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散落人間的文字〉

散文:釉彩,陶家寂寞的顏色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

題名為「破曉、孤月、冬雪、愁雲」的四個陶碗,此刻端莊地呈現眼前。這才明白陶藝家用植物灰與泥漿釉燒製的陶器,其釉彩的色澤、紋路與肌理之奇妙。

「破曉」陶碗,碗上顯露一片凹凸層次的黯黑色紋理,只在褐色碗緣出現一線白光,似乎,只要將那陶碗輕輕轉動半圈,就能聽到雞鳴聲,讓人體會了陶藝家命名「破曉」的心思。

那只「孤月」陶碗,外表是淡褐色的天空,天空裡隨意畫著清晰的黑色紋路,往碗裡探看,細細的黑線條將淡褐釉色襯托得更加明亮,顯出了孤月的清高。再看「冬雪」陶碗時,心情不免一沉,簇簇黑釉凝結碗裡,雖不見雪卻讓我讚歎釉理的天工巧妙,不經心觸目陶碗週緣時,晶亮的白雪已繞了一圈,不免再看一眼碗裡凝結的黑釉,才驚覺陶藝家早已知曉我此刻鬱結的心情。

旁邊那個稱為「愁雲」的陶碗,正大方地顯露著高雅的氣質,碗裡碗外飄浮著灰褐色雲朵,就是朵朵愁雲,而今已飄至心湖上了,不覺讓人跟著高雅了起來。

從陶碗釉彩無盡的世界回過神來,誰都會驚歎中國陶釉的奧妙姿采。

或許是遠古的時代,哪個眼尖的人在窯壁上瞧見了發著光的落灰,這新鮮事兒傳到了多事的人耳朵裡,也試著捏了泥土,塗上草木灰丟進火紅的窯裡,哪塊幸運的泥土現出了光亮的色澤,算是中國第一片灰釉陶吧。

以後的朝朝代代,又有好事的匠師,也有講究品味的,把製釉的功夫或精研或改良,後來,又加進來泥漿釉料,陶瓷器皿變得更為多彩,陶釉就這樣傳了下來。據說東漢時期,浙江地區已燒出了青釉瓷器,到了近代,由於製陶地區各具不同的地理特性,幻化出特殊的釉彩效果,產出了福建建窯的油滴和兔毫,定窯的鷓鴣斑和鐵紅,磁州窯的白地黑花,還有吉州窯的木葉天目,叫人目眩神迷。

古代陶工調製灰釉,醖釀出典雅的傳統釉色,現代的陶藝家用火燄燃燒天然的釉料,釉質渾厚高雅,釉色溫潤柔和,大自然物質的巧妙運用,能幻化出神奇的效果。釉料的植物灰及泥漿來自土地,消蝕後變成灰燼仍然回歸大地,又成為其他生命的養分,萬物循環輪迴,生生不息。

火燄的焠煉是製陶的最後一道關卡,也是成敗的關鍵。窯洞前火光映紅了臉龐,藝術家仍然孤獨的守著夜色,燃燒著一生的寂寞,等待的就是這一刻──開窯時,或許是驚喜,或許是嘆息。@*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祖父到了八十歲還挑著擔子在街上賣竹帚,難怪那根扁擔常累得直挺挺的躺在暮色裡,祖父卻敞著胸膛,坐在院前臉盆旁,擰乾了毛巾擦背,吩咐我說:「趕緊吃了飯去戲院看戲去。」
  • 晨曦裡的蓮花開得最是落落大方,一朵朵粉紅的花在靜寂的大地上,恣意翻弄著溫柔的晨風,瘦長的枝梗撐著大如臉龐的綠葉,護著花朵。葉掌裡滾動著點點露珠,盛的都是種蓮人的汗水,汗水比露珠還重,難怪儘管晨風溫柔,葉子仍然搖蕩不停。
  • 金秋陽光下,一袋袋收割了的稻穀被馱進曬穀場裡,黃橙橙的穀粒在莊稼漢吆喝聲中,一粒粒從麻袋裡灑了出來。煙塵中,姥姥繃著皺紋可看清楚了,戴著斗笠圍巾的農婦把稻穀耙舒坦了,姥姥的皺紋也舒坦了,陽光自然公平正義地鋪了上去。
  • 我托著下巴從棋盤這端望過去,正好跟四歲小孫子投射過來慧黠的眼神撞了個正著。這一刻,我們孫爺倆正廝殺得緊。
  • 母親已近九十歲,一生過著農家生活,那天她坐在風簷下憶起了年輕時,經歷的「煮三年爛飯,娶一個媳婦」的故事,說出了半世紀前農家婦女的辛酸。
  • 走過寺院凹蝕的石板,從天井篩進來的微光裡,彷彿聽到了遠處傳來,昔日洛津碼頭工人粗獷的吆喝聲,帆檣雲集的港口…
  • 一時,法國號也來了,雙簧管也來了,小提琴更加大力度的演出。眾聲喧嘩中,大鼓擊出震聾發瞶的一響,指揮家雙手在空中展開時,樂團已將充滿燦爛色彩的交響音符送上了雲霄。
  • 陽光才從肉鬆舖高高的店招照過來,清晨的菜市場已人聲鼎沸,在舖前的菜攤旁,我又聽到了那一串變調的琴聲。
  • 轉過身來,看見和尚仍然殷勤的掃著落葉,一陣風吹起了地上的幾片葉子,他拿起掃帚追逐著。陽光從樹梢漸漸褪去,鳥聲跟著聒噪了起來,此時,我的心裡已一片寧靜。
  • 高山茶具有獨特的韻味,阿里山屏障中央山脈,山勢從低海拔連綿攀高,層巒疊嶂,也是地形自然形成的茶區,這邊山坡種了茶,隔一個樹林才能見到茶園,越過一片竹林,才看得到翠綠的茶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