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後,藩鎮割據日益嚴重,再加上外族的入侵騷擾,當時邊關戰事時有發生。唐憲宗元和(806~820年)年間,詩人李賀(790~816年)聽說北方邊塞上,有一座城池被外族軍隊包圍後,邊關將士們英勇抵抗,浴血奮戰,堅決守衛住了疆土。李賀十分激動,當即寫下〈雁門太守行〉一詩,頌揚邊關將士們的戰鬥精神,描繪了戰鬥的過程和將士們威武的形象。全詩共八句: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的大意是:
圍城的敵軍就像滾滾的烏雲一樣,好似一下子要把整個城牆摧垮;威武的守城戰士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傍晚,在一派秋天的景色裡,雙方鼓角齊鳴,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邊塞上戰士們的鮮血染成的像胭脂一樣的紅土,在夜幕裡都凝成了紫色。在進軍的號角聲中,戰士們半捲著紅旗,加快前進的步伐,來到易水(河名),他們為了報效國家的深恩厚意,拿起寶劍,慷慨赴難,寧願壯烈殉職。
這首詩,反映現實迅速,描寫事實簡明,人物突出,氛圍緊急,主題鮮明,將士衛國忠心義膽!是用詩寫成的一篇現實要文報導。詩人關心國事的心情躍然紙上,實為名篇!
關心時事,即時抒懷,是古代詩家的一個優良傳統。
任何漢奸賣國賊的行為,都是極其可恥的!@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