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曾能彩台灣花蓮報導)往花蓮瑞穗的虎仔山上,崎嶇的小路依附著河堤和青山延展,靈山秀水,伴隨旖旎風光,今天要拜訪余嘉明先生的隱形茶園。約750公尺高的世外桃源,前後皆是綠油油的茶園,樸實的屋內有製茶機械在運轉,做茶人熟稔的進行著炒青、揉捻、烘培等製茶流程,屋內飄出陣陣清淡茶香。
余大哥今年71歲(31年次),經歷30多年製茶、種茶的祖傳經驗,加上與世無爭的心態,他的茶沒有廣告,只賣親朋好友及知音,產量也不多,抿一口皆口齒留香。茶產品共六種,分別為紅茶、四季春、金萱、大葉烏龍、烏龍及翠玉,平時早上五、六點多就起床,巡茶園、照顧茶樹,回到家裡繼續忙著製茶、烘茶,空閒時間思考如何把茶做得更好、更精進。
原本茶葉中就擁有最沉重的苦澀味,過於苦澀會傷胃,為了要將茶葉的苦澀逼成甘甜,烘茶的溫度從傳統的220度調高到350度之間,萎凋、炒青、揉捻、初乾、再乾過程中每一道功夫都是逼,把茶葉裡面的苦澀都逼掉,只有透過逼,才能將原本苦澀帶草腥味的茶葉,變成甘甜美味的純茶湯,單純、執拗的甘甜風味,似乎是由生命深處引發出來的,要做出這樣單純的甘甜,需要下相當多的苦功。
茶葉萎凋約需兩個小時,萎凋太多,之後不好炒,茶也會沒香味,萎凋不夠,茶會變苦澀;炒的時候,要含水多少,自己要拿捏,炒茶時即可決定茶可以沖泡幾次,等烘乾時就來不及了。最重要的是依據當天的濕度、溫度,以往用人為的聞、看、摸反覆觀察茶葉狀況,現在有機器又更能精準的製茶,每天的氣候溫度、環境的變化都不一樣,只有一顆極單純的心,才能感受並駕御諸多反覆的可能變化。
萎凋、炒青、揉捻,每一過程都很重要,都需要製茶人在過程中,投入高度的專注和熱情,稍微一個疏忽,就會落入萬劫不負的地步,不容有絲毫的差錯。
此外,余大哥的茶園並不像以往大家印象中的一整片綠油油茶山,而是分區塊栽種,余大哥解釋「大面積種職,易遭病蟲害,例如梧桐樹,原是野生種,經大面積人工種植,就會有病蟲害,茶樹也是如此,所以分區栽種就不易生病蟲害。」
年輕時體力足,茶園年產5000台斤,如今只有1500台斤,因子女皆有自己的事業,茶園沒繼承者,眼看虎子山茶園產量漸減,以後就得看余大哥的健康情形。暑假時虎子山茶園將舉辦暑期體驗營,讓社會大眾能參與完整的製茶流程,並且喝自己製作出來的茶葉,體驗純樸的農村生活,也上一門學校裡學不到的課。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