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血紀(526)

下集-第十一章:尋訪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六節:散落在市井裡的鹽源難友(1)

1985年,我還住文星灣的危房時,有一天中午下班回來,鄰居劉大爺告訴我「你早上上班後不久,就有兩個與你年齡相當的中年人來找過你,我告訴他們,你在農用汽車製造廠上班。他們立即留下了一張字條要我轉交給你。」

我接過那張字條一看,那上面寫著:「令平兄,別來無恙,聽說你回重慶後,現在在農用汽車製造廠工作,今天特別的專程從市中區來到這裡拜訪你。不巧,你不在家,我們又不好去廠裡驚動你們的門衛,加上還有其它事要辦,所以我們就沒等你回家,特留下我的地址,希望你能抽空到重慶一聚」

字條落名孟平,地址是市中區五一路某街100號。

在蔡家場聽到從鹽源返回的何福安講過,張錫錕和劉順森後來得到「平反」。同劉順森一起,當年以「反革命越獄」逃跑集團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孟平和楊漢群,也從南充監獄中獲釋,孟平回到重慶後便在大陽溝一帶居住。只是不知道他住的詳細地址,也不知道他謀生的職業是什麼?

孟平比我小十歲,據他本人講,被捕前是西南鋁加工廠的一名工人,因派系武鬥而被捕,人很機靈,今天他突然出現,並找上門來必定有事。我本來就想弄清楚劉順森當年逃到重慶的經過,也想知道孟平等人的平反過程,瞭解他們從南充監獄放出來的夥計們下落和生活情況。

當時決定下個禮拜,到市中區按字條提供的地址,會見這位當年小兄弟。

我按字條上提供的地址找到那裡時,已接近中午,而門卻鎖著,據隔壁的鄰人講,他平時一大早就出去了,白天很不容易找到他本人,只有在晚上十點鐘左右他才回家。我從門縫裡向裡張望,只見室內堆放零亂,也沒什麼傢具。

問他的鄰居,那人說,他一個人住在這裡,房子是租來的,如果你要找他,可到大陽溝菜市場去找,他弟弟在那裡開一家火鍋館,門面叫「兄弟火鍋館。」

到中午,我才找到了那裡。火鍋館正在營業,生意不錯,但是除了他的弟媳婦在那裡張羅,孟平卻沒有在。問到老闆娘她說;「他去買火鍋料了,你等一下吧。」

十分鐘後,只見他提著一個籃子,身後跟的人竟是夏光然。自鹽源一別整整七年沒有相見,看他的穿著打扮已與當年完全不同。見面後,最先問孟平,鹽源宣判後,什麼時候改判的?現在各在那裡謀生?

夏光然穿著中山服,還是那個老樣子,他告訴我說:「我成了無業遊民,至今落魄江湖,四海為家,前年我到了重慶,一直住在王正印家裡,幫他在朝天門的水果市場販運水果。」

「我打聽了你好久,都沒有弄清你在那裡,後來,還是在王明豐那裡問到你在北碚。最近,我和孟平合開一個五金商店,做些買賣標準件的生意,上周我和孟平到北碚聯繫一批業務,問到你的住址就去了文星灣……」

從老夏介紹中,我已聽出,他出獄後,四處流浪,為求生活和孟平在市井相遇聚在一起。我指了指火鍋店,向孟平問道:「這店的生意不錯,想來你發了。」孟平淡然一笑回答說:「這是我弟弟和弟媳婦的根據地,我們只是暫時在這裡歇個腳。從監獄出來以後,我在南充監獄結交的那幫朋友纏上了我,前些日子又在江北碰上了蔣真富,他從鹽源回來後,回到他以前的鐵作社,鐵作社現在改行生產螺絲螺帽。我們商量從他那裡拿來的標準件,擺到大陽溝租的一個五金門市中來賣,大家都想弄口飯吃,權且以此謀生吧」。

聽他這麼一說,我對他們的近況已明白幾分。問到他們,這麼多年來是否安了家,老夏苦笑道:『四海為家,我們這種處境,誰看得起我們?」

我們在火鍋店吃過午飯,便由夏光然陪著我到了他們開的五金門市,在大陽溝的偏僻弄堂裡,我們找到了他們合夥的五金店。

那是一幢居民住宅樓的底樓用作出租門面,門面大約五米寬,縱深不到兩米,擺在玻璃廚櫃裡,全是些普通的聯接零件和一些扳手之類的小工具。裡面坐著一個小伙子,正伏在廚櫃的玻璃檯面上打瞌睡,看來生意相當清淡。

我們穿過門市旁邊很窄的巷道,進去後,便是一個通向地下室的石梯坎。走下石梯坎進入地下室。過道裡漆黑一團,拐過彎,才看見從地下室射出來的燈光,進去是兩間套房,昏暗的燈光中瀰漫出劣質香煙的嗆人氣息。

外面那間房間裡擺著兩張麻將桌,大約五六個青年男女正圍著一張桌上玩著麻將。見有人進來一齊把臉扭向我們。

用不著介紹,我已經猜出這些人是孟平在南充監獄裡結交的朋友,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都在三十歲上下,從那穿著看,男的全是新潮的牛仔衣褲,女的坦胸露肩,披著沒有鈕扣的連衣裙,腳上拖著拖鞋,口裡叼著香煙,頭髮蓬亂,好像才起床的模樣。

從他們的外形上判斷,這是些狄更斯小說「霧都孤兒」裡,所描寫的社會底層人物。用我理性的眼光認識他們,這是些隨時都同看守所打交道的社會棄兒,是一群被生活遺棄的社會另類。(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我入監以後,從蒙昧狀態到政治上漸漸覺醒,便有潘老啟發和影響的成份,所以,我一直把他當成我的長輩和獄中的良師益友。
  • 在我勸說下,他留住了一夜,翻看了我所寫的「片斷」,並且在回去時,帶走了我寫的一些初稿。以後在它上面批了他的斧正,使我的《血紀》注入他的心血,給後來的讀者以更多教益。
  • 一個明知自己死期已近,仍然置之度外,坦然迎接日常發生的事,這除了仰仗他那畢生的人生毅力和一貫的臨危不懼外,未必沒有佛在暗中相助?潘老是聰明過人的長者,每天清早他不可能面對著大口吐出的鮮血,而不知察自己已入膏肓。
  • 好一位徹底的無我者,臨終前留下的這段文字瀟瀟灑灑,對這個痛苦不堪的人間,沒有任何牽腸掛肚和遺憾,沒有任何的遺產留給他的後人。
  • 後來我才知道,自他身患絕症後,全部斷絕了同周圍友人的信息。他的病來得突然,他的靈魂走得倉促。後來我問到唐元澄等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潘老得了肺癌。就連黃沙溪付食店,他站過櫃檯守過夜的那家商店的小青年們,都不知道他得絕症的消息。
  • 中共長期的虐待,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留下性格被扭曲的傷痕,鐵打的漢子也難避這種傷痕的惡性發作。所以倖存者之間保持相互慰勉,成了我們之間的共同約定。
  • 中共「改革派」想用經濟建設的成就,使自己迅速成為有產者,尤其想證明一黨執政比多黨制優越,為繼承獨裁衣缽辯護。然而,失去競爭所帶來的粗製濫造,失去監督所帶來的腐敗卻難以維持社會的穩定。
  • 他一面厲聲的警告,一面還走到鐵門前伸手把門關上,做出一付關門打狗的架勢。老夏的出現不僅使那些大喊大砸的人停止了手中的動作,大家都一齊把臉扭過去,朝著從縣城馬路上駛來的汽車張望。
  • 刑滿後,他仍保持著「火炬」成員的本色,繼續反抗中共對留場人員的壓迫,負責管理他們的敖麻子說他反革命本性絲毫沒有改,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將他「釋放」,離開鹽源農場,回到了他的金牛鎮老家。
  • 他用平淡的口氣講述著他的經歷,他的處境很像狄更斯筆下的奧立弗,只是他並不是濟貧院裡長大的孤兒,而是經過中共十幾年監獄錘煉出來的火炬戰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