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大陸學生能否學好語文?
【大紀元2015年01月22日訊】近日,由中共教育部出台的《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這三個涉及高考改革的「重磅」文件一直牽動著諸多學生家長的心。
人們通過對官方文件進行解讀、分析而得出的相關信息中,有這樣一條頗為引人關注,即是高考改革後,伴隨著學生12年寒窗苦讀的那三門最重要的統考課將開始呈現出被重視程度高低不同的差別。這種差別出現的原因在於,外語已被規定為「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也就是說,相比以往只通過一次成績來左右前途、命運的考試來說,「多次」則可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和餘地。此外,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也會「大幅度降低難度」。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中對語文試題的規劃將與外語、數學形成明顯的反差,不僅在廣度和難度上都有所提升,且「在高考總分中的區分度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有消息稱,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可能會從120分提高到150分,沒有考試大綱,考試難度會明顯增加。可見,官方或許已經意識到,相比外語和數學,語文的學習對中國年輕一代的求學者來說,究竟有多麼重要;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也似乎在顯示,教育部門也開始嚐試通過類似高考這種強制性的手段,來引起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重視,以及提高語文這門學科在國民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作為中國人,學好語文、掌握母語——漢語,尤其是通過習字、閱讀來深入瞭解整個民族的文化內涵,都應該是出於本能或本分的竭力而為之事。因此,對於官方這些或對掃盲、提高國民素養有所裨益的改革舉措,我們或許並不該有所質疑。然而,專家們分析得出的一句「得語文者得高考」的結論,卻重新將人們從期待與幻想中硬生生的拉回現實。說到底,語文學的再好也得依照官方的思路、跟隨有關部門的引導,對語文再重視也不過是為了迎合高考萬變不離其宗的「唯分數論」而已。
若抱著這種無關乎求知問學的功利心,我們便開始有理由懷疑,置身在這種只變形式、不變內容的制度禁錮下,那些在中國大陸接受12年初、中等教育的學生們真能心無旁騖、踏踏實實的學好語文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或許很多學生及其家長都想過這樣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那便是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有人說,「學好語文重在積累」。此言不虛,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積累或與其它學科有所不同,應主要體現在書籍的閱讀之上。大量的閱讀不僅能使人從文字表面感知詞彙所要表達的含義和情感,從文字傳遞的信息中獲取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從長期閱讀的樂趣中體會到思想的共鳴、精神的愉悅、靈魂的昇華是怎樣的一種真實而具體的感受。
從古自今,「腹有詩書氣自華」源自閱讀,「才華橫溢」源自閱讀,「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皆來源於閱讀。一個酷愛閱讀的人似乎對語言有著天生的領悟力,而一個習慣閱讀的人則更是極有可能已然具備了著書立說的潛能。如果說,博覽群書、誦讀經典是學生提高語文水平的最佳途徑,那麼我們就要看看如今的中國學生是否找到了這一途徑,並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事實上,一項有關中國人閱讀量的調查就能反映出真實境況。截至2013年,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平均每天讀書13.43分鐘;此外,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6.97本。而若將這些數字放在世界範圍內加以比較,便只會得出「讀書量世界最少」的結論。對於應將更多時間放在閱讀上的初、高中生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升學壓力、所置身的教育體制,已經迫使他們與大量豐富的課外讀物擦肩而過、形同陌路,取而代之的只能是堆積如山的習題冊以及除了應試之外別無它用、卻被刻意攝入了政治宣傳內容的教科書而已。
說起教科書,就不得不讓每天都被限制在課堂裡、內心卻充滿著童真、嚮往著自由的學生們更加感到無所適從。一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曾坦言,「現行小學課本滲透的是成人的價值觀,真正反映童年的課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現代小學語文》的一位主編也談到,現在的語文課本越來越難,孩子們讀的很累,而一些老教材卻通俗易懂、活潑有趣。更有人指出,「相比民國課本,現代語文課本裡很多人文的東西有些脫節」,「很多人文性很強的課文,在現代課程裡變成了品德課」。
顯然,這裡的品德課除了從表面的言行上提出一些硬性的要求和規定之外,便開始偏向愛黨、愛國之類的政治宣傳。學校對學生的品行進行考查時,也首當其衝的從他是否擁護黨的態度、參加黨、團活動的多少來加以評判。可想而知,學生的品德在老師的眼中,都被符合著一個怎樣的標準。更可怕的是,這種政治洗腦並非始於或能擁有判斷、辨別是非能力的高中生,而是從剛剛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完全懵懂的小學入學學生開始。
咿呀學語的孩子或許還未來得及識字、學文,就被政治禁錮了自由、扼殺了天性;隨之而來的初、高中應試教育則在此基礎上,繼續將學生拘禁在為了分數而學、毫無樂趣可言的教育體制當中,使其全然喪失了可以培養閱讀樂趣的外部環境、本有充分的時間能夠飽覽群書的絕佳機會。如此,甚少讀到好書的中國學生又怎能學好語文呢?
責任編輯: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