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政院長回母校建中 談學者從政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雅真台北10日電)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以學長身分回到母校建國中學,與學弟暢談「學者從政經驗」,也勉勵有寬廣眼界,對事件要有全盤了解。
建國中學的紅樓是建中的精神象徵,面對21世紀激烈的人才競爭,建中規劃「紅樓講堂」,以學思歷程、國際經濟、國際政治、社會變遷,以及人文思潮等5個面向,邀請產、官、學界的學者專家分享個人經驗。
今天第一場邀請到江宜樺,談談他從耶魯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後,進入台大政治系擔任教授,而後進入行政院擔任研考會主委,後成為內政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再到台灣史上最年輕的行政院長,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
建中學生在演講前說,希望問問學長對近期王金平關說事件及對大埔事件的看法,但據知,江宜樺今天演講避談政治,而是和學弟分享擔任學者與從政之間的異同之處,並勉勵他們以更寬廣的眼界看待事情。
高二學生周子軒表示,江宜樺勉勵學弟在評論事情之前,先掌握議題重點,對事件有全盤了解再進行討論,不要做「民粹式」或「名嘴式」的意見發表。江宜樺也提到,自己考大學前一年中美斷交,隔一年又發生美麗島事件,是他決定就讀政治系的契機。
演講期間有學生提問最近電價調漲一事,江宜樺說,台灣的電價和世界各國相比偏低,一直以來都是以「凍漲」方式支撐,學弟應該對事件有全盤了解。
談到當學者與從政的差異,江宜樺表示,學者可以專注於自己的研究,做出批評,但是從政不能隨心所欲,做決策的時間很短,而政治上又有太多變數。
不過,高三學生周靖國說,透過學長的演講,改變了他對政治人物的看法,理解到政治人物也是有苦衷,像是做公共政策時不能依照自己內心想法,而是必須以大眾的利益為利益。
除了嚴肅議題,江宜樺在演講時也展現輕鬆的一面,分享自己高中時代的叛逆事件,像是他當年參加建青社時,故意在書包上搞怪,或是寫藏頭詩,引發現場學生共鳴和一片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