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蓮:教師職責今何在?
【大紀元2012年05月31日訊】 一.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今遼寧義縣),故自謂「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他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文章要像先秦那樣「言之有物」,「貴在創新」,要闡發孔孟之道,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反對六朝以來只講形式,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宋代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中。
二. 作品背景
本文寫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時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本文是針對當時在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氏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氏族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度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在種情況下,韓愈寫了這篇文章。
三. 作品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四. 作品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疑難不請教老師,那成為疑難的問題,終究得不到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管他出生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低下,不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很久不流傳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也很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學習,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與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出於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人。讀書不能斷句,要問老師,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的卻不向老師請教,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出他的明智。巫醫、樂師及各種手工業者,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之類,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紀相近,知道的道理也相仿。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足以感到羞恥,以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唉!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手工業者,士大夫們不屑一提。現在士大夫們的才智反而不如他們,這不太奇怪了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類人的賢能才能都不如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賢能,懂得道理有先後,技術業務各有專長,像這樣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經傳都普遍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於是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五. 文體知識
「說」是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用記敘、議論或說明等表達方式來闡明事理。「說」比「論」隨便些。「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說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六. 作品評析
作品闡述了教師的根本職責和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風尚,提出了以能者為師的觀點,表現了作者獨抒己見的精神。
全文四段,圍繞「從師重道」這個問題展開。
第一層:篇首提出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求學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專門學問的人。「必有師」把「古之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既起到了點題的作用,又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
第二層:正面闡明教師的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作者推崇儒學,他所說的「道」就是儒家思想。「業」是儒家經典。「惑」指「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從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重要。
第四層:正面論述了擇師的標準:凡聞道者,都可以為師。前一分句用排比句,連用八個「吾」,後一分局用反詰句,加強語氣。
第五層:歸納上文。一反時俗,提出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即「無貴無見,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本段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
第二段:批判不重師道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起句,作者發出感慨後,提出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分論點,然後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
第一層:將「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既比學習,也比結果,指出是否從師重道是區分聖愚的關鍵,由此得出「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
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相對比,得出「小學而大遺」的結論。
第三層: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相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與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三相對比,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段:以孔子為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
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分論點,與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然後以至聖先師孔子的言行為例加以論證,有很強的說服力。(孔子問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既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也說明了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相長的:既顯見解的深闢透徹,又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氣勢。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由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進一步批判。其中「不拘於時」,「能行古道」,是點睛之筆。表明了作者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二、三段。
綜上可見,作品從師與道、道與業、師與惑、師與生等方面系統地論述了教師的問題,提出了卓越的見解,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教育思想,可見《師說》是中國教育史上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師說》的問世,不啻一聲驚雷,振聾發聵,歷經時間的淘洗,更是經久不衰,傳世不移,為後人吟誦,引用,借鑑。作者突破了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提出了全新的觀念,道出了教師的職責不只是育知識,更重要的是育德,從小了說,培育的是一個人,從大了說,培育的是一個民族。可悲的是,中共體制下的教育成了灌輸黨文化的重要基地,教師成了傳聲筒,吹鼓手,不「傳道」,只授「黨文化」這個事業——暴力革命,鬥爭哲學,無神論,沒有了傳統的「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教師的職責何在呀!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大不幸。嗚呼!悲哉!