要想使作品能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那也就得使作品既「枝幹挺秀」,又「花葉芳菲」。

這裡所謂「枝幹」,是指作品的故事情節,間架結構。所謂「花葉」,是指作品的各種具體描寫,如景物環境,思想心理,語言性格,細節「閒筆」等等。一篇作品,既要把情節結構安排勻稱恰當,疏密得體,弛張有致,做到「枝幹挺秀」;又要具體生動,血肉豐滿,做到「花葉芳菲」。才會形神兼備,引人入勝。

有些初步文苑的作者,寫作時比較注意於大的間架結構,而忽視了那些生活中的小道具、小零件、小情節和細節。寫作時,急於要把「情節概貌」一口氣寫出來,而忽視了故事情節發展中的每一個「瞬間真象」,或眾多的「片刻詳情」。這就好比:只保留下禿枝孤幹,刪除了蔥蘢嫵媚的花葉。那就難免使人感到索然了。

優秀的文藝作品,都是「枝幹挺秀」,並且「花葉芳菲」的。用那位作家的語彙來說,就是既有「情節概貌」,又有「片刻詳情」。

請看《三國演義》中,劉琦向孔明求計時,那「片刻」間的詳情描寫:

劉琦邀孔明入後堂,茶罷,琦曰:「琦不見容於繼母,幸先生一言相救。」孔明曰:「亮客寄於此,豈敢與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洩,為害不淺。」說罷,起身告辭。琦曰:「既承光顧,安敢慢別。」乃挽留孔明入密室共飲。飲酒之間,琦又曰:「繼母不見容,乞先生一言救我。」孔明曰;「此非亮所敢謀也。」言罷,又欲辭去。琦曰:「先生不言則已,何便欲去?」孔明乃復座。琦曰:「琦有一古書,請先生一觀。」乃引孔明登一小樓。孔明曰:「書在何處?」琦泣拜曰:「繼母不見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無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樓,只見樓梯已撤去。琦告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孔明曰:「疏不間親,亮何能為公子謀?」琦曰:「先生終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請即死於先生之前!」乃擎劍欲自刎。孔明止之曰:「已有良策。」……

上述內容,假如概述為:「劉琦不見容於後母,求計於孔明;孔明再三推托,後見劉琦十分懇切,方纔替他設計。」寫小說如果僅僅使用這類語言,肯定不會具體生動。羅貫中深明此中奧祕,他寫了劉琦一次次求計,孔明一次次推托,劉琦再婉言相留,將孔明從後堂騙進密室,又騙至小樓,還撤掉梯子,最後又以自殺相逼,孔明這時方才表示願為設計。這樣便把劉琦的至誠至請,孔明的小心謹慎,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而這正是「片刻」間的「詳情」。

技巧是從反映生活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也只有當它準確深刻地反映了生活時,這種技巧才堪稱純熟。劉琦不見容於後母,「命在旦夕,」他必然千方百計地求孔明出以良策。孔明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深知「疏不間親」的道理,也必然不輕易的以計授人。所以,羅貫中那樣寫,符合兩個人物的性格,符合生活的常情,是準確而又深刻的。

創作中,從大處著眼,在致力於謀篇佈局、構撰情節的同時,還要從小處著手,認真描寫那些足以展現生活情味、塑造人物性格的「片刻詳情」。只有這樣,方能創作出「枝幹挺秀,花葉芳菲」的優秀作品。@#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對許多人而言,踏出校園之後,似乎就和寫作脫離關係了。其實不然,幾乎每個上班族每天都要寫或多或少的東西,像是發送回覆電子郵件、撰寫商業企劃案、商務通訊或是寫寫臉書等等。
  • (SKA獲得國家(SACS CASI)承認學院水品評審的候選資格,美國藝術教育協會會員,家長/教師(PTSA)全國學院代表,美國百里延綿壁畫藝術協會合作夥伴,日本英里藝術協會合作夥伴,及榮幸獲得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和亞特蘭大動物園最高榮譽認證)
  • 教師想要進行閱讀感想教學,可以教導孩子依照下列方向進行思考。首先,是文章的人物,人物的遭遇決定了文章的走向......
  • 105學年度大學學測22日登場,第一科考國文,試卷屬難易適中。引導寫作以「我看歪腰郵筒」為題。國文補教老師唐文認為這是暫時性的話題,無法引發思考力或思辯性;尤其去年發生的時事議題多,例如時代力量崛起、總統大選、死刑等議題,都可以讓考生深入分析的題目。這次考題可能出現城鄉差距問題,沒關注此事的考生會吃虧,題目好寫但不易深入。
  • 多讀多寫,應是古往今來著名作家取得成就的經驗之談。北宋歐陽修曾說:「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 不過,無論如何,讀書與寫作二者之間的關係,還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鑒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還有繼承別人的知識和經驗,讀書明理的作用。
  • 畫鷹豈能似木雞, 靜態寫真亦何奇? 須知丹青可貴處,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韻悠揚的笙簫聲裡,間或傳出戰鼓的隆隆;清雅溫柔的琴瑟音中,時而傳來洪鐘的嗡嗡!——噫!這就是「笙簫夾鼓,琴瑟間鐘」。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多麼需要有這種相反相成的勝境啊!
  • 歌德很欣賞德國畫家魯斯的動物畫。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魯斯的版畫冊,裡面畫的是各種各樣的羊。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現出不同的姿態:那含情的面孔,那捲曲的羊毛,都畫得維妙維肖,逼真動人。
  • 寫好文章,不深入生活、認真觀察分析,那是絕對不行的。金代大文學家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有一首這樣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