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中國古代化解災難的智慧
【大紀元2015年05月16日訊】4月25日,尼泊爾發生7.8級強震,至今已造成7366人死亡。繼4月25日強震以後,又持續發生了兩次7級以上的地震。地震系列的連鎖反應,也已造成上萬人受害。面對災難在瞬間造成的生命傷亡,迫使人敬畏自然的力量。近年,看看時事新聞,全球的天災人禍從地震、海嘯、霧霾、颶風到沙塵暴、槍擊案等等,各種災難密集頻繁的發生,讓人目不暇接。面對防不勝防的無常世界,如何能躲避災難的傷害,也是現代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果借鑒古人的智慧,或許可以另闢蹊徑,找到解決之道。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因為「天人合一」理念的主宰,所以古時追求天與人感應、人與人和睦、身與心相合。因為天、地、人這三才的和諧,會使自然風調雨順、萬物相順互應,就會促使人的身心健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王道、人道,還是衍生的各種學科,比如中醫,都在強調「反求諸己」,解決矛盾衝突,而不是以惡制惡,激化矛盾。所以表現在中醫就特別講排毒、解毒,而西醫卻相反講殺毒、消毒。
《後漢書》記載:「天地之性,陰陽正紀,隔絕其道,則水旱為災」。天地的本性是陰陽,陰陽正常運行,天下就會有序安定。如果反其道,就會發生類似水災、旱災的情形。《禮記》中講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不食;婦順不修,陰事不得,謫見於天,月為之食」。男子失教不守義德,則陽剛之氣消散,上天就會出現日食的異象。女德不修,主內之事不合天道,上天就以月食的異象警示下界。
《周易》中有:「天垂像,見吉凶,聖人則之。」上天垂現各種異象,讓人從中看到福禍吉凶。古時先賢像堯、舜、禹、周文王等都會懂得按照天象的變化來行人事。也許有人會認為「天垂像,現吉凶」是古人的迷信。事實上,這句話講的是人和天地之間的一種因果規律。人與人之間有倫理綱常、道德秩序的約束,那天、地、人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運行的秩序。
在《春秋左氏傳》中講到:「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這句話揭示了災難產生的根源。「天反時」,就是天時不按正常的順序運轉,所以現在常常出現天氣異象,比如暖冬、夏天飛雪等四季不分明的異象。「地反物」,就是大地生養的農作物,已經違反了自身的屬性,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轉基因農作物、反季節蔬菜等,以及施用大量化肥、化學藥劑的催肥催熟的各種水果,所以很多果實失去了自然賦予它先天的甘美香甜。
而「民反德」則是人與人沒有了道德倫理,失去了人倫綱常的秩序,所以現在社會的亂象叢生,光天化日大街上演割喉砍人的驚悚新聞;生父敢拋親子墜樓、子女不孝養父母拋棄荒野;丈夫不忠招外遇、妻子不貞做情婦;為了房產、遺產,兄弟姐妹可以鬧上法庭,大打出手六親不認;商販為了錢財敢在食品裡摻假下毒;看到老人摔倒了,有人被撞倒了,行人怕敲詐訛錢不敢上前攙扶,整個社會「反德」的表現不仁不義紊亂無序。這些「反時、反物、反德」的現象不斷累積,最終引發「亂則妖災生」的災難局面,受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瞭解古代的智慧,人們也很容易明白災難產生的根源,那麼化解的辦法,就是復興文化傳統,回歸到正常的道德倫理。如果人人都能重德守德,那麼天不反時,地不反物,人不反德,也就避免了「亂則妖災生」的失控局面。
面對上天警示的異象,《周書》記載:「天子見怪則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見怪則修身」。所說的「天子」,現在相當於國家的元首,如果看到奇怪的異象,首要的就是主修明德。「諸侯」相當於現在的州長、省長,見到異象就要修明政務。「大夫」相當於縣長等基層的官員,見到災異景象,就要自查明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麼「士庶」相當於鄉紳和普通百姓,見到怪異情景,就要自省修身,加以養德。古時從宮廷到民間,就是通過反求諸己的辦法,來化解異象。
這最常見的就是帝王的罪己詔。社稷一旦發生災害,聖賢的國君都是沐浴戒齋,獨居靜室,反省悔過,直到災異解除。比如,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主政時期發生了日食,漢文帝自省自責,認為自己沒有把政事處理好,導致上天降下異象,於是讓臣子上書指出自己的過錯,鼓勵臣子推薦賢德,盡早匡正自己的過失。
貞觀十一年,天降大雨引發洪災,淹沒民房700多家,洛陽城門被大水沖毀,甚至洛陽王宮都受到大雨的浸壞。於是唐太宗就對侍臣講,都是因自己不明視聽、賞罰不明,導致陰陽錯亂失和,雨水反常。太宗反省自責,督促自己要多加撫恤百姓,傾聽民生。並讓文武百官上書,指出朝政的過失,以盡早修正。
在《二十四史》中留下大量的例子古人通過修德善化,確實化解了災難。當我們看到現實的天災人禍,仔細對照現代人的言行舉止,就能意識到災難的起因,以及古老的智慧蘊涵深刻。古人能擁有寬闊的胸襟對待三才天地人?何況我們自認為文明的現代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帶著敬畏天地人的謙卑,惻隱之心的憐憫,會帶給人更多的善心,保護身家於無常時事,遠避災難,獲得安福。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