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時代我愛上了西洋歌曲,除了準時挨在收音機旁聽廣播節目外、三不五十也會寄張「明信片」給電台主持人,點播我想收聽的曲子。但是光聽怎麼會滿足,自然也會想學唱啊!於是省吃儉用將自己的零花錢慢慢積攢起來,然後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地開始收集當時流行的西洋歌曲唱片。當時最多的休閒活動就是守在「唱片機」前反覆聆聽,邊聽邊看唱片封套背面的歌詞來練唱。
逐漸由初中、高中、大學一路收集起來的唱片也不少,如數家珍地分成三類:一種是歌星的個人專輯、另一種是合唱團的專輯、再來就是時下正流行的排行榜專輯。後來發現,排行榜專輯的流行周期太快、每張唱片的歌曲重複性太高﹙就算是不同唱片公司出品的也同時收錄一些叫座的曲目﹚,再說流行歌曲很容易就聽膩了,日子久了也不會想重複再聽;反倒是歌星和合唱團的專輯讓我百聽不膩。
念大學白天上班、晚上念書,不管我轉換工作搬家到何處,每回收拾家當都意外發現,首當其衝的行李不是衣物,而是那些「氾濫成災」的唱片!當工讀生的頭一年,我苦中作樂學會了一樣不太花錢的新嗜好——自彈自唱彈吉他。買了幾本有和絃譜的英文歌本,挑幾首原本就耳熟能詳的英文歌曲,無師自通也能彈唱得有模有樣。
下課後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不是聽唱片、就是彈吉他。同寢室的室友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工讀生,不想夜深人靜吵到別人,我抱著吉他坐在窗邊,只點亮一盞書桌柔和的檯燈,輕柔小聲的撥弄著吉他和弦,從指間滑落的旋律,竟然像一首美妙的組曲,流晃在狹小的屋內,就算不用歌聲唱和,光是彈奏簡單的和弦,就讓我覺得開心自在,也頓時洗滌了我整日披星載月奔忙的疲憊。
前幾年意外和過去喜歡西洋歌曲的友人聯繫上,她還記得我喜歡彈吉他;沒想到我們一見面,她送給我的見面禮:正是這張十分悅耳好聽的《吉他冥想》音樂。我跟她說:「現在我們都是快要退休的老人了,拿不動大吉他,我改彈小吉他﹙烏克麗麗﹚了,非常慶幸的是青春年華的時候彈過吉他,這小吉他似曾相識的手感,讓我愛不釋手,雖然不再青春,但我還是喜歡彈唱過去鍾情的西洋歌曲哪!」
撫琴再唱,不論歲月如何流轉,我的青春、我的歌聲,留在心底、留在腦海、也正從手中這把可愛的「烏克麗麗」裡流瀉出來啊!……@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