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藍清慧墨爾本編譯報導)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提出,學校在電腦和iPad等電子設備方面的大量投入並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和讀寫能力。
《時代報》9月15日報導,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報告顯示,學生在學校頻繁使用電腦通常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報告研究了全球範圍的學生電子技能水平。在學校教育領域,澳洲是使用電子設備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學生在校期間平均花約1小時在網路上。但根據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數據,從2000年至2012年,澳洲學生的數學和讀寫能力開始下降。
從2003年至2012年,在包括澳洲在內的多數國家裏,學生的數學水平退化,這些國家的學校都配備了越來越多的電腦。相比之下,另外一些國家的學生在校較少使用電腦,他們的閱讀水平提高得更快。報告稱:「在過去15年裡,很多學校和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在電腦、網路和軟件等電子設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收效甚微。」
報告說:「與極少使用電腦的學生相比,平均每週使用電腦1至2次的學生通常學習成績更好。那些在學校非常頻繁使用電腦的學生在多數學科中的表現很不理想。」
但報告發現,電子設備的引進能讓老師超越傳統的課本教學、進行一些有創意的教學項目。報告說:「如果學生只是學會用智能手機複製和粘貼答案,這不能讓他們變的更聰明。我們應該反思教學方式,電子信息技術能讓優秀的教學錦上添花,卻不能拯救糟糕的教學方式。」
責任編輯:李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