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玉的本分
【大紀元2014年10月31日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組成就是玉。以玉為載體的文化,不僅維繫了社會的禮制,也影響了幾千年來人的思想和言行,隨著時間的沉澱逐漸融在中原大地的氣節中。
在《禮記•聘義》中記載了孔子「比德於玉」的故事,孔子認為玉有十一種非常好的德。而在《說文解字》中許慎則把玉的德概括為「仁、義、智、勇、潔」這五德。因為玉擁有的厚德,所以在古時「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通過玉器溝通天地人的共同祈願。
說起玉能承載人的祈願,想起一些往事。由於母親出身在南方的富有之家,當年共產黨以打地主的名義抄家時,母親悄悄留下了幾件古玩,其中之一的就是這隻玉鐲。在我生日時,母親送給我,並囑咐我好好珍惜,也不枉她千里攜帶來到北方,這隻玉鐲不僅牽起了長長的艱辛,也牽起長長的因緣。
在一次遊玩時,不小心撞斷了玉鐲,一分為二。為了避免母親的責罵,於是用透明膠帶纏起來。平日裡姐弟們因為講髒話,母親為了糾正我們,常常會用針扎嘴,直到我們再也不講髒話為止。那麼珍貴的玉鐲竟然斷了,不知母親會用甚麼家法懲戒我。但最終還是被母親發現了,那次母親出奇意外的安靜,沒有打罵,很安靜的把玉鐲包好放了起來,焚香祭拜。後來母親說,玉有德能擋煞,擋過了煞人的災就會少一些。
多年以後,想起往事,心底像是劃過一道無聲的痕,在記憶的深處第一次領略了玉的本分,有仁有義也沒有傷到任何人,那麼安靜的便化解了一場可能的風暴。記得90年代初,有段時間社會掀起好人好事的風潮。家裏有只商代的玉獅子,獅子底下刻著猶如「密碼」一樣的字符。
一天父親心血來潮,拿著玉獅子到市中心博物館,想無償捐獻。不知是市裡的驗測技術不過關,還是因為父親過於憨厚的鄉土打扮,館方認定是贗品拒絕了。於是,這個「真人不露相」的玉獅子,經過這番經歷後,再也沒有「離家」半步。幼時,我們常常拿出來把玩,和獅子說話,極為喜愛。
出國許久,偶爾會在記憶中閃現過玉獅的神態,安靜的目光,淡定的神情,無論歷經歲月的風雨,還是朝代更迭的雷霆萬鈞,都沒能影響它。它只是安守本分的做一隻玉獅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擁有「長生不老」的玉獅子。或許,它曾隱身萬千礫石之中,歷經一番精雕細琢,又隱忍萬千蕩滌震擊,最終成就玉獅的風度。儘管它有威有勇有氣度,卻不會輕易的顯現。因為,比威勇、王的風度更深刻重要的是忠守本分,那本分的背後不僅濃縮著天地的精華,也有對天地的尊重,對自己所在的感恩。
看著時間之光的反射,玉鐲、玉獅早已遠離了我。人生的經歷,因為它們的存在,心中種下了本分的德;也因為它們的出現,領略了玉的「仁、義、智、勇、潔」這五德,時常溝通天籟之音,頤養心聲。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