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代哲學家、教育家,「陽明學派」的創立者。他自幼才思敏捷,相傳曾即景而作〈哭象棋詩〉。
有一天,王守仁因貪戀下棋,忘了回家吃飯。母親一氣之下,將棋奪過,扔到河裡。王守仁這年雖只七歲,但天資異敏,見棋子隨水漂流,搖首頓足,七歲孩童,哭之以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
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墮河皆不救,
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聲一響天地震,
忽然驚起眾士愁。
詩的開頭兩句,先點出惋惜之情,接下來寫象棋中「將」「馬」「兵」「卒」、「象」等被流水捲走,最後兩句,以「炮聲一響」異軍突起,用「眾士愁」抒發了雄渾悲壯的心聲。全詩寫得縱橫得體,以巧妙的構思,奇特的聯想,活靈活現地表達了心愛之物象棋,被棄的惋惜之情,也顯露了七齡童王守仁非同凡響的才智。
王守仁後來在母親的教導下,戒除嬉耍,認真讀書,成為著名學者、哲學家、軍事家。《明史》稱他:「以文臣用兵,未有如(王)守仁者。」其學說主張「致良知」,「其文博大昌達,詩秀逸有致。」曾在陽明洞中講學,故人稱陽明先生。卒諡文成。
正是:
人生如棋鬥正酣,
攻防頃刻有變遷。
勝敗興亡又如何?
枉自耗精損時間。
未若靜學致良知,
性存仁厚樂天年!@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