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700年 上海元代水利奇觀牽出3謎團
【大紀元2013年01月16日訊】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好奇地指著密佈地面的木樁,問起用途為何。這座埋地700年的上海元代水閘遺址被專家們認為,其建造水平絕不遜於當今任何一件獲得魯班獎的作品。
這片約1,500平方米的元代水閘遺址,令人不禁驚訝——先民打造的這座「地下宮殿」如此氣勢恢宏。而元代水閘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上海市普陀區一處房地產工地2001年進行施工打樁時,工人發現7公尺以下怎麼也打不動,不動如山之處露出了結實的石板。
如獲至寶的考古專家在連串的取樣與研究後發現,石板下有排列整齊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結實的木樑,再往下還有上萬根木樁。專家後來斷定,如此堅固的地下大工程,原來是一處古代水閘。
專家根據水閘的表體、機理及出土器物,再對照歷史文獻,證明這是元代時期的水利工程,距今已700多年。
這座古老水閘深埋於地下7到9米處,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閘門、閘牆及底石等部分組成。一根根的木樁主要是為攔沙沉洪之用。
元代工藝精湛 不愧「良心工程」
最令專家驚嘆的是,建設水閘時所使用的一萬多根木樁,凡已出土的,每根都留有墨蹟。研究顯示,當時元代的施工人員根據天干地支的計數方法對上萬根樁進行了編號,「一樁一位一編號」,甚至超過了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工藝,令人敬畏。
另一種與水閘相關的施工技術叫「上灰漿」。「灰漿」是用糯米、石灰等材料製成的古代「黏合劑」,一般在古城牆等建築工藝中較為常見,而此番在對上海元代水閘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這種糯米漿的神奇作用。
上博考古專家何繼英研究員說,在石板與石板的連接處,凡依靠「金元寶」形狀的鐵錠榫卯加固的部位,表面都發現了塗抹「灰漿」的痕跡,這種「黏合劑」比現代的膠水牢固多了,而且有防腐功能,因此當700多年後,人們用現代機械向下打樁時,依然難以撼動水閘的堅固實體。
研究還發現,這座水閘是利用潮汐原理配合開閘、放閘,使泥沙不再淤積於主河道影響航行,進而利用人類和大自然的合力實現水網疏濬。
上海元代水閘牽出三大謎團
據考古專家介紹,謎團之一就是水道的改變。此處元代水閘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讓河道中的淤泥沉澱,淨化水質。這裡的「河道」,其實就是蘇州河前身吳淞江的一條支流。但是今天的這段河道已經移到了1公里開外。也就是說,河道在800年之間發生了移位。何至於此,尚不清楚。
謎團之二,據考證,這個上海元代水閘是元代著名水利專家兼書畫家任仁發設計的,而古書記載,任仁發在上海共設計建造了10處水閘,另外9處水閘今在何處,尚不明了。
謎團之三,上海是個水系發達的城市,由支流到幹流,再到海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航運體系。此處元代水閘與航海到底是何種關係,也有待破解。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