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華夏詩醇:「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作者:鄭重

山外山,天外天。(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37
【字號】    
   標籤: tags:

李白〈送友人入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這首詩是唐代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在長安送友人入蜀時所作,詩中描繪了蜀道山川 的峻美,表現了詩人淡泊名利的思想。

詩的首聯(第1、2句)突出了蜀道的崎嶇。友人就要踏上艱險重重的蜀道了,臨別之 際,李白叮囑友人:聽說蜀道險峻,崎嶇難行。「蠶叢」:傳說中蜀地最早的國君, 這裡借指蜀地。這兩句雖寫蜀道之難,但在語調上同另一首〈蜀道難〉卻迥然不同。〈蜀道難〉一詩的開頭,即用了飽含激情的感歎句:「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種開頭,使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一種震撼心靈的氣勢,進而對蜀道難行,有了深刻而形象的認識。但是,在這首詩裡,詩人卻把蜀道難的認識,說成是大 家的傳說(「見說」),並且採用了平緩自然的語調,說給友人聽,其意正與〈蜀道難〉的開頭相反,不在於渲染蜀道之難,而在於淡化友人對蜀道難行的意識,從而能夠積極樂觀地對待入蜀就任的困難,以開啟後面的敘寫。

中間兩聯(3、4句及5、6句),詩人集中筆力,描繪了蜀道山川的峻美景色。行進在蜀道之上,就會感到懸崖峭壁時時從你的對面兀然而起,彷彿有意攔阻你的去路;雲氣依傍著馬頭不時地升騰,繚繞在你的面前。

頷聯(3、4句)中,「起」、「生」兩字,用得十分巧妙,充分表現出山路之蜿蜒, 山崖之高峻。而一旦進入這種氣韻飛動的境界,怕是早把蜀道難行的畏懼心理,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從蜀道上向遠處眺望,入蜀的棧道,被鬱鬱蔥蔥的樹木所覆蓋,山下江水環繞著蜀城。

頸聯(5、6句)中,「籠」、「繞」兩字,用得也極巧妙,表現出了恢宏的氣勢,所勾畫的景色在全山,在全城,宛如一幅意境高遠曠達的山水畫。面對如此瑰麗的風光 ,入蜀的友人,應該忘卻蜀道難行,而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撫慰吧。

尾聯(第7、8句),詩人又進一步開導入蜀的友人:「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詩人似乎已參透人生,因而對友人說:我們的升降進退,已經成了定局,(死生由命 ,富貴在天!)何必去找人問卦呢?西漢人嚴遵、字君平,隱不仕,曾在成都賣卦。在這裡,詩人是借嚴君平,來向友人表明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態度。以李白 的人生經歷來看,他雖然才華橫溢,但卻不為日趨腐敗的朝廷所容,經過一段時間的精神苦悶後,他頓悟到:「古來聖賢皆寂寞」,(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像他們這種清高剛正的詩人,一生注定無福消受榮華富貴,無法陞官發財(杜甫也講過:「文章憎命達」)。那又何必去占卜,去預測自己的前程呢?這是奉勸友人,要安貧樂道,順其自然,清白守正,勇往直前,義行到底!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大哉言乎?此誠大智大慧之要言也!@*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真金畢竟是真金,千淘萬漉雖然極其艱辛,但吹盡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還是會重見天日的。這兩句,詩人以淘沙見金,來比喻遭貶之人,終將會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對落井下石,散佈讒言的無恥小人的極度輕蔑。
  • 「〈梁甫吟〉詩『步出齊城門』,哀時也。無罪而殺士,君子傷之。如聞〈黃鳥〉哀音。」據此,此詩是為悼念三勇士之作。
  • 結尾六句,是第四層,直抒胸臆,表示詩人熱愛人民的博大胸襟。他在自己屋漏難以棲身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如何設法改善自己的住宿條件,想到的是天下寒士,最後兩句,更表現了詩人倘能為受苦受難的人謀福利,甘願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 〈詠史〉詩,起源於東漢班固,但真正能在詠史題材中見出自己的個性,自鑄偉詞,成為千秋絕唱的,當首推左思。他在這一組詩中,揭示了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批判了壓制才智之士的現象,表達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願望。
  • 城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 神駿馬豪氣凌雲, 挾風雷萬里馳騁; 勇奔騰踏碎奸邪, 宵鼠輩淒慘哀鳴!
  • 杜甫是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但本詩卻具浪漫主義特色,題目點明孔巢父是「歸游江東」,但他究竟要到哪裡去呢?詩中需要交代,但不一定具體說明。「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這四句,既交代了孔巢 父的去路,又讚揚他的非同凡俗。
  • 寫得之所以豪放飄逸,迷離撲朔,這特別符合離去的人和送別者的身分。如果沒有一些神奇的誇張、想像,怎麼能顯現這位友人的超凡脫俗的神異之處呢!
  • 《全唐詩》錄存周曇「詠史」詩共一百九十五首,俱為七言絕句,所詠之歷史人物,上自唐堯、虞舜,下迄隋代文帝、煬帝,……凡六十二人。這首詠孫武的詩,就在其中。
  • 古來說詩者,多將白居易這首詩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聯繫。杜詩希望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嘆曰:「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 亦足。」白居易則說:「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